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輔導之申論寫作的文風要求

字號:

文風是作者的個人立場、觀點、寫作態(tài)度和思想作風的反映。申論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文體,其寫作必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這些就表現(xiàn)在申論的文風方面。
    1、樸實無華
    申論屬于公務文體,寫作以敘述、說明和議論為主,介紹情況,闡明道理,忠于實情。用語總是遵循常規(guī)和語法規(guī)范,不標新立異,不生造新詞,它的詞語搭配、表達方式、修辭方法都是常規(guī)化的。寫作過程中,一般不用描寫和抒情,不對事物做生動的描繪,不肆意的渲染刻畫。申論寫作的這種文風特點,有利于把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和平易通俗的論述結合起來,使讀者容易理解和接受,并能從中得到啟發(fā)和教益。
    2、情理交融
    文章是讓人讀的,一篇文章寫出來,既要讓人看的懂,又要讓人愿意看,要達到這種效果,除了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外,還取決與作者對他論述的事物的態(tài)度,是否或褒或貶,或愛或憎,旗幟鮮明,做到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動人。但是做到這一點需要有實實在在的真知灼見才行,因此,申論文章既要有對事物的科學分析,又要有作者的真實感受,從這個意義上說,申論寫作應當體現(xiàn)作者的一種態(tài)度、一種精神,一種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從而讓一篇情理交融的文章發(fā)揮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在幫助讀者明辨是非的同時,又能啟迪和感染他們。
    3、言簡意賅
    用最精煉的語言闡明道理,是寫作的境界,這需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淵博的知識積累,高潮的語言技巧。申論作文的作者只有對所要議論的問題有準確深刻的理解,弄清楚問題的實質,才能用最少的語言講出最清楚的道理。相反,如果稀里糊涂,分不清矛盾的主次,抓不住問題的要害,道理就很難講清楚。另外,要做到言簡意賅,還必須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說實話,講道理,尊重事實。
    4、篇幅適中
    在申論考試中,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有些本來可以寫得短小精悍的卻寫得拖沓冗長,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貪大求全的思想在作怪,似乎文章長一點才能顯示自己的水平,才能表明內(nèi)容的重要。二是對讀者的情況不了解,認為讀者什么都應該知道,什么都想告訴讀者,這樣的文章自然就會顯得啰嗦。三是應試者對自己所議論的問題一知半解,分不清主次,抓不住實質,不知所云。
    申論作文是有字數(shù)要求的,應試者務必在其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做文章,能用一個詞表達的就不用第二個詞,應當在思想第一的前提下,力求短小精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