自考“英語國家概況”大綱詳解(12)

字號:

Native plants and animals 當?shù)氐闹参锖蛣游?BR>    獨一無二的有花植物,原始森林中的古老植物。
    四季常青樹貝殼杉,。紅色的常綠樹被稱為新西蘭圣誕樹。
    基維鳥是民族的象征,新西蘭人自比為基維人。
    的本國陸地哺乳動物是兩種蝙蝠,其它均為引進,主要來自英國。有些引進的動植物成為麻煩:兔子,荊豆,薊和金雀花;有些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農(nóng)作物,牲畜,松樹。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New Zealand新西蘭的歷史背景
    歐洲人的歷史始于17世紀。荷蘭人艾貝爾。塔斯曼,是第一個考察者。第一個英國考察者,是皇家海軍“奮進”號的詹姆斯。庫克船長,畫出第一份完整的新西蘭地圖。
    商人,捕獵者和傳教士隨后到來并定居,毛利人與之交易并學到新的農(nóng)耕——以養(yǎng)豬和種土豆為基礎的農(nóng)業(yè)。
    The Treaty of Waitangi 1840 1840年《懷坦吉條約》
    1840年,英國人威廉?;舨忌?,作為第一位官方總督來到新西蘭,并代表維多利亞女王與毛利酋長簽訂了《懷坦吉條約》。協(xié)議簽訂的周年紀念日2月6日,成為新西蘭國慶節(jié),也叫懷坦吉節(jié)。協(xié)議有三條:
    第一, 立法權屬于英國女王。
    第二, 毛利人擁有對土地,資源的所有權。
    第三, 毛利人擁有所有英國國民的權利和特權。
    Characteristics of Maori culture (Maoritanga) 毛利人的文化特征
    毛利人認為,神靈泰恩分開了天父和地母,創(chuàng)造出植物動物和女人,女兒海因。泰塔瑪。所有的人都是他們的后代。后來毛伊將新西蘭從太平洋中拖起,被探險家?guī)扃臧l(fā)現(xiàn),之后波利尼西亞人來到新西蘭,建立起親緣為紐帶的部落社會。
    馬位依指聚會用的房子及其周圍土地,是毛利人社區(qū)生活的中心。聚會廳用于大型社交,政治和典禮場合,包括婚禮和葬禮。聚會廳前的開闊地是部落土地的象征。部落會議根據(jù)民主原則運行。
    19世紀60年代,關系惡化的英國人與毛利人在北島爆發(fā)戰(zhàn)爭,毛利人失去大片土地,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變?yōu)閷崿F(xiàn)同化。
    1871年政府規(guī)定禁止毛利兒童在校講毛利語,毛利語從此衰落,二戰(zhàn)后尤為嚴重。
    二戰(zhàn)后,毛利人不斷遷往城市,使新西蘭白種人更多地感受到毛利文化。
    1974年,在毛利婦女的努力下,第一所雙語學校成立,從而讓孩子學習毛利語和風俗習慣。
    1975年,城市中的年輕毛利人向議會**,為土地所有權而抗爭。
    1994年,旺奴伊加中部被毛利*者占領,成為激進分子*的焦點。*還將繼續(xù)。
    現(xiàn)在,毛利語成為新西蘭兩種官方語言之一,毛利文化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經(jīng)濟基礎。
    4. Ireland 愛爾蘭
    Ireland's geographical features 愛爾蘭的地理特點
    首都是都柏林。其它中心城市:科克,利默里克,加爾韋,瓦特福德。
    盆地,中部低地地形多樣,多沼澤湖泊和低嶺。海洋性氣候。海岸懸崖聳立。
    主要山脈:東部的莫恩山,威克洛山;西南部的麥克利卡迪山。
    三大高峰:卡朗圖山,布蘭登山,盧格納基拉山。
    的香農(nóng)河,提供大部分電力。
    動植物從歐洲遷來,與英國類似,但種類比較少。
    家畜方面,以科尼馬拉矮種馬,愛爾蘭獵狼和科利藍聞名。
    Climate in Ireland 愛爾蘭的氣候
    溫和,濕潤和多變。雨量過多。六大氣候區(qū):
    西北部:雨量充沛,冬季溫和常刮大風,植物茂盛。
    康諾特省和克萊爾:雨量更充沛,溫度稍高,強風限制了樹木生長。
    西南部:過多的雨量,溫暖的冬季,冬季日照少。
    東南部:適合農(nóng)耕。
    中部低地:雨量最少的地區(qū)。
    東北部:較涼爽。農(nóng)場多為草地,農(nóng)場和莊稼好。
    Ethnic composition of Ireland 愛爾蘭的人種構成
    基本民族是凱爾特人,混有挪威人,法國人,諾曼人和英國人。沒有重要的少數(shù)民族。因為種族的同一性,歷沒有種族沖突。
    四大人口特征:低出生率,晚婚,男性過剩,高獨身比率。
    人口流失:1845年的大饑荒使人口銳減,同時人口外遷浪潮雪上加霜,遷居城市使農(nóng)村地區(qū)失去工人,短劇英國潮在繼續(xù)。
    1921愛爾蘭自由邦建立后,移民減少,人口外流結束。隨著國內(nèi)條件改善,人口稍有增長。
    Languages in Ireland 愛爾蘭的語言
    兩種官方語言:
    愛爾蘭語(凱爾特語):民族主義者希望在文化上與英國分離。近年作為商業(yè)用語和行政用語逐步減少,20世紀90年代只有20%能流利使用。
    英語:幾乎所有人都能使用。
    Irish Catholicism 愛爾蘭的天主教
    愛爾蘭是歐洲最信奉天主教的國家,基督教中心。絕大部分的愛爾蘭人為羅馬天主教徒,禮拜日做彌撒。美國一半的天主教徒是愛爾蘭裔。
    最早的傳教士:公元431年帕拉迪斯,公元432年帕特里克。
    愛爾蘭圣公會是的非天主教教派,人數(shù)一直在減少,很少受到宗教歧視。
    Conflict between the English and the Irish 英國人與愛爾蘭人間的沖突
    英國人與愛爾蘭人間的沖突持續(xù)了近800年。
    1170年英國人入侵愛爾蘭,強行推行宗教改革與英國法律,鎮(zhèn)壓殖民地反叛,波恩戰(zhàn)役,《懲罰法》,《加盟法》廢除自治政府的議會,大饑荒。
    20世紀一二十年,愛爾蘭民族主義高漲:1916年復活節(jié)起義,宣布成立愛爾蘭共和國。1919年愛爾蘭共和軍與英國政府爆發(fā)戰(zhàn)爭。1921年戰(zhàn)爭結束,簽署《英愛條約》,建立擁有自治的愛爾蘭自由邦,在北愛爾蘭建立分離的政府。1937年國家名稱正式改為愛爾蘭。1948年脫離英聯(lián)邦。1949年4月18日宣布成為共和國。
    The issue of Northern Ireland 北愛爾蘭問題
    愛爾蘭極端民族主義者強烈反對北愛爾蘭的分離政府。愛爾蘭共和軍一直要求,與構成北愛爾蘭的五個郡統(tǒng)一。都柏林仍然奉行愛爾蘭統(tǒng)一的目標。
    1992年2月阿爾伯特。雷諾茲任首相以來,愛爾蘭與英國同意舉行經(jīng)常性會晤,就北愛爾蘭問題的和平解決進行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