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經濟師《初級經濟基礎》:貨幣的形成和本質

字號:

(一)(熟悉貨幣產生的過程,掌握貨幣的本質)
    從商品交換的發(fā)展歷史來看,價值形式的發(fā)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1.簡單或者偶然的價值形式,即一種商品的價值偶然地個別地表現在另一種商品上;
    2只羊=1把斧子
    2.擴大的價值形式,即一種商品的價值表現在與它相交換的一系列商品上,這種商品的價值充分地表現為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凝結。
    2只羊=1把斧子,或=1擔谷,或=1包鹽,等等。
    3.一般價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價值都統(tǒng)一表現在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充當一般等價物的某一種商品上;
    4.貨幣價值形式。當一般等價物最終固定在一種商品上時,這種商品就成為了貨幣,這種價值形式就是貨幣形式。
    從價值形式的發(fā)展過程可以看出,貨幣是商品交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發(fā)產物,是商品內在矛盾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價值形式的發(fā)展過程,揭示了貨幣的本質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