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呼吸名詞解釋

字號:

1.血氧飽和度:即血紅蛋白氧飽和度,血紅蛋白氧含量和氧容量的比值。
    2.時間肺活量:深吸氣后以最快的速度呼出氣體,測定第1、2、3,秒時呼出的氣體占總肺活量的百分比,為時間肺活量。它是一種動態(tài)指標。
    3.生理無效腔:每次吸入的氣體,一部分將留在從上呼吸道至細支氣管以前的呼吸道內(nèi),這部分氣體不參與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稱為解剖無效腔,因血流在肺內(nèi)分布不均而未能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的這一部分肺泡容量,稱為肺泡無效腔。兩者合稱生理無效腔。
    4.肺擴散容積:氣體在0.133kPa(1mmHg)分壓差作用下,每分鐘通過呼吸膜擴散的氣體的mL數(shù)。
    5.中樞化感器:指位于延髓腹外側(cè)淺表部位、對腦組織液和腦脊液H+濃度變化敏感的化學感受器。可接受H+濃度增高的刺激而反射地使呼吸增強。
    6.內(nèi)呼吸: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
    7.功能余氣量:平靜呼吸末尚存留在肺內(nèi)的氣量。
    8.肺活量:吸氣后,從肺內(nèi)所能呼出的氣量。
    9.2,3-DPG:2,3-二磷酸甘油酸:它是紅細胞無氧酵解的產(chǎn)物,它的濃度升高,血紅蛋白對氧的親和力降低,氧解離曲線右移。
    10.Oxygencapacity:氧容量,指100mL血液中,血液所能運輸?shù)难趿俊?BR>    11.肺泡通氣量:每分鐘吸入肺泡的新鮮空氣量,等于(潮氣量—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
    12.呼吸:機體與外環(huán)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
    13.彈性阻力:彈性組織在外力作用下變形時,有對抗變形和彈性回縮的傾向,這種阻力稱為彈性阻力。
    14.ventilation-perfusionratio(肺泡通氣量/血流比值節(jié)及正常值):每分鐘肺泡通氣量與每分鐘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成人安靜狀態(tài)為0.84。
    15.氨基甲酸血紅蛋白:CO2與血紅蛋白的氨基結(jié)合生成的化學物質(zhì)。
    肺順應(yīng)性,是衡量肺的彈性阻力的一個指標。
    肺的順應(yīng)性=肺容積的變化(ΔV)/跨肺壓的變化(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