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師模擬預(yù)測試卷現(xiàn)代咨詢方法與實務(wù)3

字號:

參考答案:
    一、
    1、無形資產(chǎn)攤銷費:500/8=62.5(萬元)
    2、長期借款利息=1/2×4500×6.22%=140(萬元)
     每年應(yīng)還本金=(4500+140)/8=5(萬元)
    表2 項目還本付息表 單位:萬元
    序號 年 份 項 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年初累計借款 4640 4060 3480 2900 2320 1740 1160 580
    2 本年新增借款 4500
    3 本年應(yīng)計利息 140 289 253 216 180 144 108 72 36
    4 本年應(yīng)還本金 580 580 580 580 580 580 580 580
    5 本年應(yīng)還利息 289 253 216 180 144 108 72 36
    3、
    表3 總成本費用估算表達 單位:萬元
    序號 年 份項 目 3 4 5 6 7 8 9 10
    1 經(jīng)營成本 4200 46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2 折舊費 673 673 673 673 673 673 673 673
    3 攤銷費 63 63 63 63 63 63 63 63
    4 財務(wù)費 292 271 234 198 162 126 90 54
    4.1 長期借款利息 289 253 216 180 144 108 72 36
    4.2 流動資金借款利息 3 18 18 18 18 18 18 18
    5 總成本費用 5228 5607 5970 5934 5898 5862 5826 5790
    5.1 固定成本 3360 368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5.2 可變成本 1868 1927 1970 1934 1898 1862 1826 1790
    4、
    表4 項目損益表 單位:萬元
    序號 年 份項 目 3 4 5 6 7 8 9 10
    1 銷售收入 4800 6600 6600 6600 6600 6600 6600 6600
    2 總成本費用 5228 5607 5970 5934 5898 5862 5826 5790
    3 銷售稅金及附加 240 30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4 利潤總額
    (1)-(2)-(3) -668 -575 -275 61 372 408 444 480
    5 所得稅
    (4)×33% 0 0 0 20 123 135 147 158
    6 稅后利潤
    (4)-(5) -668 -575 -275 41 249 273 297 322
    7 盈余公積金
    (6)×10% 0 0 0 4 25 27 30 32
    8 可供分配利潤
    (6)-(7) 0 0 0 37 224 246 267 290
    5、產(chǎn)量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產(chǎn)品單價(1-銷售稅金及附加稅率)單位產(chǎn)品可變成本]
    =4000/[6000×(1-5%)-1898/1.1]=1.01(萬噸)
     單價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設(shè)計生產(chǎn)能力×單位產(chǎn)品可變成本)/[設(shè)計生產(chǎn)能力×(1-銷售稅金及附加稅率)]
    =(4000+1898)/[1.1×(1-5%)]=5644(元/噸)
    本項目產(chǎn)量盈虧平衡點1.01萬噸,設(shè)計生產(chǎn)能力為1.1萬噸;單價盈虧平衡點為5644元/噸,項目的預(yù)計單價為6000元/噸。
    可見,項目盈利能力和抗風(fēng)險能力差。
    二、
    1、考慮工程比較復(fù)雜和專業(yè)化,業(yè)主可采用質(zhì)量的評標方法或基于質(zhì)量和費用的評標方法,采用后者要注意質(zhì)量與價格的權(quán)衡。對投標的咨詢機構(gòu)咨詢質(zhì)量的評審主要內(nèi)容包括:
    (1)投標人與該工作任務(wù)的相關(guān)經(jīng)驗;
    (2)為完成咨詢?nèi)蝿?wù)擬采用的方法與途徑;
    (3)參加該項咨詢服務(wù)的關(guān)鍵人員。
    2、評標委員會由招標人或其委托的招標咨詢機構(gòu)中熟悉相關(guān)業(yè)務(wù)的代表,以及有關(guān)技術(shù)、經(jīng)濟方面的專家組成,成員人數(shù)為5人以上單數(shù),其中技術(shù)、經(jīng)濟方面的專家不得少于成員總數(shù)的三分之二。在專家成員中,技術(shù)專家主要負責(zé)對投標中的技術(shù)部分進行評審;經(jīng)濟專家主要負責(zé)對投標中的商務(wù)部分進行評審。
    3、
    (1)A投標人報價的大寫金額與小寫金額不一致,不影響投標文件的有效性,按規(guī)定以大寫金額為準。
    (2)B投標人未能按招標文件的規(guī)定提供投標擔(dān)保,屬于重大偏差,視為未能對招標文件做出實質(zhì)性的響應(yīng),應(yīng)作廢標處理。
    (3)C投標人投標文件只有公章而沒有投標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quán)代表簽字,應(yīng)視為重大偏差,作廢標處理。
    (4)A投標人在匯總總報價時,漏統(tǒng)計一項分項工程費用,屬于細微偏差,不影響投標的有效性。評標委員會應(yīng)用書面的形式要求A投標人在評標結(jié)束前予以補正。拒不補正的,在詳細評審時,可以對此作不得該投標人的量化處理(量化標準應(yīng)當(dāng)在招標文件中規(guī)定)。
    (5)D投標人投標文件中要求延長招標文件規(guī)定的工期,可視為未能對招標文件作出實質(zhì)性的響應(yīng),應(yīng)作廢標處理。
    (6)按規(guī)定,評標和定標應(yīng)當(dāng)在投標有效期結(jié)束日30個工作日之前完成。不能在此日期之前完成的,招標人應(yīng)當(dāng)通知所有投標人延長投標有效期。拒絕延長投標有效期的投標人有權(quán)收回投標保證金。同意延長投標有效期的投標人應(yīng)當(dāng)相應(yīng)延長其投標擔(dān)保的有效期,但不得修改投標文件的實質(zhì)性內(nèi)容。因延長投標有效期造成投標人損失的,招標人應(yīng)當(dāng)給予補償。
    (7)經(jīng)符合性評審查后,該標段有效投標只有兩家,評標委員會決定是否否決全部投標。如果評標委員會沒有否決,可對兩家有效標做出評審,做出評標決議,向招標人提交書面評標報告,推薦中標候選人。如果評標委員會決定否決全部投標,招標人應(yīng)當(dāng)依法重新招標。
    4、采用綜合評標價法是指以投標價為基礎(chǔ),將各評審要素按預(yù)定的方法換算成相應(yīng)的價格,在原投標價上增加或扣減該值而形成評標價格。評標價格最低的投標書為。各評審要素除了投標價格以外,主要有:運雜費用、交貨期、付款條件、零配件和售后服務(wù)、設(shè)備性能和生產(chǎn)能力。
    三、1、當(dāng)n=3時的移動平均法計算表如表9所示。
    表9
    時間 實際銷售額(萬元) 3個月移動平均預(yù)測
    2001.1
    2001.2
    2001.3
    2001.4
    2001.5
    2001.6
    2001.7
    2001.8 4.52
    2.91
    4.43
    3.92
    3.52
    4.23
    3.98
    4.33 -
    -
    -
    3.95
    3.75
    3.96
    3.89
    3.91
    2001年9月的銷售額Q1=(4.23+3.98+4.33)/3=4.18(萬元)
    2001年10月的銷售額Q2=(3.98+4.33+4.18)/3=4.16(萬元)
    2001年11月的銷售額Q3=(4.33+4.18+4.16)/3=4.22(萬元)
    2001年12月的銷售額Q4=(4.18+4.16+4.22)/3=4.19(萬元)
    因此2001年第4季度的銷售額預(yù)測為:
    Q= Q1+ Q2 +Q3 +Q4=4.16+4.22+4.19=12.57(萬元)
    2、首先計算初始平滑值:F0=(x1+x2+x3)/3=(4.52+2.91+4.43)/3=3.95(萬元)
    按照指數(shù)平滑法計算公式:
    Ft=0.3xt+0.7 Ft-1
    計算可得指數(shù)平滑表如表10所示:
    表10
    月份 t xt(銷售額(萬元)) Ft(一次平滑值) 預(yù)測值
     0 3.95
    2001.1 1 4.52 4.12 3.95
    2001.2 2 2.91 3.76 4.12
    2001.3 3 4.43 3.96 3.76
    2001.4 4 3.92 3.95 3.96
    2001.5 5 3.52 3.82 3.95
    2001.6 6 4.23 3.94 3.82
    四、
    1、預(yù)測汽車需求量如表11:
    表11
    年份 人均收入 (元/年) 較上年增長(%) 人口
    (萬人) 家庭汽車購買量(輛) 每萬人汽車消費量 (輛/萬人) 每萬人汽車消費增長 (%) 收入彈性系數(shù)
    1995 3200 650 3500 5.38
    1996 3500 9.38% 655 4000 6.11 13.41% 1.43
    1997 3800 8.57% 660 4600 6.97 14.13% 1.65
    1998 4200 10.53% 665 5300 7.97 14.35% 1.36
    1999 4600 9.52% 670 6300 9.40 17.98% 1.89
    2000 5200 13.04% 675 7500 11.11 18.17% 1.39
    2001 5700 9.62% 680 9000 13.24 19.12% 1.99
    2002 6300 10.53% 685 11000 16.06 21.33% 2.03
    2003 6900 9.52% 690 13000 18.84 17.33% 1.82
    1995~2003年家庭汽車購買量平均收入彈性系數(shù)為
    (1.43+1.65+1.36+1.89+1.39+1.99+2.03+1.82)/8=1.69
    以2003年為基年,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預(yù)測2005~2010年的家庭汽車需求量,如表12。
    表12
    年份 人均收入增長(%) 收入彈 性系數(shù) 每萬人汽車消費增長 (%) 每萬人汽車消費量 (輛/萬人) 人口 (萬人) 家庭汽車購買量預(yù)測(輛)
    (1) (2) (3) (4)=(2)×(3) (5)=上年量×[1+(4)] (6)=上年量×(1+5%) (7)=(5)×(6)
    2003 18.84 690
    2004 10% 1.69 16.90% 22.02 724.50 15956
    2005 10% 1.69 16.90% 25.75 760.73 19586
    2006 10% 1.69 16.90% 30.10 798.76 24040
    2007 10% 1.69 16.90% 35.18 838.70 29508
    2008 10% 1.69 16.90% 41.13 880.63 36220
    2009 10% 1.69 16.90% 48.08 924.67 44458
    2010 10% 1.69 16.90% 56.21 970.90 54570
    2、確定指標權(quán)重如表13。
    表13
    指標重要程度 評價指標 (1) (2) (3) (4) (5) 得分 修正得 分 權(quán)重
    比其它指標都重要 (1)配套能力 × 1 1 1 1 4 5 0.33
    比其它指標都不重要 (2)勞動力資源 0 × 0 0 0 0 1 0.07
    比(2)和(5)重要 (3)經(jīng)濟水平 0 1 × 0 1 2 3 0.20
    比(2)(3)(5)重要 (4)交通運輸條件 0 1 1 × 1 3 4 0.27
    比(2)重要 (5)自然條件 0 1 0 0 × 1 2 0.13
    合 計 10 15 1.00
    3、綜合評價法選擇廠址如表14。
    表14
    評價指標 權(quán)重 A市 B市 C市
     得分 加權(quán)得分 得分 加權(quán)得分 得分 加權(quán)得分
    (1)配套能力 0.33 85 28.05 70 23.1 90 29.7
    (2)勞動力資源 0.07 85 5.95 70 4.9 95 6.65
    (3)經(jīng)濟水平 0.20 80 16 90 18 85 17
    (4)交通運輸條件 0.27 90 24.3 90 24.3 80 21.6
    (5)自然條件 0.13 90 11.7 85 11.05 80 10.4
    綜合得分 1.0 86 81.35 85.35
    由上表可知,A市綜合得分,可選擇A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投資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