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jié)
追究外國人犯罪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原則
對于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對于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第十八節(jié)
1、國際司法協(xié)助的含義及其內(nèi)容
含義:國與國之間,根據(jù)締結、參加的國際條款和互惠原則,相互請求和相互幫助完成與刑事訴訟有關的某種事項的互助合作行為
內(nèi)容:
①送達刑事訴訟文書
②代為調查、取證
③移交書證、物證、贓款、贓物等
第六章 管轄
第一節(jié)
1、刑事訴訟管轄指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受理刑事案件方面和人民法院組織系統(tǒng)內(nèi)部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方面的分工或全縣范圍的劃分
第二節(jié)
1、立案管轄
公檢法機關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分工
2、劃分立案管轄的依據(jù)
①犯罪案件的性質和嚴重、復雜程度
②是否有利于準確、及時查明案情,同犯罪作斗爭
③是否同公檢法三機關在刑事訴訟的具體任務和職責相適應
3、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哪些
①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②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③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chǎn)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的刑事案件
4、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①故意傷害罪
②重婚罪
③遺棄罪
④妨礙通信自由罪
⑤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⑥生產(chǎn)、銷售偽劣商品罪
⑦侵犯知識產(chǎn)權罪
⑧對被告人判處3年以下刑法的其他輕微刑事案件
5、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①貪污賄賂罪
A貪污罪
B賄賂罪
C 挪用公款罪
D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罪
②瀆職罪
A濫用職權、玩忽職守
B泄露國家秘密罪
C王發(fā)追訴、包庇、裁判罪
D私放人犯罪
③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
A非法拘禁
B刑訊逼供
C報復陷害
D非法搜查
E監(jiān)管人員毆打、體罰、虐待被監(jiān)管人員罪
④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
A非法剝奪宗教信仰自由罪
B侵犯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罪
C破壞選舉罪
⑤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犯罪案件
6、公安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
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刑事案件的偵察均由公安機關進行
除:應當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軍隊保衛(wèi)部門、監(jiān)獄依法直接受理的案件外,其他刑事案將應當一律由公安機關立案
第三節(jié)
1、審判管轄
審判管轄就是指人民法院組織系統(tǒng)內(nèi)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上的分工
審判管轄包括普通管轄和專門管轄,普通管轄又分為級別管轄和地區(qū)管轄
2、級別管轄含義、特點
上、下級法院之間即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之間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上的權限分工
特點:
①既考慮案件的性質,也考慮刑期和社會的影響
②絕大多數(shù)案件的第一審由基層和中級人民法院審判,主要由基層人民法院審判
③只對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作了比較具體的規(guī)定,而對其他法院的管轄的規(guī)定則比較概括
④結合了原則性和靈活性
3、地區(qū)管轄
同級人民法院之間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上的權限分工
4、專門管轄
專門法院同普通法院之間及專門法院之間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上的權限分工
第七章 回避
第一節(jié)
1、回避的含義及規(guī)定該制度的重要意義
含義:規(guī)定同案件有某種利害關系或其他特殊關系的偵察、檢察和審判等人員不得參與處理本案的一項訴訟制度
意義:
①公正:有效保證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和審判人員秉公執(zhí)法
②權威:維護司法機關威信、增強司法機關對案件的裁判及其他決定的權威性
③民主:體現(xiàn)了訴訟的民主性
2、回避的理由
①是本案的當事人、或當事人近親屬
②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
③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④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⑤接收當事人及其委托人請客送禮的審判、檢查、偵查人員
⑥違反規(guī)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
第八章 辯護與代理
第一節(jié)
1、辯護制度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指控他們的犯罪事實,自己或者委托他人依法進行辯護,證明自己無罪、最輕,或者應當從輕、減輕處罰的制度
2、辯護制度的基本內(nèi)容
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自行辯護的權利
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的幫助
③司法機關特別是人民法院,有義務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獲得辯護
3、辯護人參加訴訟的意義
①有利于人民法院正確處理案件,防止主觀片面
②有利于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有利于各項法律制度的貫徹執(zhí)行
③有利于更好地實現(xiàn)刑事訴訟的教育任務
第二節(jié)
1、辯護人的范圍
①律師
②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親友,也可以接受委托,充當辯護人
2、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行使下列權利
①提供法律咨詢
②代理申訴
③代理控告
④申請取保候審
⑤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⑥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
⑦對偵查機關采取的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要求解除。
3、下列人員不能充當辯護人
①正在執(zhí)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②本案證人、鑒定人
③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活動有牽連的人
④現(xiàn)職的公安人員、檢察人員、審判人員以及任期內(nèi)的人民陪審員
⑤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⑥外國人和無國籍人
⑦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律師以外的人擔任辯護人,要經(jīng)過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審查同意
4、指定辯護的情形
①公訴人出庭公訴,被告人因經(jīng)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可以指定)
②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應當)
③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應當)
5、律師和非律師在訴訟中享受辯護權的區(qū)別
律師
①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訴訟文書和技術性鑒定材料
②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材料
③同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通信
非律師
要進行上述活動,必須經(jīng)人民檢察院、法院許可
追究外國人犯罪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原則
對于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對于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第十八節(jié)
1、國際司法協(xié)助的含義及其內(nèi)容
含義:國與國之間,根據(jù)締結、參加的國際條款和互惠原則,相互請求和相互幫助完成與刑事訴訟有關的某種事項的互助合作行為
內(nèi)容:
①送達刑事訴訟文書
②代為調查、取證
③移交書證、物證、贓款、贓物等
第六章 管轄
第一節(jié)
1、刑事訴訟管轄指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受理刑事案件方面和人民法院組織系統(tǒng)內(nèi)部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方面的分工或全縣范圍的劃分
第二節(jié)
1、立案管轄
公檢法機關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分工
2、劃分立案管轄的依據(jù)
①犯罪案件的性質和嚴重、復雜程度
②是否有利于準確、及時查明案情,同犯罪作斗爭
③是否同公檢法三機關在刑事訴訟的具體任務和職責相適應
3、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哪些
①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②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③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chǎn)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的刑事案件
4、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①故意傷害罪
②重婚罪
③遺棄罪
④妨礙通信自由罪
⑤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⑥生產(chǎn)、銷售偽劣商品罪
⑦侵犯知識產(chǎn)權罪
⑧對被告人判處3年以下刑法的其他輕微刑事案件
5、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①貪污賄賂罪
A貪污罪
B賄賂罪
C 挪用公款罪
D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罪
②瀆職罪
A濫用職權、玩忽職守
B泄露國家秘密罪
C王發(fā)追訴、包庇、裁判罪
D私放人犯罪
③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
A非法拘禁
B刑訊逼供
C報復陷害
D非法搜查
E監(jiān)管人員毆打、體罰、虐待被監(jiān)管人員罪
④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
A非法剝奪宗教信仰自由罪
B侵犯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罪
C破壞選舉罪
⑤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犯罪案件
6、公安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
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刑事案件的偵察均由公安機關進行
除:應當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軍隊保衛(wèi)部門、監(jiān)獄依法直接受理的案件外,其他刑事案將應當一律由公安機關立案
第三節(jié)
1、審判管轄
審判管轄就是指人民法院組織系統(tǒng)內(nèi)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上的分工
審判管轄包括普通管轄和專門管轄,普通管轄又分為級別管轄和地區(qū)管轄
2、級別管轄含義、特點
上、下級法院之間即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之間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上的權限分工
特點:
①既考慮案件的性質,也考慮刑期和社會的影響
②絕大多數(shù)案件的第一審由基層和中級人民法院審判,主要由基層人民法院審判
③只對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作了比較具體的規(guī)定,而對其他法院的管轄的規(guī)定則比較概括
④結合了原則性和靈活性
3、地區(qū)管轄
同級人民法院之間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上的權限分工
4、專門管轄
專門法院同普通法院之間及專門法院之間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上的權限分工
第七章 回避
第一節(jié)
1、回避的含義及規(guī)定該制度的重要意義
含義:規(guī)定同案件有某種利害關系或其他特殊關系的偵察、檢察和審判等人員不得參與處理本案的一項訴訟制度
意義:
①公正:有效保證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和審判人員秉公執(zhí)法
②權威:維護司法機關威信、增強司法機關對案件的裁判及其他決定的權威性
③民主:體現(xiàn)了訴訟的民主性
2、回避的理由
①是本案的當事人、或當事人近親屬
②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
③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④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⑤接收當事人及其委托人請客送禮的審判、檢查、偵查人員
⑥違反規(guī)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
第八章 辯護與代理
第一節(jié)
1、辯護制度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指控他們的犯罪事實,自己或者委托他人依法進行辯護,證明自己無罪、最輕,或者應當從輕、減輕處罰的制度
2、辯護制度的基本內(nèi)容
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自行辯護的權利
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的幫助
③司法機關特別是人民法院,有義務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獲得辯護
3、辯護人參加訴訟的意義
①有利于人民法院正確處理案件,防止主觀片面
②有利于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有利于各項法律制度的貫徹執(zhí)行
③有利于更好地實現(xiàn)刑事訴訟的教育任務
第二節(jié)
1、辯護人的范圍
①律師
②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親友,也可以接受委托,充當辯護人
2、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行使下列權利
①提供法律咨詢
②代理申訴
③代理控告
④申請取保候審
⑤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⑥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
⑦對偵查機關采取的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要求解除。
3、下列人員不能充當辯護人
①正在執(zhí)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②本案證人、鑒定人
③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活動有牽連的人
④現(xiàn)職的公安人員、檢察人員、審判人員以及任期內(nèi)的人民陪審員
⑤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⑥外國人和無國籍人
⑦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律師以外的人擔任辯護人,要經(jīng)過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審查同意
4、指定辯護的情形
①公訴人出庭公訴,被告人因經(jīng)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可以指定)
②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應當)
③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應當)
5、律師和非律師在訴訟中享受辯護權的區(qū)別
律師
①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訴訟文書和技術性鑒定材料
②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材料
③同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通信
非律師
要進行上述活動,必須經(jīng)人民檢察院、法院許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