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十七世紀歐洲文學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意大利、德國、西班牙文學
1.17世紀,意大利康帕內拉的烏托邦小說《太陽城》和伽利略的哲理著作,還保留著文藝復興運動的力量。德國只有格里美爾豪生的小說《西木卜里其西木斯奇遇記》(中譯本《癡兒西木傳》),還可以看到文藝復興時期現(xiàn)實主義激流的微波,被文學史家認為是“德國十七世紀文學高峰”。
2.十七世紀意、德、西三國文學發(fā)展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夸飾主義文學流派(即“巴洛克”文學)的興起(知道即可)。
二、英國文學
3.復辟時期,宮廷古典主義盛行一時,代表人物是桂冠詩人約翰。德萊頓。民主傾向的文學家約翰。班揚,其諷喻小說《天路歷程》。
4.十七世紀英國文學的主要成就是革命詩人彌爾頓(雙目失明)的創(chuàng)作。其政治散文《為英國人民聲辯》,以口授方式創(chuàng)作兩部長詩《失樂園》(取材于《圣經(jīng)》,寫亞當夏娃在撒旦引誘下偷食禁果,因而被上帝逐出樂園的故事)和《復樂園》(也是寫宗教故事的長詩,詩中的撒旦不是反叛者而是誘惑者,他以金錢、榮譽、權勢、常識等引誘耶穌,企圖使耶穌放棄拯救人類的理想。這里耶穌的形象表現(xiàn)了復辟時期清教徒革命家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也可以說是詩人的自況)。一部詩劇《力士參孫》。
三、法國文學
5.路易十三時期的朗布葉夫人組織“貴族沙龍文學”。
6.“古典主義”:17世紀上半期的法國文壇處于混亂狀態(tài)。有些作家主張消除文壇的這種狀況,提倡文藝創(chuàng)作應該遵循統(tǒng)一的原則,服從王權的支配。國王本欲控制文藝,于是在王權的扶植下,一種擁護專制政體,主張創(chuàng)作有法則、有規(guī)范,并以古代希臘文學為標準的文學流派迅速興起。因為它把希臘羅馬文學奉為典范,而被被人們稱為“古典主義”。
7.古典主義在戲劇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出現(xiàn)了以高乃依、拉辛為代表的悲劇作家和以莫里哀為代表的喜劇作家。高乃依悲劇《熙德》,被認為是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奠基作。拉辛代表作《安德羅馬克》和《費德爾》。
8.文藝理論方面,布阿洛的詩體文藝理論著作《詩的藝術》,提出一整套古典主義文藝的理論主張,和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并舉。讓。德。拉封丹是以寓言詩出名的詩人。
9.古典主義共同特征:(1)古典主義文學在政治上擁護王權,維護國家統(tǒng)一,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古典主義作家對待王權的態(tài)度也存在著矛盾。(2)古典主義文學的另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它的唯理主義。崇尚只有憑理性才獲得價值和光芒。(3)古典主義文學的第三個特點是它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提倡師法古人,模仿古典,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他們制訂出來許多創(chuàng)作規(guī)則,影響較大的一項是戲劇創(chuàng)作中的“三一律”,即時間、地點、動作的三個統(tǒng)一。就是說,一個劇本的情節(jié)只能限制同一事件,事件發(fā)生在同一地點,劇情包含的時候只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
第二節(jié) 莫里哀
10.生平和創(chuàng)作(記喜劇作品):莫里哀是十七世紀法國最重要的喜劇作家。其創(chuàng)作道路大致可分三個階段:1658年到1663年是他初返巴黎,逐漸接受近王權,接受古典主義的時期。進京后第一個作品《可笑的女才子》,而后《丈夫學堂》、《婦人學堂》。1664年開始創(chuàng)作的《偽君子》,標志著莫里哀創(chuàng)作全盛時期的到來?!短畦泛汀逗奘勒摺罚ū环Q為是“高級喜劇”的典范),是揭露貴族階級的作品。《慳吝人》(1668年)主人公阿巴公。1669年以后,莫里哀的劇作又發(fā)生變化。他的最后一個劇本《無病呻吟》。
11.《偽君子》(記作品中人物)(又譯《達爾杜弗,或者騙子》),主人公答丟夫是一個偽裝虔誠的惡棍,他用欺騙手段博得巴黎富商奧爾恭的信任。奧爾恭的太太歐米爾。女仆桃麗娜。
12.《偽君子》藝術成就:(1)在藝術上,《偽君子》是按古典主義的“三一律”寫成的。(2)《偽君子》也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劇。(3)全劇的結構嚴整緊湊,層次分明:第一、第二幕,答丟夫不出場,通過其他人物的活動側面介紹答丟夫的性格,為他的上場作好準備。第一幕第一場被歌德認為是“現(xiàn)存最偉大和的開場”。第三幕第二場,答丟夫上場。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意大利、德國、西班牙文學
1.17世紀,意大利康帕內拉的烏托邦小說《太陽城》和伽利略的哲理著作,還保留著文藝復興運動的力量。德國只有格里美爾豪生的小說《西木卜里其西木斯奇遇記》(中譯本《癡兒西木傳》),還可以看到文藝復興時期現(xiàn)實主義激流的微波,被文學史家認為是“德國十七世紀文學高峰”。
2.十七世紀意、德、西三國文學發(fā)展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夸飾主義文學流派(即“巴洛克”文學)的興起(知道即可)。
二、英國文學
3.復辟時期,宮廷古典主義盛行一時,代表人物是桂冠詩人約翰。德萊頓。民主傾向的文學家約翰。班揚,其諷喻小說《天路歷程》。
4.十七世紀英國文學的主要成就是革命詩人彌爾頓(雙目失明)的創(chuàng)作。其政治散文《為英國人民聲辯》,以口授方式創(chuàng)作兩部長詩《失樂園》(取材于《圣經(jīng)》,寫亞當夏娃在撒旦引誘下偷食禁果,因而被上帝逐出樂園的故事)和《復樂園》(也是寫宗教故事的長詩,詩中的撒旦不是反叛者而是誘惑者,他以金錢、榮譽、權勢、常識等引誘耶穌,企圖使耶穌放棄拯救人類的理想。這里耶穌的形象表現(xiàn)了復辟時期清教徒革命家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也可以說是詩人的自況)。一部詩劇《力士參孫》。
三、法國文學
5.路易十三時期的朗布葉夫人組織“貴族沙龍文學”。
6.“古典主義”:17世紀上半期的法國文壇處于混亂狀態(tài)。有些作家主張消除文壇的這種狀況,提倡文藝創(chuàng)作應該遵循統(tǒng)一的原則,服從王權的支配。國王本欲控制文藝,于是在王權的扶植下,一種擁護專制政體,主張創(chuàng)作有法則、有規(guī)范,并以古代希臘文學為標準的文學流派迅速興起。因為它把希臘羅馬文學奉為典范,而被被人們稱為“古典主義”。
7.古典主義在戲劇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出現(xiàn)了以高乃依、拉辛為代表的悲劇作家和以莫里哀為代表的喜劇作家。高乃依悲劇《熙德》,被認為是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奠基作。拉辛代表作《安德羅馬克》和《費德爾》。
8.文藝理論方面,布阿洛的詩體文藝理論著作《詩的藝術》,提出一整套古典主義文藝的理論主張,和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并舉。讓。德。拉封丹是以寓言詩出名的詩人。
9.古典主義共同特征:(1)古典主義文學在政治上擁護王權,維護國家統(tǒng)一,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古典主義作家對待王權的態(tài)度也存在著矛盾。(2)古典主義文學的另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它的唯理主義。崇尚只有憑理性才獲得價值和光芒。(3)古典主義文學的第三個特點是它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提倡師法古人,模仿古典,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他們制訂出來許多創(chuàng)作規(guī)則,影響較大的一項是戲劇創(chuàng)作中的“三一律”,即時間、地點、動作的三個統(tǒng)一。就是說,一個劇本的情節(jié)只能限制同一事件,事件發(fā)生在同一地點,劇情包含的時候只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
第二節(jié) 莫里哀
10.生平和創(chuàng)作(記喜劇作品):莫里哀是十七世紀法國最重要的喜劇作家。其創(chuàng)作道路大致可分三個階段:1658年到1663年是他初返巴黎,逐漸接受近王權,接受古典主義的時期。進京后第一個作品《可笑的女才子》,而后《丈夫學堂》、《婦人學堂》。1664年開始創(chuàng)作的《偽君子》,標志著莫里哀創(chuàng)作全盛時期的到來?!短畦泛汀逗奘勒摺罚ū环Q為是“高級喜劇”的典范),是揭露貴族階級的作品。《慳吝人》(1668年)主人公阿巴公。1669年以后,莫里哀的劇作又發(fā)生變化。他的最后一個劇本《無病呻吟》。
11.《偽君子》(記作品中人物)(又譯《達爾杜弗,或者騙子》),主人公答丟夫是一個偽裝虔誠的惡棍,他用欺騙手段博得巴黎富商奧爾恭的信任。奧爾恭的太太歐米爾。女仆桃麗娜。
12.《偽君子》藝術成就:(1)在藝術上,《偽君子》是按古典主義的“三一律”寫成的。(2)《偽君子》也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劇。(3)全劇的結構嚴整緊湊,層次分明:第一、第二幕,答丟夫不出場,通過其他人物的活動側面介紹答丟夫的性格,為他的上場作好準備。第一幕第一場被歌德認為是“現(xiàn)存最偉大和的開場”。第三幕第二場,答丟夫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