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項”的變化趨勢與規(guī)律分析
作為試卷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注意事項”是答題前給予考生的規(guī)范提示和應試指導,主要就是對本試卷考試的目的、規(guī)范、時間等方面的要求作出說明。它一般都包含三項內容:
(1)說明本次考試的目的和側重點。
(2)說明本次考試的總分值,規(guī)定閱讀與作答的時限。
(3)說明本次考試先讀后答的基本應試步驟。
然而,它在2006年以前總體上變化不大,基本模式如下:
1.申論考試是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材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的資料,然后按后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目前,在各地方公務員申論考試當中的“注意事項”仍采用此模式,有的只是在微觀上略有變化調整,但并無實質變化。如2007年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的“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與傳統(tǒng)的作文考試不同,是分析駕馭材料的能力與表達能力并重的考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的資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
4.答題時請認準題號,避免答錯位置影響考試成績。
5.作答時必須使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紙有效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的作答無效。
但是,這個傳統(tǒng)的“注意事項”模式隨著2007年、2008年中央國家申論的考試而被逐漸改變。
2007年中央申論試卷中的“注意事項”則沒有上述第一項內容方面的規(guī)定,具體如下:
一、本試卷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考試時限為15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4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10分鐘。滿分100分。
二、第一題、第二題、第五題,所有考生都必須作答。
第三題僅限報考行政執(zhí)法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作答。
第四題僅限報考省級(含副省級)以上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作答。
未按上述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三、請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填寫自己的姓名、報考部門,填涂準考證號。
考生應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四、監(jiān)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該立即停止作答,將試卷、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留在桌上,待監(jiān)考人員允許離開后,方可離開。
2008年中央申論試卷中的“注意事項”仍沿用了2007年中央申論考試中的“注意事項”模式。具體如下:
一、本試卷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荚嚂r限為15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4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10分鐘。滿分100分。
二、第一題、第二題,所有考生都必須作答。
第三、四題僅限考行政執(zhí)法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作答。
第五、六題僅限考省級(含副省級)以上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作答。
未按上述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三、請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填寫自己的姓名、報考部門,填涂準考證號。
所有題目一律使用現(xiàn)代漢語作答,并書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四、監(jiān)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該立即停止作答,將試卷、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留在桌上,待監(jiān)考人員允許離開后,方可離開。
由以上變化可以看出,“注意事項”部分的變化是以大綱規(guī)定、考試目的和題目設計為依據的,體現(xiàn)了公務員錄用考試的規(guī)范性、公平性、科學性??傊忌谧鞔鹬耙欢ㄒJ真閱讀“注意事項”的規(guī)定,確保應試的正確方向。
二、給定資料的變化趨勢與規(guī)律分析
(一)申論取材的熱點性
給定資料實際是試卷的主體部分,也是實質性的考試內容。雖然命題人對材料進行了標號分序,但并不具有整體性。實際上,這部內容就是對寫作考試在內容上的限定和提示,不同時期的不同熱點都可能成為申論材料的主題。下面將結合中央與地方(北京)考試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歷年申論材料的變化趨勢與規(guī)律:
申論測試的目的是選拔合格公務員,是對在處理實際問題潛能的測試,也是在考查考生是否關注生活中的熱點、焦點問題,是否具有關心國家大事的大局意識。中央申論的材料一直關注重大現(xiàn)實問題、對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全局性影響的社會問題。從2000年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相協(xié)調的問題、2001年的“PPA”問題、2002年的網絡問題,到2003年生產安全問題以及2004年汽車工業(yè)發(fā)展和交通問題,無不是當年的社會熱點問題,選取合適的切入點命題已成為申論考試的命題趨勢。這種特征在近幾年的申論命題中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
2004年初,中央發(fā)布了免除農業(yè)稅的一號文件,進而又采取了一系列切實措施關注“三農”問題,在當年的中央申論考試中,命題人以“三農”問題為材料背景,設置題目,考查報考者對“三農”問題的理解。這正體現(xiàn)了命題人試圖通過“命題導向”來使更多的“準公務員”關注社會熱點、關注國家大政方針的命題思路。以2003年“非典”爆發(fā)為標志的各種突發(fā)公共事件的頻繁爆發(fā),各級政府提高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的能力迫在眉睫。2006年的中央申論考試正是以此為題材,把妥善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作為政府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來考查。2006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六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兩次提到土地征用問題:一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要“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從嚴控制征地規(guī)模,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提高補償標準,探索確保農民現(xiàn)實利益和長期穩(wěn)定收益的有效辦法,解決好被征地農民的就業(yè)和社會保障”;二是在統(tǒng)籌協(xié)調各方面利益關系中,要“著力解決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設拆遷、環(huán)境保護、企業(yè)重組改制和破產、涉法涉訴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而2007年的中央申論考試就以此為考查題材。2006年4月5日至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前往云南提交報告指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所面臨的主要威脅包括:正在規(guī)劃的水電開發(fā),被改劃邊界以適應開礦、建大壩等經濟發(fā)展需求,以及旅游業(yè)的發(fā)展。2007年初,怒江州提出了自己的發(fā)展思路。據有關人士介紹,怒江州提出了“三大目標”:構建水電基地、有色金屬基地、打造“三江并流”怒江大峽谷知名旅游品牌。以水電、礦業(yè)和旅游開發(fā)為主線,扎實推進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怒江水電開發(fā)再次提上日程。2007年7月20日至22日,國家發(fā)改委和國務院西部開發(fā)辦組織有關部委實地考察和調研,并于23日與云南省政府就怒江總體發(fā)展舉行工作座談會。至此,有關怒江水電站開發(fā)的利弊再引起爭議,而2008年的中央申論考試就以此為考查題材。
不僅中央公務員申論考試給定資料具有熱點性的特征,而且地方上的申論題材也具有很強的熱點性。以北京為例具體分析如下:
2004年初,《北京人民政府關于廢止〈關于對自行車和其他非機動車征收車船使用稅的規(guī)定〉的決定》已經于2004年3月11日市人民政府第2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在這之前即2003年,市政府就此問題進行過討論,只是未形成文件,于是在2003年的北京申論考試中,命題人以“超前”的意識,以“征收自行車稅”問題為給定資料背景,設置題目,考查報考者對該問題的看法,這有利于為下一年即2004年的相關文件的出臺集思廣益。
2004年北京市市長王歧山在中共北京市委九屆七次全會上提出,在籌辦2008年奧運會過程中,北京奧組委及其他相關部門必須牢固樹立“節(jié)儉辦奧運”的觀念,盡大努力降低工程造價。2004年北京申論就以此為給定資料取材角度,把與之相關的背景資料組織起來命制了一份試卷。
為適應信息網絡時代的新形勢,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樹立健康上網理念和有效戒除網絡成癮,中國青少年網絡協(xié)會于2005年暑假期間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全面、深入的青少年網癮調查行動。 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網癮青少年約占青少年網民的13.2%;在非網癮群體中約13%的網民有網癮傾向。因此,在大力發(fā)展健康網絡產業(yè)的同時,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預防青少年上網成癮,已經刻不容緩。因此,2005年北京市面向應屆畢業(yè)生公開招考公務員申論考試就是以此為命題點,成功命制了當年的申論試卷。
200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fā)了一份《關于加強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的文件,就進一步加強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了要求。隨即在2006年北京面向社會在職人員申論考試中,就以此為切入點,讓考生從不同的角度概括、分析、歸納和闡述與之相關的問題。
2007年1月28日,在兩會政務咨詢會上,北京市發(fā)改委副主任柴曉鐘認為,隨著聽證會的不斷召開,一些新的問題隨之出現(xiàn),因此發(fā)改委計劃對本市的《聽證辦法細則》進行修改,使聽證會更多地反映民意。在這之前,北京在面向應屆畢業(yè)生的申論考試中,就以“價格聽證會”為給定資料來命題。
從以上對北京申論給定資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地方上的申論命題規(guī)律:給定資料多以已經出臺或即將出臺的文件或當年召開的重大會議和社會廣泛討論過的重大議題為模板來命制當年的申論試卷。
(二)材料的閱讀量加大,對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縱觀中央歷年申論考試的材料,2000年、2001年、2002年提供的材料字數(shù)都在1 500~2 000字,2003年、2004年、2005提供的材料字數(shù)遠超過前三年,達到4 000~5 000字左右,這說明對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到2006年,更是史無前例地達8 000多字,2007年、2008年也都在6 000多字,難度更是大大提高。具體參考數(shù)據如下:
2000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1 500字左右;
2001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1 600字左右;
2002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2 300字左右;
2003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4 500字左右;
2004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4 100字左右;
2005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4 000字左右;
2006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8 800字左右;
2007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6 600字左右;
2008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6 200字左右。
從量的方面看,不論中央還是地方,近年申論試題的給定資料在字數(shù)上大都接近萬字,遠遠超出初申論試題的容量。以后申論試題的給定資料低也不會少于3 000字,但是高也不會超過10 000字,因為考試時間150分鐘決定了給定資料的篇幅不可能太長。太長的話,不能給考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時間,也不利于準確地評價一個人的水平。
作為試卷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注意事項”是答題前給予考生的規(guī)范提示和應試指導,主要就是對本試卷考試的目的、規(guī)范、時間等方面的要求作出說明。它一般都包含三項內容:
(1)說明本次考試的目的和側重點。
(2)說明本次考試的總分值,規(guī)定閱讀與作答的時限。
(3)說明本次考試先讀后答的基本應試步驟。
然而,它在2006年以前總體上變化不大,基本模式如下:
1.申論考試是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材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的資料,然后按后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目前,在各地方公務員申論考試當中的“注意事項”仍采用此模式,有的只是在微觀上略有變化調整,但并無實質變化。如2007年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的“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與傳統(tǒng)的作文考試不同,是分析駕馭材料的能力與表達能力并重的考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的資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
4.答題時請認準題號,避免答錯位置影響考試成績。
5.作答時必須使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紙有效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的作答無效。
但是,這個傳統(tǒng)的“注意事項”模式隨著2007年、2008年中央國家申論的考試而被逐漸改變。
2007年中央申論試卷中的“注意事項”則沒有上述第一項內容方面的規(guī)定,具體如下:
一、本試卷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考試時限為15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4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10分鐘。滿分100分。
二、第一題、第二題、第五題,所有考生都必須作答。
第三題僅限報考行政執(zhí)法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作答。
第四題僅限報考省級(含副省級)以上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作答。
未按上述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三、請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填寫自己的姓名、報考部門,填涂準考證號。
考生應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四、監(jiān)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該立即停止作答,將試卷、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留在桌上,待監(jiān)考人員允許離開后,方可離開。
2008年中央申論試卷中的“注意事項”仍沿用了2007年中央申論考試中的“注意事項”模式。具體如下:
一、本試卷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荚嚂r限為15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4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10分鐘。滿分100分。
二、第一題、第二題,所有考生都必須作答。
第三、四題僅限考行政執(zhí)法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作答。
第五、六題僅限考省級(含副省級)以上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作答。
未按上述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三、請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填寫自己的姓名、報考部門,填涂準考證號。
所有題目一律使用現(xiàn)代漢語作答,并書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四、監(jiān)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該立即停止作答,將試卷、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留在桌上,待監(jiān)考人員允許離開后,方可離開。
由以上變化可以看出,“注意事項”部分的變化是以大綱規(guī)定、考試目的和題目設計為依據的,體現(xiàn)了公務員錄用考試的規(guī)范性、公平性、科學性??傊忌谧鞔鹬耙欢ㄒJ真閱讀“注意事項”的規(guī)定,確保應試的正確方向。
二、給定資料的變化趨勢與規(guī)律分析
(一)申論取材的熱點性
給定資料實際是試卷的主體部分,也是實質性的考試內容。雖然命題人對材料進行了標號分序,但并不具有整體性。實際上,這部內容就是對寫作考試在內容上的限定和提示,不同時期的不同熱點都可能成為申論材料的主題。下面將結合中央與地方(北京)考試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歷年申論材料的變化趨勢與規(guī)律:
申論測試的目的是選拔合格公務員,是對在處理實際問題潛能的測試,也是在考查考生是否關注生活中的熱點、焦點問題,是否具有關心國家大事的大局意識。中央申論的材料一直關注重大現(xiàn)實問題、對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全局性影響的社會問題。從2000年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相協(xié)調的問題、2001年的“PPA”問題、2002年的網絡問題,到2003年生產安全問題以及2004年汽車工業(yè)發(fā)展和交通問題,無不是當年的社會熱點問題,選取合適的切入點命題已成為申論考試的命題趨勢。這種特征在近幾年的申論命題中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
2004年初,中央發(fā)布了免除農業(yè)稅的一號文件,進而又采取了一系列切實措施關注“三農”問題,在當年的中央申論考試中,命題人以“三農”問題為材料背景,設置題目,考查報考者對“三農”問題的理解。這正體現(xiàn)了命題人試圖通過“命題導向”來使更多的“準公務員”關注社會熱點、關注國家大政方針的命題思路。以2003年“非典”爆發(fā)為標志的各種突發(fā)公共事件的頻繁爆發(fā),各級政府提高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的能力迫在眉睫。2006年的中央申論考試正是以此為題材,把妥善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作為政府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來考查。2006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六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兩次提到土地征用問題:一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要“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從嚴控制征地規(guī)模,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提高補償標準,探索確保農民現(xiàn)實利益和長期穩(wěn)定收益的有效辦法,解決好被征地農民的就業(yè)和社會保障”;二是在統(tǒng)籌協(xié)調各方面利益關系中,要“著力解決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設拆遷、環(huán)境保護、企業(yè)重組改制和破產、涉法涉訴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而2007年的中央申論考試就以此為考查題材。2006年4月5日至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前往云南提交報告指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所面臨的主要威脅包括:正在規(guī)劃的水電開發(fā),被改劃邊界以適應開礦、建大壩等經濟發(fā)展需求,以及旅游業(yè)的發(fā)展。2007年初,怒江州提出了自己的發(fā)展思路。據有關人士介紹,怒江州提出了“三大目標”:構建水電基地、有色金屬基地、打造“三江并流”怒江大峽谷知名旅游品牌。以水電、礦業(yè)和旅游開發(fā)為主線,扎實推進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怒江水電開發(fā)再次提上日程。2007年7月20日至22日,國家發(fā)改委和國務院西部開發(fā)辦組織有關部委實地考察和調研,并于23日與云南省政府就怒江總體發(fā)展舉行工作座談會。至此,有關怒江水電站開發(fā)的利弊再引起爭議,而2008年的中央申論考試就以此為考查題材。
不僅中央公務員申論考試給定資料具有熱點性的特征,而且地方上的申論題材也具有很強的熱點性。以北京為例具體分析如下:
2004年初,《北京人民政府關于廢止〈關于對自行車和其他非機動車征收車船使用稅的規(guī)定〉的決定》已經于2004年3月11日市人民政府第2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在這之前即2003年,市政府就此問題進行過討論,只是未形成文件,于是在2003年的北京申論考試中,命題人以“超前”的意識,以“征收自行車稅”問題為給定資料背景,設置題目,考查報考者對該問題的看法,這有利于為下一年即2004年的相關文件的出臺集思廣益。
2004年北京市市長王歧山在中共北京市委九屆七次全會上提出,在籌辦2008年奧運會過程中,北京奧組委及其他相關部門必須牢固樹立“節(jié)儉辦奧運”的觀念,盡大努力降低工程造價。2004年北京申論就以此為給定資料取材角度,把與之相關的背景資料組織起來命制了一份試卷。
為適應信息網絡時代的新形勢,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樹立健康上網理念和有效戒除網絡成癮,中國青少年網絡協(xié)會于2005年暑假期間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全面、深入的青少年網癮調查行動。 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網癮青少年約占青少年網民的13.2%;在非網癮群體中約13%的網民有網癮傾向。因此,在大力發(fā)展健康網絡產業(yè)的同時,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預防青少年上網成癮,已經刻不容緩。因此,2005年北京市面向應屆畢業(yè)生公開招考公務員申論考試就是以此為命題點,成功命制了當年的申論試卷。
200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fā)了一份《關于加強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的文件,就進一步加強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了要求。隨即在2006年北京面向社會在職人員申論考試中,就以此為切入點,讓考生從不同的角度概括、分析、歸納和闡述與之相關的問題。
2007年1月28日,在兩會政務咨詢會上,北京市發(fā)改委副主任柴曉鐘認為,隨著聽證會的不斷召開,一些新的問題隨之出現(xiàn),因此發(fā)改委計劃對本市的《聽證辦法細則》進行修改,使聽證會更多地反映民意。在這之前,北京在面向應屆畢業(yè)生的申論考試中,就以“價格聽證會”為給定資料來命題。
從以上對北京申論給定資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地方上的申論命題規(guī)律:給定資料多以已經出臺或即將出臺的文件或當年召開的重大會議和社會廣泛討論過的重大議題為模板來命制當年的申論試卷。
(二)材料的閱讀量加大,對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縱觀中央歷年申論考試的材料,2000年、2001年、2002年提供的材料字數(shù)都在1 500~2 000字,2003年、2004年、2005提供的材料字數(shù)遠超過前三年,達到4 000~5 000字左右,這說明對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到2006年,更是史無前例地達8 000多字,2007年、2008年也都在6 000多字,難度更是大大提高。具體參考數(shù)據如下:
2000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1 500字左右;
2001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1 600字左右;
2002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2 300字左右;
2003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4 500字左右;
2004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4 100字左右;
2005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4 000字左右;
2006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8 800字左右;
2007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6 600字左右;
2008年申論給定資料的字數(shù):6 200字左右。
從量的方面看,不論中央還是地方,近年申論試題的給定資料在字數(shù)上大都接近萬字,遠遠超出初申論試題的容量。以后申論試題的給定資料低也不會少于3 000字,但是高也不會超過10 000字,因為考試時間150分鐘決定了給定資料的篇幅不可能太長。太長的話,不能給考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時間,也不利于準確地評價一個人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