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刑事訴訟法”復習綱要(34)

字號:

第十六章 死刑復核程序
    1.死刑立即執(zhí)行的復核:
    (1)核準權:
    a.法院核準:
    (一)由法院判處的死刑。
    (二)刑法分則第一章:危害國家安全罪被判處死刑的。
    (三)刑法分則第三章:破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罪被判處死刑的。
    (四)刑法分則第八章:貪污賄賂罪被判處死刑的。
    (五)高級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和判處死刑的第二審案件,都應當報請法院核準。
    b.高院核準:
    (一)除院核準的死刑和刑法分則第九章瀆職罪被判死刑的,以及院判決的案件和涉外的案件外,由院授權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級法院和解放軍軍事法院行使核準權(刑法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第五章侵犯財產罪,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第七章危害國家利益罪,第十章軍人違反職責罪)。但涉及港澳臺的死刑案件,在一審宣判前仍須報院內核。
    (二)對于毒品犯罪的死刑案件,除了院判決的和涉外的案件外,云南、廣東、廣西、甘肅、四川五省高院有核準權,其他高院和軍事法院無權核準死刑。
    c.檢察院提出抗訴而由二審法院直接改判死刑的案件,無論核準權是否下放,一律必須報請院核準。
    2.一案一核制度;
    法院復核死刑案件,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1)死刑案件中一個案件要單獨報,要組成一個死刑復核庭;
    (2)死刑復核程序能否和二審程序合二為一新成立一個復核庭。
    3.院核準的死刑的報請復核:層層復核
    a.中院一審案件,無上訴和抗訴的,應當由高級法院復核后,報請法院核準。高級法院不同意判處死刑的,可以提審或者發(fā)回重新審判。
    被告人某甲犯故意殺人罪、貪污罪,被A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分別判處死刑,決定執(zhí)行死刑,在上訴期限內,某甲沒有上訴,檢察院也沒有提出抗訴。對此案應當如何報請復核?
    A.報省高級人民法院核準即可
    B.直接報人民法院核準
    C.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同意后再報請人民法院核準
    D.故意殺人罪報省高級人民法院核準,貪污罪報人民法院核準C注意層報制
    b.中院一審案件,有上訴或抗訴的,高院二審的,報請院核準(一審未判處死刑,高院改判死刑的,報院核準)。
    c.高院一審案件,無上訴和抗訴的,直接報請院核準。
    d.依法由院核準的死刑案件,如果判處死緩后在考驗期內故意犯罪的, 應當執(zhí)行死刑,由高院報院核準。
    e.犯有數罪其中有死刑須報院核準的,或共同犯罪中任何一人的死刑須報院核準的,應全案報院核準。
    4.高級法院核準的死刑的報請復核:層層復核
    a.對高院有核準權的死刑案,中院一審判死刑后,無上訴、抗訴的,報高院核準,同意的執(zhí)行,不同意的改判,認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發(fā)回重審。(也是院的復核和高院死緩復核的內容)
    b.依授權高院有核準權的死刑案,被判死緩故意犯罪的,直接由高院核準。
    5.對判處死刑的案件,復核后應當根據案件情形分別作出裁判:
    a.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裁定予以核準。
    b.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錯誤或者證據不足的,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重新審判。
    c.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正確,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量刑不當的,不同意判處死刑的,應當改判。
    d.發(fā)現第一審法院或者第二審法院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正確判決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第一審法院或者第二審法院重新審判。
    e.共同犯罪案件的復核: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的,法院或者高級法院復核時,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但不影響對其他被告人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判決、裁定的執(zhí)行。發(fā)現對其他被告人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可以指令原審法院再審。
    2.死緩的復核:
    (1)核準權:除了院審理的死刑案和高院判處的死刑案,其余中級法院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的案件,由高級法院核準。
    (2)高級法院對于報請核準的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的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比較二審、再審和死刑復核)
    a.同意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的,應當裁定予以核準。
    b.如果認為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應當裁定發(fā)回重新審判。
    c.認為原判過重的,應當依法改判。
    d.高級法院核準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的案件,不得以提高審級等方式加重被告人的刑罰,不能直接改判為死刑。
    3.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核準程序:
    a.《刑法》T63第二款:犯罪分子雖然不具有本法規(guī)定的減輕處罰情節(jié),但是根據案件的特殊情況,經法院核準,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b.核準程序:
    (一)無上訴、抗訴的,逐級報請至院,中途不同意的返回重審或改變管轄。
    (二)有上訴、抗訴的,二審維持原判的,按照前款規(guī)定。
    (三)有上訴、抗訴的,二審改判的,如果還是在法定刑以下,則按照前款規(guī)定。
    4.適用特殊情況假釋的核準程序:
    a.《刑法》T81第一款: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zhí)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zhí)行10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后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zhí)行刑期的限制。
    b.核準程序:
    (一)中院裁定假釋的,報高院核準,高院同意的,報院核準,不同意的則撤銷假釋;
    (二)高院裁定假釋的,直接報院核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