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下列有關收入總量目標的論述不正確的是( )。
A.著眼于近期的宏觀經濟總量平衡
B.著重處理積累和消費、人們近期生活水平改善和國家長遠經濟發(fā)展的關系
C.著重于公共消費和私人消費、收入差距等問題
D.著重于失業(yè)和通貨膨脹的問題
25.下列關于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對證券市場影響的論述錯誤的是 ( )。
A.一國的經濟越開放,證券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越高,證券市場受匯率的影響越大
B.一般而言。匯率下降,本幣升值,本國產品競爭力強,出口型企業(yè)將增加收益,因而企業(yè)的股票和債券價格將上漲
C.匯率上升,本幣貶值,將導致資本流出本國,資本的流失將使得本國證券市場需求減少,從而市場價格下跌
D.從趨勢上看,由于中國經濟的持續(xù)高速發(fā)展,人民幣漸進升值的過程仍將持續(xù),升值預期將對股市的長期走勢構成強力支撐
26.像我國這樣的新興股票市場,其股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決定。
A.股票的供求關系
B.股票的內在價值
C.資本收益率
D.市盈率
27.下列對機構投資者的論述不正確的是( )。
A.從廣義的角度來看,一切參加證券市場投資的法人機構都可以視為機構投資者
B.機構投資者包括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社?;?,也包括參與證券投資的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還包括一些投資公司和企業(yè)法人
C.機構投資者具有資金與人才實力雄厚、投資理念成熟、抗風險能力強等特征
D.參與證券市場投資、資金在100萬元以上的法人機構才是機構投資者
28.關于投資者和投機者的說法,下列錯誤的是( )。
A.投資者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公司的分紅,而投機者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短期資本差價
B.投資者投資主要集中在市場上比較熱點的行業(yè)和板塊,投機者投資的領域相當廣泛
C.投資者的行為風險小、收益相對小,投機者的行為往往追求高風險、高收益
D.投資者主要進行的是長期行為,如不發(fā)生基本面的變化,不會輕易賣出證券
29.收入政策的總量目標著眼于近期的( )。
A.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
B.經濟與社會協調發(fā)展
C.宏觀經濟總量平衡
D.國民收入公平分配
30.( )標志著股權分置改革正式啟動。
A.2001年6月12日,國務院頒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B.2004年1月31日,國務院發(fā)布《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wěn)定發(fā)展的若干意見》
C.2005年4月29日,中國證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
D.2005年9月4日,中國證監(jiān)會頒布《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
31.在宏觀經濟分析中,總量分析法是( )。
A.動態(tài)分析
B.靜態(tài)分析
C.主要是動態(tài)分析,也包括靜態(tài)分析
D.主要是靜態(tài)分析,也包括動態(tài)分析
32.在計算GDP時,區(qū)分國內生產和國外生產一般以“常住居民”為標準。“常住居民”指的是( )。
A.居住在本國的公民
B.居住在本國的公民和外國居民
C.居住在本國的公民和暫居外國的本國公民 .
D.居住在本國的公民、暫居外國的本國公民和長期居住在本國但未加入本國國籍的居民
33.中央銀行通過規(guī)定利率限額與信用配額對商業(yè)銀行的信用活動進行控制,屬于( )。
A.再貼現政策
B.公開市場業(yè)務
C.直接信用控制
D.間接信用控制
34.下列不是財政政策手段的是( )。
A.國家預算
B.稅收
C.發(fā)行國債
D.利率
35.當政府采取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政策,緊縮銀根,則( )。
A.公司通常受惠于政府調控,盈利上升
B.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盈利預期上升,股價上揚
C.居民收入由于升息而提高,將促使股價上漲
D.企業(yè)的投資和經營會受到影響,盈利下降
36.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的變動過程是( )。
A.繁榮——衰退——蕭條——復蘇
B.復蘇——上升——繁榮——蕭條
C.上升——繁榮——下降——蕭條
D.繁榮——蕭條——衰退——復蘇
37.關于我國的分業(yè)經營、分業(yè)管理,以下描述不正確的是( )。
A.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企業(yè)不得相互間持有股份,參與經營
B.銀行、證券、保險業(yè)的管理機構相對獨立,各司其職。
C.銀行、證券、保險業(yè)務相互獨立。不得相互代理
D.分業(yè)經營不等予業(yè)務上不合作
38.下列屬于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是( )。
A.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B.再貼現政策
C.公開市場業(yè)務
D.直接信用控制
39.我國央行用( )符號代表狹義貨幣供應量。
A.M1
B.M0
C.M2
D.準貨幣
40.下列不屬于宏觀經濟分析的是( )。
A.價格總水平分析
B.銀行貸款總額分析
C.經濟結構分析
D.區(qū)位分析
41.就我國而言,( )會促使部分資金由銀行儲蓄轉變?yōu)楣善蓖顿Y,從而對證券市場產生積極影響。
A.提高利率
B.征收利息稅
C.加征股票收益稅
D.加征股票交易印花稅
42.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的不斷加強,利率特別是( )已經成為中央銀行一項行之有效的貨幣政策工具。
A.基準利率
B.回購協議利率
C.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利率
D.債務票面利率
43.( )降低時,部分投資者將把儲蓄轉化為股票投資,促使股價上升。
A.股利支付率
B.股票獲利率
C.利率
D.利息支付倍數
44.高通脹下的GDP增長,將促使證券價格( )。
A.快速上漲
B.呈慢牛態(tài)勢
C.平穩(wěn)波動
D.下跌
45.影響股票市場需求的政策因素不包括( )。
A.市場準人
B.銀證合作的前景
C.產業(yè)調整
D.利率變動狀況
A.著眼于近期的宏觀經濟總量平衡
B.著重處理積累和消費、人們近期生活水平改善和國家長遠經濟發(fā)展的關系
C.著重于公共消費和私人消費、收入差距等問題
D.著重于失業(yè)和通貨膨脹的問題
25.下列關于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對證券市場影響的論述錯誤的是 ( )。
A.一國的經濟越開放,證券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越高,證券市場受匯率的影響越大
B.一般而言。匯率下降,本幣升值,本國產品競爭力強,出口型企業(yè)將增加收益,因而企業(yè)的股票和債券價格將上漲
C.匯率上升,本幣貶值,將導致資本流出本國,資本的流失將使得本國證券市場需求減少,從而市場價格下跌
D.從趨勢上看,由于中國經濟的持續(xù)高速發(fā)展,人民幣漸進升值的過程仍將持續(xù),升值預期將對股市的長期走勢構成強力支撐
26.像我國這樣的新興股票市場,其股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決定。
A.股票的供求關系
B.股票的內在價值
C.資本收益率
D.市盈率
27.下列對機構投資者的論述不正確的是( )。
A.從廣義的角度來看,一切參加證券市場投資的法人機構都可以視為機構投資者
B.機構投資者包括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社?;?,也包括參與證券投資的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還包括一些投資公司和企業(yè)法人
C.機構投資者具有資金與人才實力雄厚、投資理念成熟、抗風險能力強等特征
D.參與證券市場投資、資金在100萬元以上的法人機構才是機構投資者
28.關于投資者和投機者的說法,下列錯誤的是( )。
A.投資者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公司的分紅,而投機者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短期資本差價
B.投資者投資主要集中在市場上比較熱點的行業(yè)和板塊,投機者投資的領域相當廣泛
C.投資者的行為風險小、收益相對小,投機者的行為往往追求高風險、高收益
D.投資者主要進行的是長期行為,如不發(fā)生基本面的變化,不會輕易賣出證券
29.收入政策的總量目標著眼于近期的( )。
A.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
B.經濟與社會協調發(fā)展
C.宏觀經濟總量平衡
D.國民收入公平分配
30.( )標志著股權分置改革正式啟動。
A.2001年6月12日,國務院頒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B.2004年1月31日,國務院發(fā)布《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wěn)定發(fā)展的若干意見》
C.2005年4月29日,中國證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
D.2005年9月4日,中國證監(jiān)會頒布《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
31.在宏觀經濟分析中,總量分析法是( )。
A.動態(tài)分析
B.靜態(tài)分析
C.主要是動態(tài)分析,也包括靜態(tài)分析
D.主要是靜態(tài)分析,也包括動態(tài)分析
32.在計算GDP時,區(qū)分國內生產和國外生產一般以“常住居民”為標準。“常住居民”指的是( )。
A.居住在本國的公民
B.居住在本國的公民和外國居民
C.居住在本國的公民和暫居外國的本國公民 .
D.居住在本國的公民、暫居外國的本國公民和長期居住在本國但未加入本國國籍的居民
33.中央銀行通過規(guī)定利率限額與信用配額對商業(yè)銀行的信用活動進行控制,屬于( )。
A.再貼現政策
B.公開市場業(yè)務
C.直接信用控制
D.間接信用控制
34.下列不是財政政策手段的是( )。
A.國家預算
B.稅收
C.發(fā)行國債
D.利率
35.當政府采取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政策,緊縮銀根,則( )。
A.公司通常受惠于政府調控,盈利上升
B.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盈利預期上升,股價上揚
C.居民收入由于升息而提高,將促使股價上漲
D.企業(yè)的投資和經營會受到影響,盈利下降
36.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的變動過程是( )。
A.繁榮——衰退——蕭條——復蘇
B.復蘇——上升——繁榮——蕭條
C.上升——繁榮——下降——蕭條
D.繁榮——蕭條——衰退——復蘇
37.關于我國的分業(yè)經營、分業(yè)管理,以下描述不正確的是( )。
A.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企業(yè)不得相互間持有股份,參與經營
B.銀行、證券、保險業(yè)的管理機構相對獨立,各司其職。
C.銀行、證券、保險業(yè)務相互獨立。不得相互代理
D.分業(yè)經營不等予業(yè)務上不合作
38.下列屬于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是( )。
A.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B.再貼現政策
C.公開市場業(yè)務
D.直接信用控制
39.我國央行用( )符號代表狹義貨幣供應量。
A.M1
B.M0
C.M2
D.準貨幣
40.下列不屬于宏觀經濟分析的是( )。
A.價格總水平分析
B.銀行貸款總額分析
C.經濟結構分析
D.區(qū)位分析
41.就我國而言,( )會促使部分資金由銀行儲蓄轉變?yōu)楣善蓖顿Y,從而對證券市場產生積極影響。
A.提高利率
B.征收利息稅
C.加征股票收益稅
D.加征股票交易印花稅
42.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的不斷加強,利率特別是( )已經成為中央銀行一項行之有效的貨幣政策工具。
A.基準利率
B.回購協議利率
C.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利率
D.債務票面利率
43.( )降低時,部分投資者將把儲蓄轉化為股票投資,促使股價上升。
A.股利支付率
B.股票獲利率
C.利率
D.利息支付倍數
44.高通脹下的GDP增長,將促使證券價格( )。
A.快速上漲
B.呈慢牛態(tài)勢
C.平穩(wěn)波動
D.下跌
45.影響股票市場需求的政策因素不包括( )。
A.市場準人
B.銀證合作的前景
C.產業(yè)調整
D.利率變動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