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氣的阻力

字號:

肺通氣的動力需克服肺通氣的阻力方能實現(xiàn)肺通氣。阻力增高是臨床上肺通氣障礙最常見的原因。肺通氣的阻力有兩種:彈性阻力(肺和胸廓的彈性阻力),是平靜呼吸時的主要阻力,約占總阻力的70%;非彈性阻力,包括氣道阻力,慣性阻力和組織的粘滯阻力,約占總阻力的30%,其中又以氣道阻力為主。
    1.彈性阻力和順應性
    彈性組織在外力作用下變形時,有對抗變形和彈性回位的傾向,為彈性阻力。用同等大小的外力作用時,彈性阻力大者,變形程度?。粡椥宰枇π≌?,變形程度大。一般用順應性來度量彈性阻力。順應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彈性組織的可擴張性,容易擴張者,順應性大,彈性阻力??;不易擴張者,順應性小,彈性阻力大??梢婍槕裕–)與彈性阻力(R)成反變關系:
    順應性用單位壓力變化(△P)所引起的容積變化(△V)來表示單位是L/cmH2O,即
    肺彈性阻力和肺順應性肺具有彈性,在肺擴張變形時所產生的彈性回縮力,其方向與肺擴張的方向相反,因而是吸氣的阻力,即肺彈性回縮力是肺的彈性阻力。肺的彈性阻力可用肺順應性表示:
    肺彈性阻力來自肺組織本身的彈性回縮力和肺泡內側的液體層同肺泡內氣體之間的液氣界面的表面張力所產生的回縮力,兩者均使肺具有回縮傾向,故成為肺擴張的彈性阻力。肺組織的彈性阻力僅約占肺總彈性阻力的1/3,而表面張力的約占2/3,因此,表面張力對肺的張縮有重要的作用。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是由肺泡Ⅱ型細胞合成并釋放的一種脂蛋白混合物。肺泡表面活性物質降低表面張力的作用,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表面活性物質可使肺泡液-氣界面的表面張力降得比血漿低得多,這樣,就減弱了表面張力對肺毛細血管中液體的吸引作用,防止了液體滲入肺泡,使肺泡得以保持相對于燥。此外,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密度隨肺泡半徑的變小而增大,也隨半徑的增大而減小,所以小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密度大,降低表面張力的作用強,表面張力小,使小肺泡內壓力不至過高,防止了小肺泡的塌陷;大肺泡表面張力則因表面活性物質分子的稀疏而不致明顯下降,維持了肺泡內壓力與小肺泡大致相等,不至過度膨脹,這樣就保持了大小肺泡的穩(wěn)定性,有利于吸入氣在肺內得到較為均勻的分布。
    2.非彈性阻力
    非彈性阻力包括慣性阻力、粘滯阻力和氣道阻力。氣道阻力來自氣體流經呼吸道時氣體分子間和氣體分子與氣道壁之間的摩擦,是非彈性阻力的主要成分,占80%~90%.非彈性阻力是在氣體流動時產生的,并隨流速加快而增加,故為動態(tài)阻力。健康人,平靜呼吸時的總氣道阻力為1~3cmH2O/L.S,主要發(fā)生在鼻(約占總阻力50%),聲門(約占25%)及氣管和支氣管(約占15%)等部位,僅10%的阻力發(fā)生在口徑小于2mm的細支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