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國際法”要點題101(4)

字號:

32.簡述引渡的規(guī)則。(7分)
    1、請求引渡的主體:罪犯本人所屬國;犯罪行為發(fā)生地國;受害國
    2、引渡的對象:是指被某國指控為犯罪或判刑的人
    3、雙重犯罪原則與罪名特定
    雙重犯罪:又稱相同原則:是指被請求引渡人的行為,必須是請求引渡國和被請求引渡國雙方法律都認定犯罪并可以起訴的行為。
    罪名特定原則:指請求國在將被引渡人引渡回國后,只能以請求引渡時所持罪名進行審判或懲處,不是以不同于引渡罪名的其他罪名進行審判或懲處。
    4、引渡的程序:條約或有關引渡的國內立法
    5、引渡的效果:引渡國即可根據其法律對罪犯進行審判。
    33.簡述國際法律責任的形式。(8分)
    國際不當行為和損害行為一經確定,如果沒有免除責任的條件出現,就產生承擔相應責任的法律后果
    一、限制主權:限制責任國行使主權的一種責任形式
    二、恢復原判:指對被侵害的事物恢復到不當行為對其侵害前存在的狀態(tài)
    三、賠償:在不能恢復原狀下,對不當行為造成的物質和精神損害,可用賠償來代替。
    四、道歉:從事國際不當行為的主體對受害方造成的非物質的損害予以精神上的補償所采取的法律責任形式。
    34.什么是國際法上的承認?法律上的承認的效果是什么?(8分)
    承認是既存國家以一定方式對新國家或政府出現這一事實的確認并表明愿意與之建立正式外交關系的國家行為。
    法律上的承認將產生全面的法律效果
    一、兩國關系正常化,雙方可以建立正式外交關系和領事關系
    二、雙方可締結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條約或協定
    三、承認被承認國的法律法令的效力和司法管轄權和行政管轄權
    四、承認被承認國取得在承認國法院進行訴訟的權利及其本身或國家財產的司法豁免權
    35.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的基本原則。(7分)
    種族人民平等地具有中國國籍原則
    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原則
    在賦予原始國籍上采取血統主義和出生地主義相結合原則
    男女國籍平等原則
    國籍的加入、退出和恢復采取自愿申請和審批相結合的原則
    36.簡答1966年通過的《外層空間條約》規(guī)定的各國在外空活動中所必須遵守的七項原則。(7分)
    37.簡答《東京公約》、《海牙公約》、《蒙特利爾公約》規(guī)定的對“空中劫持”的管轄權。
    東京公約從國籍原則出發(fā),認為飛機的登記國有權對這一行為行使管轄權,特別是當行為發(fā)生在公海上空和在任何不屬于其他國領土的上空飛行的時候。
    海牙公約則采取混合原則:
    蒙特利爾同樣根據普遍性管轄原則,規(guī)定犯罪行為發(fā)生地國,登記地國,降落地國,飛機承租人之營業(yè)地或常住地國和犯罪者發(fā)現地國都有權行使管轄(8分)
    38.簡述國際法院的程序。(8分)
    國際法院的訴訟程序和咨詢程序應依下列步驟進行
    一、起訴:一是以提交請求書起訴,一是以提交特別協定書起訴
    二、書面程序和口頭程序
    三、評議及宣判
    上述程序也適用于咨詢意見的審理。
    還有特別程序
    一、臨時保全措施
    二、初步反對主張
    三、參加
    39.簡述條約適用的時間范圍和空間范圍。
    適用的時間范圍:一般來講,條約生效后,都是自生效之日起開始適用。原則上,條約沒有追溯力,條約不溯既往,條約對當事國在條約生效之日以前發(fā)生的任何行為或事實均不發(fā)生效力
    適用空間范圍:除條約表示不同意思,或另經確定外,條約對每一當事國之拘束力及于其全部領土
    40.簡述外交特權與豁免的根據。
    使館及其人員在接受國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外交特權與豁免是指外交代表機關及其人員在接受國所享有的特殊權利和優(yōu)惠待遇的總稱。
    其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代表說、治外法權說、職務需要說。
    普遍接受的根據有二:一是有效地執(zhí)行職務所必需;
    二是對質外交代表所代表的國家的尊重。
    41.簡述聯合國的主要機關及其組成。
    主要機關:
    聯合國大會
    安全理事會
    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托管理事會
    國際法院
    秘書處
    42.簡述斡旋與調停的異同。
    在爭端當事國未能以談判與協商解決爭端的情況下由第三方進行干預促使當事國進行談判并協助其解決爭端的一種方法
    但斡旋只是第三方促使當事國進行談判,而第三方一般不介入
    調停則第三方直接參與談判。
    43.簡述聯合國的宗旨。(7分)
    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
    發(fā)展各國以人民的平等權利和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系
    促進國際間有關經濟、社會及文化方面的合作
    構成協調各國行動的中心
    44.簡述對宇宙航行員的援救制度。(7分)
    當宇宙航行員發(fā)生意外、遇難或以他國境內或公海緊急降落時,發(fā)現國應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立即把他們送還他們的登記國,并通知聯合國秘書長
    二、在外層空間進行活動時,一國的宇宙航行員應向他國航行員提供援助
    三、各國應把其在外層空間發(fā)現的對宇宙航行員有危險的現象通知其他國家或通知聯合國秘書長
    四、各國在獲悉或發(fā)現空間實體或實體的組成部分返回地球并落在它所管轄的區(qū)域內,落在公?;虿话l(fā)球任何國家管轄的地方,就通知發(fā)射*和聯合國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