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將被告北京某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訴至法院,指出被告下屬的貴陽分公司將柜臺出租給個體戶進行經營過程中,出售假冒茅臺酒,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法院已經正式受理了此案。
原告訴稱,2006年11月,被告下屬的貴陽分公司出租柜臺給個體戶陳某進行酒類經營,同年11月30日貴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云巖分局接到消費者舉報,當場查獲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各類商品共計23瓶,且經工商部門調查該柜臺在2006年11月10日至2006年11月30日期間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貴州茅臺酒”非法經營額無法計算。原告獲悉被告的侵權行為后,多次要求被告停止侵權,賠償損失,但被告不予理睬。2008年1月13日被告下屬的長春分公司被消費者舉報銷售假冒的“貴州茅臺酒”20瓶,現(xiàn)消費者已訴至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同年1月16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當場在被告下屬的北京大望路分公司,查獲被告尚未售出的假冒貴州茅臺酒363瓶。
原告認為,被告作為全國大型連鎖超市的綜合超市股份公司,理應確保貨物來源于正規(guī)渠道。但被告卻多次銷售假冒原告注冊商標的商品,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嚴重損害了原告企業(yè)及“貴州茅臺酒”這一馳名商標的聲譽,造成原告巨大的經濟損失。
綜上,原告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不得再銷售假冒原告注冊商標的商品,判令被告就其侵權行為在北京市主要媒體上公開登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50萬元,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目前,此案正在審理中。
原告訴稱,2006年11月,被告下屬的貴陽分公司出租柜臺給個體戶陳某進行酒類經營,同年11月30日貴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云巖分局接到消費者舉報,當場查獲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各類商品共計23瓶,且經工商部門調查該柜臺在2006年11月10日至2006年11月30日期間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貴州茅臺酒”非法經營額無法計算。原告獲悉被告的侵權行為后,多次要求被告停止侵權,賠償損失,但被告不予理睬。2008年1月13日被告下屬的長春分公司被消費者舉報銷售假冒的“貴州茅臺酒”20瓶,現(xiàn)消費者已訴至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同年1月16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當場在被告下屬的北京大望路分公司,查獲被告尚未售出的假冒貴州茅臺酒363瓶。
原告認為,被告作為全國大型連鎖超市的綜合超市股份公司,理應確保貨物來源于正規(guī)渠道。但被告卻多次銷售假冒原告注冊商標的商品,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嚴重損害了原告企業(yè)及“貴州茅臺酒”這一馳名商標的聲譽,造成原告巨大的經濟損失。
綜上,原告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不得再銷售假冒原告注冊商標的商品,判令被告就其侵權行為在北京市主要媒體上公開登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50萬元,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目前,此案正在審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