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 鄭伯克段于鄢
一、字:寤—牾,佗- 他,辟→避,厭→饜,暱= 昵,闕—掘,錫—賜,無—毋。
二、虛詞:
1 、亟請于武公:屢次(副)
2 、無使滋蔓:不要。
3 、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表敬副詞,請允許我。
4 、公伐諸鄢:“之于”的合音。
5 、請以遺之:同3
6 、其誰曰不然:語氣副詞,難道。
7 、焉辟害:哪里、怎么(疑問代詞)。
8 、爾有母遺,繄我獨無:“爾”,你?!翱垺保涫渍Z氣詞,與“唯”相近?!蔼殹?,偏偏、唯獨(副)。
三、實詞:
1 、亟請于武公:請求(動)
2 、及莊公即位:等到。
3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都”,大夫或王侯子弟的封邑?!俺恰?,城墻。“雉”,量詞。長約合古尺三丈?!皣?,指諸侯國家。
4 、先王之制:制度。
5 、君將不堪:能忍受,能支持。
6 、況君之寵弟乎:處于尊榮地位。
7 、多行不義必自斃:倒下去。
8 、既而大叔命北鄙西鄙貳于己:“鄙”,邊境上的城邑?!百E”分為兩下(動)。
9 、無庸,將自及:“庸”,用。“及”,到達,這里指招致。
10、不義不昵,厚將崩:領(lǐng)土廣大。
11、大叔完聚:修葺城郭。
12、具卒乘:“具”,準備(動)?!俺恕?,戰(zhàn)車,“卒乘”泛指軍隊。
13、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到達。
14、食舍肉:放置、擱置在一邊。
15、愛其母,施及莊公:“施”,延伸?!凹啊?,到。
16、孝子不匱,永錫爾類:盡。
四、活用:
1 、驚姜氏:使動,使…驚。
2 、今京不度:名→動,合限度。
3 、無生民心:使動,使…生(二心)。
五、句:
1 、謂之京城大叔。(雙賓語)
2 、姜氏何厭之有?(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3 、不如早為之所。(雙賓語)
4 、敢問何謂也?(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5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雙賓語)
6 、君何患焉?(疑代)
7 、其是之謂乎?(代詞復(fù)指賓語前置)
六、常用字:
1 、都:從邑者聲,(1 )本義:人民聚居的城邑(2 )引申義:泛指邦國的都城—城市—建都(動)
-聚集、匯總—總是、完全(副)此義成了現(xiàn)代漢語的常用義。
2 、所:(1 )處所,如本課“不如早為之所”。-抽象的處所、場所,即地方—虛化為特殊的代詞(2 )表示約數(shù),后來寫成“許”。(3 )用于表示被動。
3 、斃:(1 )本義:向前倒下。如本課“多行不義必自斃”(是比喻用法),《鞍之戰(zhàn)》“射其右,斃于車中”。(2 )引申義:死。也是今義。
4 、羹:(1 )本義:煮熟的帶汁的肉。如本課“未嘗君之羹”。(2 )引申義:煮熟帶汁的蔬菜—湯(后起義)。
5 、舍:(1 )本義:放置、安放。(2 )引申義:放下—留置待用或棄置不用,如本課“食舍肉”
表留置義—留著生命不殺—安身止息—特指軍隊住下來—住宿的處所—軍隊每住宿一天所行的路程(約二十里)。
6 、完:(1 )基本意義:完整、完善、沒有損壞,如本課“大叔完聚”。(2 )引申義:使之完整(動)-修繕、修整。(注意:古時沒有今天所講的“完了”的意思,“完了”是用“畢”“竟”“盡”
來表示。)
第十一課 公孫無知之亂
一、字:期= 期,適→嫡,絀—黜,女→汝,隊→墜,御→籞,見→現(xiàn),反→返,辟→避,稅—脫。
二、虛詞:
1 、二人因之以作亂:“因”,依、靠?!耙浴边B詞,而。
2 、吾以女為夫人:介詞。
3 、我奚御哉:何,(疑代)。
4 、師及齊師戰(zhàn)于乾時:與(介)。
5 、管夷吾治于高傒:比(介)
三、實詞:
1 、期戍,公問不至:“期”,一周年?!皢枴保粲?。
2 、衣服禮秩如適:“衣”,衣冠禮服?!胺保?,如佩玉之類。“禮秩”,禮遇級別。
3 、使間公:伺其間隙探聽消息。
4 、捷,吾以女為夫人:“捷”,事成?!胺蛉恕?,諸侯正妻。
5 、遂田于貝丘:田獵。
6 、傷足,喪屨:鞋子。
7 、誅屨于徒人費:責(zé)求。
8 、君使民慢:“使”,役使?!奥?,輕忽,對人對事態(tài)度輕浮傲慢。
9 、亂將作矣:起,發(fā)生。
10、是以皆止:住、走不脫,指被俘。
11、管夷吾治于高傒:治國的才干。
12、召忽死之:為之而死。
四、活用:
1 、豕人立而啼:名→狀,像人一樣。
五、常用字:
1 、問:從口門聲。(1 )本義:詢問。如“敢問何為謂也?”(2 )訪問—責(zé)問—慰問、問候—問訊、音訊,如本課“公問不至”。
2 、田:象形字,(1 )本義:農(nóng)田。(2 )又表示打獵,如本課“宣子田于首山”。(3 )耕作田地也叫“田”,后寫作“佃”。
3 、隊:(1 )本義:墜落。如本課“公懼,隊于車?!保? )又表示隊列—軍隊編制單位。
4 、慢:(1 )本義:輕慢。如本課“君使民慢”—怠慢(3 )不及時、遲了—緩慢。
5 、示;象形字,象神主牌位。(1 )本義:代表祖先神靈的神主。(2 )引申義:讓人看、顯示。
如“袒而示之背”。與“視”音同意近。
6 、故:(1 )古義:事、事情。特指不幸的或意外的事、事故、事變。(2 )引申義:A 舊的、原來的—舊的、原有的事物—舊交、老朋友。B 原因、緣故—因此、所以(3 )副詞:常用義有原先、從前—本來—故意。
第十二課 鞍之戰(zhàn)
一、字:道→導(dǎo),無—毋,禽→擒,桀—揭,陳→陣,介→,俛= 俯
二、虛詞:
1 、克于先大夫:比(引進行為比較對象)
2 、卻子使速以徇:用(介),引進行為動作的工具,賓語省略。
3 、若其不許,亦將見也:如果,表假設(shè)。
4 、桀石以投人:連詞,連動賓,表示手段、目的。
5 、系桑本焉,以徇齊壘:“焉”代詞。‘以’連前后兩分句,表順承。
6 、卻克傷于矢:被(介)引進行為主動者。
7 、茍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茍”,如果,(假設(shè)連詞)“豈”,難道,哪里。
8 、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若之何”奈何、哪能,“其”,語氣副詞,加強反問語氣。
“以”,因(介)。
9 、固即死也:本來。
10、射其左,越于車下:他的,代詞。
11、射其御者:那個(代詞)。
12、再拜稽首:兩次。
三、實詞:
1 、臧宣叔逆晉師:迎接。
2 、及衛(wèi)地:到達。
3 、卻子使速以徇:遍行。
4 、師從齊師于莘:跟蹤。
5 、無令輿師淹于君地:留。
6 、桀石以投人:揭,舉起。
7 、系桑本焉:樹木的主根。
8 、欲勇者賈余余勇:買。
9 、不介馬而馳之:“介”,編結(jié)馬尾?!榜Y”驅(qū)馬奔馳。
10、茍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險”,地勢不平,難行的路?!白R”,知道。
11、病未及死,吾子勉之:“病”,古代凡病重、傷重、饑餓、勞累過度等造成體力難以支持,都叫病?!凹啊保?、到達?!懊恪?,努力。
12、斃于車中:倒下去。
13、將及華泉:到達。
14、故不能推車而及:追上。
15、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承擔(dān)。
16、以勸事君者:“勸”,鼓勵?!笆戮摺保路罹鞯娜?。
17、有一于此,將為戮乎:被殺。
一、字:寤—牾,佗- 他,辟→避,厭→饜,暱= 昵,闕—掘,錫—賜,無—毋。
二、虛詞:
1 、亟請于武公:屢次(副)
2 、無使滋蔓:不要。
3 、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表敬副詞,請允許我。
4 、公伐諸鄢:“之于”的合音。
5 、請以遺之:同3
6 、其誰曰不然:語氣副詞,難道。
7 、焉辟害:哪里、怎么(疑問代詞)。
8 、爾有母遺,繄我獨無:“爾”,你?!翱垺保涫渍Z氣詞,與“唯”相近?!蔼殹?,偏偏、唯獨(副)。
三、實詞:
1 、亟請于武公:請求(動)
2 、及莊公即位:等到。
3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都”,大夫或王侯子弟的封邑?!俺恰?,城墻。“雉”,量詞。長約合古尺三丈?!皣?,指諸侯國家。
4 、先王之制:制度。
5 、君將不堪:能忍受,能支持。
6 、況君之寵弟乎:處于尊榮地位。
7 、多行不義必自斃:倒下去。
8 、既而大叔命北鄙西鄙貳于己:“鄙”,邊境上的城邑?!百E”分為兩下(動)。
9 、無庸,將自及:“庸”,用。“及”,到達,這里指招致。
10、不義不昵,厚將崩:領(lǐng)土廣大。
11、大叔完聚:修葺城郭。
12、具卒乘:“具”,準備(動)?!俺恕?,戰(zhàn)車,“卒乘”泛指軍隊。
13、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到達。
14、食舍肉:放置、擱置在一邊。
15、愛其母,施及莊公:“施”,延伸?!凹啊?,到。
16、孝子不匱,永錫爾類:盡。
四、活用:
1 、驚姜氏:使動,使…驚。
2 、今京不度:名→動,合限度。
3 、無生民心:使動,使…生(二心)。
五、句:
1 、謂之京城大叔。(雙賓語)
2 、姜氏何厭之有?(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3 、不如早為之所。(雙賓語)
4 、敢問何謂也?(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5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雙賓語)
6 、君何患焉?(疑代)
7 、其是之謂乎?(代詞復(fù)指賓語前置)
六、常用字:
1 、都:從邑者聲,(1 )本義:人民聚居的城邑(2 )引申義:泛指邦國的都城—城市—建都(動)
-聚集、匯總—總是、完全(副)此義成了現(xiàn)代漢語的常用義。
2 、所:(1 )處所,如本課“不如早為之所”。-抽象的處所、場所,即地方—虛化為特殊的代詞(2 )表示約數(shù),后來寫成“許”。(3 )用于表示被動。
3 、斃:(1 )本義:向前倒下。如本課“多行不義必自斃”(是比喻用法),《鞍之戰(zhàn)》“射其右,斃于車中”。(2 )引申義:死。也是今義。
4 、羹:(1 )本義:煮熟的帶汁的肉。如本課“未嘗君之羹”。(2 )引申義:煮熟帶汁的蔬菜—湯(后起義)。
5 、舍:(1 )本義:放置、安放。(2 )引申義:放下—留置待用或棄置不用,如本課“食舍肉”
表留置義—留著生命不殺—安身止息—特指軍隊住下來—住宿的處所—軍隊每住宿一天所行的路程(約二十里)。
6 、完:(1 )基本意義:完整、完善、沒有損壞,如本課“大叔完聚”。(2 )引申義:使之完整(動)-修繕、修整。(注意:古時沒有今天所講的“完了”的意思,“完了”是用“畢”“竟”“盡”
來表示。)
第十一課 公孫無知之亂
一、字:期= 期,適→嫡,絀—黜,女→汝,隊→墜,御→籞,見→現(xiàn),反→返,辟→避,稅—脫。
二、虛詞:
1 、二人因之以作亂:“因”,依、靠?!耙浴边B詞,而。
2 、吾以女為夫人:介詞。
3 、我奚御哉:何,(疑代)。
4 、師及齊師戰(zhàn)于乾時:與(介)。
5 、管夷吾治于高傒:比(介)
三、實詞:
1 、期戍,公問不至:“期”,一周年?!皢枴保粲?。
2 、衣服禮秩如適:“衣”,衣冠禮服?!胺保?,如佩玉之類。“禮秩”,禮遇級別。
3 、使間公:伺其間隙探聽消息。
4 、捷,吾以女為夫人:“捷”,事成?!胺蛉恕?,諸侯正妻。
5 、遂田于貝丘:田獵。
6 、傷足,喪屨:鞋子。
7 、誅屨于徒人費:責(zé)求。
8 、君使民慢:“使”,役使?!奥?,輕忽,對人對事態(tài)度輕浮傲慢。
9 、亂將作矣:起,發(fā)生。
10、是以皆止:住、走不脫,指被俘。
11、管夷吾治于高傒:治國的才干。
12、召忽死之:為之而死。
四、活用:
1 、豕人立而啼:名→狀,像人一樣。
五、常用字:
1 、問:從口門聲。(1 )本義:詢問。如“敢問何為謂也?”(2 )訪問—責(zé)問—慰問、問候—問訊、音訊,如本課“公問不至”。
2 、田:象形字,(1 )本義:農(nóng)田。(2 )又表示打獵,如本課“宣子田于首山”。(3 )耕作田地也叫“田”,后寫作“佃”。
3 、隊:(1 )本義:墜落。如本課“公懼,隊于車?!保? )又表示隊列—軍隊編制單位。
4 、慢:(1 )本義:輕慢。如本課“君使民慢”—怠慢(3 )不及時、遲了—緩慢。
5 、示;象形字,象神主牌位。(1 )本義:代表祖先神靈的神主。(2 )引申義:讓人看、顯示。
如“袒而示之背”。與“視”音同意近。
6 、故:(1 )古義:事、事情。特指不幸的或意外的事、事故、事變。(2 )引申義:A 舊的、原來的—舊的、原有的事物—舊交、老朋友。B 原因、緣故—因此、所以(3 )副詞:常用義有原先、從前—本來—故意。
第十二課 鞍之戰(zhàn)
一、字:道→導(dǎo),無—毋,禽→擒,桀—揭,陳→陣,介→,俛= 俯
二、虛詞:
1 、克于先大夫:比(引進行為比較對象)
2 、卻子使速以徇:用(介),引進行為動作的工具,賓語省略。
3 、若其不許,亦將見也:如果,表假設(shè)。
4 、桀石以投人:連詞,連動賓,表示手段、目的。
5 、系桑本焉,以徇齊壘:“焉”代詞。‘以’連前后兩分句,表順承。
6 、卻克傷于矢:被(介)引進行為主動者。
7 、茍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茍”,如果,(假設(shè)連詞)“豈”,難道,哪里。
8 、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若之何”奈何、哪能,“其”,語氣副詞,加強反問語氣。
“以”,因(介)。
9 、固即死也:本來。
10、射其左,越于車下:他的,代詞。
11、射其御者:那個(代詞)。
12、再拜稽首:兩次。
三、實詞:
1 、臧宣叔逆晉師:迎接。
2 、及衛(wèi)地:到達。
3 、卻子使速以徇:遍行。
4 、師從齊師于莘:跟蹤。
5 、無令輿師淹于君地:留。
6 、桀石以投人:揭,舉起。
7 、系桑本焉:樹木的主根。
8 、欲勇者賈余余勇:買。
9 、不介馬而馳之:“介”,編結(jié)馬尾?!榜Y”驅(qū)馬奔馳。
10、茍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險”,地勢不平,難行的路?!白R”,知道。
11、病未及死,吾子勉之:“病”,古代凡病重、傷重、饑餓、勞累過度等造成體力難以支持,都叫病?!凹啊保?、到達?!懊恪?,努力。
12、斃于車中:倒下去。
13、將及華泉:到達。
14、故不能推車而及:追上。
15、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承擔(dān)。
16、以勸事君者:“勸”,鼓勵?!笆戮摺保路罹鞯娜?。
17、有一于此,將為戮乎: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