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003年7月1日是星期二,那么2005年7月1日是( )。
A.星期三 B.星期四 C.星期五 D.星期六
37.有一個人從甲地出發(fā)到乙地,相距為S千米,他先用v的速度走了一半路程,后一半路程他用2/3v的速度前進(jìn),問他的平均速度為( )。
A.5/6v B.4/5v C.5/3v D.6/7v
38.有一只猴掉進(jìn)15米深的井里,每天爬5米滑下4米,后一天比前一天多爬1米,且下滑距離不變,則總共需要( )。
A.3天 B.4天 C.5天 D.6天
39.有一個班共有學(xué)生100名,各自選一門以上的選修課,選地理的有60名,選物理的有50名,那么地理和物理都選的人數(shù)為( )。
A.60 B.50 C.20 D.10
40.(8.4×2.5+9.7)÷(1.05÷1.5+8.4÷0.28)的值為( )。
A.1 B.1.5 C.2 D.2.5
答案
36.C 【解析】2003年7月1日至2005年7月1日相差天數(shù)為731天,每星期為7天,731/7=104還余下3天。所以在周二的基礎(chǔ)上加三天,為周五。故選C.(注:2004年為閏年共366天)
37.B 【解析】將S設(shè)為2,則前一半路程用時為1,后一半用時為 ,2÷(1+ )= .
38.C 【解析】可知第一天前進(jìn)1米,第二天前進(jìn)2米,第三天前進(jìn)3米,第四天前進(jìn)4米,第五天到達(dá)。
39.D 【解析】計算式為(60+50)-100=10.
40.A 【解析】計算過程中利用4×25=100,15×5=75等數(shù)學(xué)常識。
A.星期三 B.星期四 C.星期五 D.星期六
37.有一個人從甲地出發(fā)到乙地,相距為S千米,他先用v的速度走了一半路程,后一半路程他用2/3v的速度前進(jìn),問他的平均速度為( )。
A.5/6v B.4/5v C.5/3v D.6/7v
38.有一只猴掉進(jìn)15米深的井里,每天爬5米滑下4米,后一天比前一天多爬1米,且下滑距離不變,則總共需要( )。
A.3天 B.4天 C.5天 D.6天
39.有一個班共有學(xué)生100名,各自選一門以上的選修課,選地理的有60名,選物理的有50名,那么地理和物理都選的人數(shù)為( )。
A.60 B.50 C.20 D.10
40.(8.4×2.5+9.7)÷(1.05÷1.5+8.4÷0.28)的值為( )。
A.1 B.1.5 C.2 D.2.5
答案
36.C 【解析】2003年7月1日至2005年7月1日相差天數(shù)為731天,每星期為7天,731/7=104還余下3天。所以在周二的基礎(chǔ)上加三天,為周五。故選C.(注:2004年為閏年共366天)
37.B 【解析】將S設(shè)為2,則前一半路程用時為1,后一半用時為 ,2÷(1+ )= .
38.C 【解析】可知第一天前進(jìn)1米,第二天前進(jìn)2米,第三天前進(jìn)3米,第四天前進(jìn)4米,第五天到達(dá)。
39.D 【解析】計算式為(60+50)-100=10.
40.A 【解析】計算過程中利用4×25=100,15×5=75等數(shù)學(xué)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