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也是世界大的“開放大學”——她擁有廣袤的校園,不設圍墻和門檻;她擁有廣闊的胸懷,時刻歡迎每位好學者;她擁有眾多的考生,近2億人次報考,培育出850萬畢業(yè)生。
她就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建立近30年來,她吸引了5千萬各行各業(yè)的求知者,為這些有夢想的人插上了希望的翅膀,創(chuàng)造了人類教育的奇跡。
北京開自考先河
1977年,間斷11年的高考制度恢復了,少數“天之驕子”通過高考獨木橋,步入高等學府的殿堂。而大量上山下鄉(xiāng)的返城知青和城市在職職工卻難以圓夢。有數據表明,1977年,我國平均每萬人中,在校大學生僅為5.6人。1980年,全國職工中受過高等教育的還不到4%。
面對青年如饑似渴的學習愿望,面對國家經濟和文化建設急需大批合格人才的現狀,當時中國高等教育的規(guī)模和條件遠遠不能承載如此重大的歷史使命。
原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楊學為回憶,鄧小平說,四個現代化迫切需要人才,有兩個辦法解決,第一就是辦學校,第二是自學。辦學校有難度?!拔幕?”期間下鄉(xiāng)的那些孩子學習成績很好,自學能力也很強,又有實踐經驗,相當多數的人自學是有成績的。1980年教育部起草了一個《自學考試辦法》報到了國務院。后來又報給了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總書記的胡耀邦,同意北京市先進行試點。
1981年6月7日,中國考試制度掀開了新的一頁,人類歷覆蓋人群廣的一種高等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在北京誕生。從這一天起,工人、農民、士兵、殘疾人、外來打工者……三百六十行的好學者爭相叩響自考大門。
生源經歷三階段
上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大量上山下鄉(xiāng)的返城知青、城市在職職工為補學歷選擇自考,他們用熱情和汗水圓了自己的大學夢。“自考拯救了我們這一代好學的人,非常感謝自考給我提供了機會。”張漢延從1981年自考開設起就參加了考試,到1988年完成自考本科論文,是早一批考生中的一員。這一批自考生中走出了燕京啤酒集團董事長李福成、賽特集團常務副總裁王辛民、北大附中副校長張思明等大批優(yōu)秀人士。
1999年,18歲的臧云從河南老家來到北京,成為飯店廚房的一名雜工。為改變命運,他報名參加了自考法律專業(yè)的考試。經過10年磨礪,他不僅拿到了北大學士學位,還成了一位小有名氣的律師。自考,讓千萬個曾經像臧云一樣迷茫的孩子走上了陽光大道,很多人還考上了碩士、博士。從上世紀90年代初至2002年,自考生源主體變?yōu)閰⒓痈呖嫉c理想大學擦肩而過的青年。
自2002年至今,自考的生源主體演變?yōu)楦餍懈鳂I(yè)的好學者。在自考的行列中,你會看到年輕而富有朝氣的面孔,你會看到身殘志堅的強者,你也會看到耄耋老者的身影。
他們參加自考,只因對知識感興趣,為了讓生活更充實。在自考大家庭中,有一群還奮斗著的殘疾考生,自考使他們收獲了自信,走向了成功。自考還給高墻內的服刑人員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很多人從此步入新的人生。
自考的靈活開放受到學有余力的在校大學生青睞。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高職生楊勇進,在校期間接考自考新聞本科。四川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學生劉偉杰大三時參加了金融管理專業(yè)自學考試。清華大學女博士張斐然利用課余時間考下了3個自考本科文憑。據不完全統(tǒng)計,北京自考在籍考生中,像他們這樣參加高校統(tǒng)一招生被錄取的在校生有3萬余人,其中,研究生約3千人。
近30年來,自考生中超過一半是在職在崗人員,近60%的人具有專科以上學歷,這些數據充分說明,自學考試再實現了飛躍,即從學歷教育向終身教育轉型,成為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力量。
自考專業(yè)有近千個
1984年,36歲的李洪星參加自考黨政干部專業(yè)學習,學的主要是理論知識。剛從部隊轉業(yè)的李洪星認為,能學大學知識就已經很知足了。李洪星曾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衛(wèi)處工作,他又報名參加剛開考不久的公安管理本科,專業(yè)知識讓他工作起來如虎添翼。李洪星的經歷折射了自考專業(yè)發(fā)展不同階段的特點。
從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北京自考專業(yè)屬于起步移植階段。這一階段的專業(yè)建設主要移植普通高校教學計劃,并以此制定自學考試方案。專業(yè)設置重視基本理論知識,專、本科專業(yè)區(qū)分不明顯。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2002年,北京自考專業(yè)建設進入探索轉型階段。專業(yè)建設更注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注重自考生的學習特點。專、本科培養(yǎng)目標和要求有了明確區(qū)分,專科要求的應用性內容增多。這期間,北京開考了小學教育、計算機網絡、護理、廣告等一批社會急需專業(yè),受到行業(yè)主管部門和考生的歡迎。
2002年至今,北京自考專業(yè)建設進入發(fā)展創(chuàng)新階段。如民航服務與管理、地鐵通信系統(tǒng)等新專業(yè),多是普通高校中鮮有而有關行業(yè)急需的專業(yè)。自考發(fā)揮自身靈活的優(yōu)勢,率先開考社會緊缺專業(yè),同時為尚未開考此專業(yè)的高校提供借鑒。北京自考還采取了多項措施,將學歷證書與崗位資格等非學歷證書相結合,加強與行業(yè)、企業(yè)合作,提高人才的實用技能和就業(yè)能力。
截至2008年底,全國自考共開考828個專業(yè),其中??茖哟螌I(yè)365個,本科層次專業(yè)463個。作為自學考試制度首開先河的北京市,目前已累計開考專業(yè)近200個。
她就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建立近30年來,她吸引了5千萬各行各業(yè)的求知者,為這些有夢想的人插上了希望的翅膀,創(chuàng)造了人類教育的奇跡。
北京開自考先河
1977年,間斷11年的高考制度恢復了,少數“天之驕子”通過高考獨木橋,步入高等學府的殿堂。而大量上山下鄉(xiāng)的返城知青和城市在職職工卻難以圓夢。有數據表明,1977年,我國平均每萬人中,在校大學生僅為5.6人。1980年,全國職工中受過高等教育的還不到4%。
面對青年如饑似渴的學習愿望,面對國家經濟和文化建設急需大批合格人才的現狀,當時中國高等教育的規(guī)模和條件遠遠不能承載如此重大的歷史使命。
原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楊學為回憶,鄧小平說,四個現代化迫切需要人才,有兩個辦法解決,第一就是辦學校,第二是自學。辦學校有難度?!拔幕?”期間下鄉(xiāng)的那些孩子學習成績很好,自學能力也很強,又有實踐經驗,相當多數的人自學是有成績的。1980年教育部起草了一個《自學考試辦法》報到了國務院。后來又報給了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總書記的胡耀邦,同意北京市先進行試點。
1981年6月7日,中國考試制度掀開了新的一頁,人類歷覆蓋人群廣的一種高等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在北京誕生。從這一天起,工人、農民、士兵、殘疾人、外來打工者……三百六十行的好學者爭相叩響自考大門。
生源經歷三階段
上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大量上山下鄉(xiāng)的返城知青、城市在職職工為補學歷選擇自考,他們用熱情和汗水圓了自己的大學夢。“自考拯救了我們這一代好學的人,非常感謝自考給我提供了機會。”張漢延從1981年自考開設起就參加了考試,到1988年完成自考本科論文,是早一批考生中的一員。這一批自考生中走出了燕京啤酒集團董事長李福成、賽特集團常務副總裁王辛民、北大附中副校長張思明等大批優(yōu)秀人士。
1999年,18歲的臧云從河南老家來到北京,成為飯店廚房的一名雜工。為改變命運,他報名參加了自考法律專業(yè)的考試。經過10年磨礪,他不僅拿到了北大學士學位,還成了一位小有名氣的律師。自考,讓千萬個曾經像臧云一樣迷茫的孩子走上了陽光大道,很多人還考上了碩士、博士。從上世紀90年代初至2002年,自考生源主體變?yōu)閰⒓痈呖嫉c理想大學擦肩而過的青年。
自2002年至今,自考的生源主體演變?yōu)楦餍懈鳂I(yè)的好學者。在自考的行列中,你會看到年輕而富有朝氣的面孔,你會看到身殘志堅的強者,你也會看到耄耋老者的身影。
他們參加自考,只因對知識感興趣,為了讓生活更充實。在自考大家庭中,有一群還奮斗著的殘疾考生,自考使他們收獲了自信,走向了成功。自考還給高墻內的服刑人員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很多人從此步入新的人生。
自考的靈活開放受到學有余力的在校大學生青睞。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高職生楊勇進,在校期間接考自考新聞本科。四川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學生劉偉杰大三時參加了金融管理專業(yè)自學考試。清華大學女博士張斐然利用課余時間考下了3個自考本科文憑。據不完全統(tǒng)計,北京自考在籍考生中,像他們這樣參加高校統(tǒng)一招生被錄取的在校生有3萬余人,其中,研究生約3千人。
近30年來,自考生中超過一半是在職在崗人員,近60%的人具有專科以上學歷,這些數據充分說明,自學考試再實現了飛躍,即從學歷教育向終身教育轉型,成為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力量。
自考專業(yè)有近千個
1984年,36歲的李洪星參加自考黨政干部專業(yè)學習,學的主要是理論知識。剛從部隊轉業(yè)的李洪星認為,能學大學知識就已經很知足了。李洪星曾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衛(wèi)處工作,他又報名參加剛開考不久的公安管理本科,專業(yè)知識讓他工作起來如虎添翼。李洪星的經歷折射了自考專業(yè)發(fā)展不同階段的特點。
從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北京自考專業(yè)屬于起步移植階段。這一階段的專業(yè)建設主要移植普通高校教學計劃,并以此制定自學考試方案。專業(yè)設置重視基本理論知識,專、本科專業(yè)區(qū)分不明顯。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2002年,北京自考專業(yè)建設進入探索轉型階段。專業(yè)建設更注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注重自考生的學習特點。專、本科培養(yǎng)目標和要求有了明確區(qū)分,專科要求的應用性內容增多。這期間,北京開考了小學教育、計算機網絡、護理、廣告等一批社會急需專業(yè),受到行業(yè)主管部門和考生的歡迎。
2002年至今,北京自考專業(yè)建設進入發(fā)展創(chuàng)新階段。如民航服務與管理、地鐵通信系統(tǒng)等新專業(yè),多是普通高校中鮮有而有關行業(yè)急需的專業(yè)。自考發(fā)揮自身靈活的優(yōu)勢,率先開考社會緊缺專業(yè),同時為尚未開考此專業(yè)的高校提供借鑒。北京自考還采取了多項措施,將學歷證書與崗位資格等非學歷證書相結合,加強與行業(yè)、企業(yè)合作,提高人才的實用技能和就業(yè)能力。
截至2008年底,全國自考共開考828個專業(yè),其中??茖哟螌I(yè)365個,本科層次專業(yè)463個。作為自學考試制度首開先河的北京市,目前已累計開考專業(yè)近2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