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父母省路費15年未回老家供兒子上大學

字號:

“我珍惜身邊每一個機會,哪怕別人認為是一棵稻草,我會把它當做一棵樹去把握?!?BR>    ——楊小強
    本報訊 早上6點半起床,打著火把走1個多小時的山路去上小學;懂事后用做家務(wù)和看書來排遣孤獨;高中住校他每個月的生活費是30元……4歲就成為留守兒童的楊小強,以超乎同齡人的堅強從山溝里走進四川大學,成為家族五代人中的第一個大學生。他的父親楊遠林稱,這一切得益于“吃苦教育法”。
    入學一年拿了獎學金
    “爸爸媽媽,我們離別很多年了,你們?yōu)榱俗屛易x書出去掙錢受苦了……雖然我的內(nèi)心時常很孤獨,但是我很支持你們?!眱鹤有姷囊环飧卸餍抛尳衲?3歲的楊遠林淚流滿面。
    昨天,小強把自己剛剛獲得5000元勵志獎學金的消息告訴了爸爸,此前他還獲得了5000元其他的獎學金。小強說,他通過選拔考試,以班上第一名的成績獲得入讀雙語教學班的資格。第一學年,小強的專業(yè)成績在學院排名第四,還入了黨。今年暑假,他帶領(lǐng)31名大學生到安岳縣參加社會實踐獲得好評,現(xiàn)在是學院權(quán)益維護部部長。
    為省路費父母15年沒回老家
    老家在四川資陽市安岳縣的一個小鄉(xiāng)村的老楊,經(jīng)濟條件很不好。1993年,老楊的大兒子中專畢業(yè)參加了工作。在二兒子小強4歲的時候,他便與妻子到貴陽打工,做服務(wù)員、下苦力、在廚房幫工……夫妻倆走遍了貴陽、新疆和沿海城市,最后來到重慶江北區(qū)打工,一晃就是15年。
    由于夫妻倆一個月只有1000多的收入,為了省下車票錢,過去的15年里,他們從沒回過家。去年,19歲的兒子以文科630分的成績考入四川大學國際經(jīng)濟與外貿(mào)專業(yè)后,老楊夫婦才因小強的爺爺奶奶生病回到老家。
    小學時每天打火把走7里山路
    “孩子過得很苦?!闭f到兒子,老楊的眼圈紅了。他說,小強念書的小學離家有7里山路。7歲大的孩子每天6點就起床,打著火把走1個多小時的山路去上學。初中時到學校有公交車了,但為了節(jié)約錢,他還是走路。高中時,離家太遠必須住校,小強總是吃的飯菜,每個月的生活費才30元。
    小強從小就很獨立、堅強、懂事。老楊離家的時候?qū)λf,“不管家里多窮,只要你自己能讀書,借多少錢我都供你?!边@句話一直鼓勵著小強。從小學開始,小強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家里墻壁上貼了26張獎狀。
    在小強上高一那年,小強的媽媽由于腰部骨質(zhì)增生做手術(shù),家里借了5000元,爺爺奶奶的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知道村子里有很多和小強年齡相仿的孩子都輟學打工,老楊還安慰兒子,“能讀就好好讀,爸爸支持你!”爸爸的話讓小強吃了定心丸。他在學習上更加努力,為了排遣內(nèi)心的孤獨,他就幫助爺爺做家務(wù),經(jīng)??磿揭估?1點才休息。
    父親:吃苦有益但我自責
    兒子:想用獎學金做投資
    “讓孩子吃苦是為了他好,只有經(jīng)歷了艱辛他才會去奮斗?!崩蠗钫f,但讓孩子吃這么多苦他還是很自責。
    “曾經(jīng)的困苦現(xiàn)在看來不算什么?!毙娦Φ?,生在這樣一個家庭他一點不覺得有什么抱怨。如果給他第二次選擇的機會他依然愿意走同樣的路?,F(xiàn)在他一年的生活費已經(jīng)不用父母操心,小強還準備拿出一點獎學金的錢來做投資,把學到的理論知識用在實際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