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革蘭氏染色法及其醫(yī)學應用意義
由丹麥細菌學家革蘭氏(HCJ Gram)于19世紀末所發(fā)明的革蘭氏染色法,能將細菌分為革蘭氏陽性(G+)菌與革蘭氏陰性(G-菌,至今仍被廣泛應用于細菌的初步鑒別及指導選擇抗生素治療。
(二)革蘭氏染色的步驟及其結果判定
革蘭氏染色法的步驟:細菌玻片涂片經結晶紫初染一碘液媒染一95%乙醇脫色一復紅復染。凡未被95%乙醇脫色,菌體被結晶紫和復紅染成紫色者為G+菌,而經乙醇脫色后,被復紅染成紅色者為G-菌。
由丹麥細菌學家革蘭氏(HCJ Gram)于19世紀末所發(fā)明的革蘭氏染色法,能將細菌分為革蘭氏陽性(G+)菌與革蘭氏陰性(G-菌,至今仍被廣泛應用于細菌的初步鑒別及指導選擇抗生素治療。
(二)革蘭氏染色的步驟及其結果判定
革蘭氏染色法的步驟:細菌玻片涂片經結晶紫初染一碘液媒染一95%乙醇脫色一復紅復染。凡未被95%乙醇脫色,菌體被結晶紫和復紅染成紫色者為G+菌,而經乙醇脫色后,被復紅染成紅色者為G-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