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高考

字號:

揭秘新高考
     ——穩(wěn)定為主側重思維力
     09高考已經(jīng)過去,馬上已經(jīng)步2010年的高考了,很多同學還存在一些迷茫點,尤其是準備復讀的學生,因為2010很多地區(qū)實施了課改。但是大家完全可以放心了,通過近年來其他地區(qū)的課改和各地區(qū)早前發(fā)布的一些內容,我們完全可以得出今年新高考變動范圍并不會太大。
    一、新高考穩(wěn)定為主
     雖然北京市早在新高考正式實行的前一年半就對外發(fā)布了“安民告示”——北京市2010年的高考將以“穩(wěn)定”為主,但是在考綱和考試說明沒見官方公布的情況下,師生備考仍嫌缺少針對性。對此,筆者不才,整合手頭資料談點個人想法。
     (一)、 新高考的“不變”項目
     ①考試科目設置不變,仍然是“3+理綜”或“3+文綜”,且分數(shù)不變,考試時間不變。
     ②多數(shù)科目將不會設置過多的選做題,以避免因難度、等無法統(tǒng)一而造成的不公平。
     ③新高考的總體難度將不會超過舊高考。
     (二)、 新高考的“變化”項目
     ①具體學科考查的知識點會有所變化,但都會在考前通過《考試說明》明確公布。
     ②“理綜”中的物理、化學、生物,“文綜”中的歷史、地理、政治各學科的內容比例可能有變化,調整的原則是與新課程標準下各學科的學時、學分比例相適應。
     ③試卷的結構、題型以及整卷難度等雖然力求穩(wěn)定,但在能力要求上仍會有所變化,也會更加注意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三類科目的不同處理
     高考所要考查的科目,即高中階段學習的主要科目可以分為三類,新高考將有不同的體現(xiàn)。此外,從北京市2010年高中新課改高考方案的意見征詢中我們也可以看到,2010年新高考的各科目中90%以上考試內容來自高中新課程的必修課,只有部分知識點可能會涉及選修課程。
     第一類是“工具”類,即全體考生都必考的公共科目——語文、數(shù)學、外語,這三個科目的新舊教材內容編排等變化都比較大,但高考卻都不會有太大變化。
     語文:無論舊高考還是新高考,都不是考教材中的死內容,而是考查理解和運用我們的母語——漢語的能力。
     數(shù)學:新教材很多選學內容是舊教材所沒有的,但北京市明確排除了一些選修模塊的內容。這樣,新高考不過是對文科考生與理科考生的數(shù)學要求有一定調整,其中文科數(shù)學的要求比舊高考要低,而理科數(shù)學則基本與舊高考要求相同,某些方面可能稍有提高。
     外語:高中階段的外語本來就是打基礎階段,對外語的要求完全不能與對母語的要求相同,新舊高考應該變化不大。
     第二類是科學知識,它們都包括在《理綜》這個科目中,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的學科體系都是比較完整的。中學所學習的都是基礎的、成熟的內容,不論教材如何變化,其基本內容是不變的,高考主要考查中學的主干知識和重點內容,新舊高考間的差別不可能太大(生物學科可能增加部分內容)。
     第三類是人文科學,它們包含在《文綜》中,即歷史、地理、政治三個學科,其中地理學科是半文半理的,自然地理部分完全屬于科學,而經(jīng)濟地理部分也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高考考查變化也不會太大;政治學科與現(xiàn)實結合緊密,不會有大的“折騰”;只有歷史學科變化可能大一些,主要的歷史事實是確定的,但看問題的角度、觀點會有所變化。
     (四)、錄取方式在本質上變化不大:綜合評價只是參考
     在高招錄取方式上,無論是本科還是高職,高中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及會考成績僅作為高校錄取的參考因素,隨電子檔案提交給高校,由高校自主決定,這一點與往年錄取并無太大區(qū)別。
    二、新高考的突出要求及其影響
     (一)、新高考對考生能力的突出要求:
     1.有自主學習的能力。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通過自學構建完整的知識能力體系,有過系統(tǒng)的備考訓練。
     2.具備經(jīng)過系統(tǒng)訓練的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情商。以減輕學習考試中的壓力,提高效率,能正常甚至超常發(fā)揮。
     3.有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解釋應對現(xiàn)實中的現(xiàn)象和問題,適應“高中后”的學習和生活。
     (二)、將受到不利影響的三類考生:
     1.不會總結:機械做題,陷入題海,效率低下,事倍功半。
     2.缺少思維起點訓練,不會靈活應運知識點:知道知識點但不會做題;只能做傳統(tǒng)題,不能做創(chuàng)新題;只能做簡單題,不能做復雜題;只能做課本上的題,不能做考卷上的題。
     3.不會聯(lián)系實際:讀死書,不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解釋常見的社會現(xiàn)象。
    三、備考建議:
    1.尊重并聽從本校老師的安排,學好基礎知識,掌握基本能力。
    2.針對自身特點,結合新高考的要求,強化磨練自己的思維能力,建立思維體系。
    3.以堅強的自信和真誠的自謙來直面高考:忘記過去、面對現(xiàn)實、相信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