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知識產權法》歷屆試題分章詳解(4)

字號:

歷屆律考題
    1、(歷屆律考題)
    17、(單選)根據我國法律,在以下哪一種情況下,引用他人作品不構成侵權?
    A.引用目的在于填補引用人作品在某些方面的空白
    B.所引用部分構成引用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實質部分
    C.引用時未注出處,足以使讀者誤以為被引用部分是引用者的見解
    D.引用目的是為了介紹該作品,但引用數量達到了被引用作品的四分之一
    2、(歷屆律考題)
    18、(多選)以下哪些行為可以不經著作人許可且不向其支付報酬?
    A.某劇團為捐助殘疾人福利事業(yè)舉行義演,表演他人已發(fā)表的劇本
    B.某大學為教學需要,將他人編寫的教材復制后發(fā)給學生,收取工本費
    C.某作家將他人的漢字小說翻譯成少數民族文字在國內出版發(fā)行
    D.某公司將公共廣場的雕塑作品攝影后,制作成圖片發(fā)行
    第八章 著作權的保護
    1、(99上,多選,1分)
    2.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的知識產權問題也在不斷出現,目前各國對下列科學技術普遍采 用著作權的形式加以保護的是(   )
    A.計算機軟件 B.復印技術 C.微電子技術
    D.錄制技術 E.廣播衛(wèi)星與廣括電纜技術
    2、(99上,案例,16分) 1993年7月31日,市文教小組邀請黃藝仁等8人參加其主辦的慶?!鞍艘弧苯ㄜ姽?jié)文藝晚會演出,并請市音像出版社將這次晚會的演出作了錄音,并于1993年8月出版了這次文藝晚會的專輯盒式音帶,出版時未征得其許可,也未向其支付報酬。黃藝仁等8人認為市音像出版社未經其許可以營利目的對其表演錄音,侵犯了其著作權。音像出版社則認為自己是應文藝晚會的主辦單位省文教小組的要求進行錄音,不存在侵權問題。試問:
    (1)。音像出版社是否侵犯了黃藝仁等的權利?為什么?
    (2)。如果音像出版社不構成侵權,請說出其理由;若構成侵權,那么侵犯了黃藝仁等人的何種權利?
    (3)。音像出版社與黃藝仁等在出版音帶時應辦理何種手續(xù)?
    3、(2000上,單選,1分)
    7.甲將其作品投遞給乙雜志社。未經甲的許可,乙便委托丙對甲的該作品進行修改,然后乙雜志社將署名為丙、甲的作品發(fā)表在其刊物上。則( )
    A.乙侵犯了甲的著作權,丙未侵權B.乙未侵犯甲的著作權,丙侵了權
    C.乙和丙均侵犯了甲的著作權D.乙和丙均未侵犯甲的著作權
    4、(浙江2002.07,單選,1分)3. 故意刪除或者改變軟件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除依法承擔其他法律責任外,可以并處(  ?。┰韵碌牧P款。
    A. 2萬 B. 5萬 C. 10萬 D. 20萬
    5、(2003.04卷,多選,2分)33.外語教師甲將作家乙的小說《春天的故事》譯編成英文短劇,但未經乙同意。該劇本出版后被乙發(fā)現。甲(   ?。?BR>    A.侵犯了乙的改編權         B.侵犯了乙的翻譯權
    C.侵犯了乙的表演權         D.侵犯乙的播放權
    E.侵犯了乙的攝制權
    6、(2003.04卷,案例,10分)
    41.作家王某寫了一部反映“*十年”的紀實報告文學交某出版社出版,該出版社為該書配發(fā)了若干幅“*”時期的照片作為插圖。在審定該書清樣稿時,王某覺得照片能使作品增色,便未提出異議。圖書發(fā)行后,攝影家張某發(fā)現照片均是自己過去發(fā)表的作品,而王某和出版社在事前未征得他的同意,事后也未支付報酬,書中也沒有將他署名為照片作者,故起訴王某和出版社侵犯了其著作權。出版社承認侵權事實,愿承擔相應責任。但是王某稱自己只是該書文字部分的作者,照片為出版社配發(fā),與自己無關,故否認其侵權責任。
    試問王某的理由是否成立?為什么?
    7、(2003.07浙江卷,單選,1分)13.下列侵犯著作權的責任中,( )屬于財產性責任。
    A.停止侵害 B.消除影響 C.賠禮道歉 D.賠償損失
    8、(2004.04卷,案例,15分)42.某歌曲的詞曲作者甲、乙在瀏覽A網站時,通過搜索引擎看到了自己曾發(fā)表在《新歌》期刊上的歌曲名稱,繼續(xù)點擊后進入到B網站的“新歌天地”欄目同時在B網站上播放出由歌手丙演唱的該歌曲,甲、乙認為丙未經其同意演唱了該歌曲侵犯了其著作權,認為A、B兩網站未經許可播放其創(chuàng)作的歌曲侵犯了其著作權,遂與丙交涉提出著作權侵權警告,與A、B網站交涉,要求關閉該歌曲所在網頁及搜索功能。丙認為其演唱甲、乙已經發(fā)表的歌曲不需要許可,支付報酬是錄音公司的義務,故認為其沒有侵犯甲、乙的著作權;A網站稱其沒有登載和播放此歌曲而僅是通過搜索引擎檢索到該歌曲的目錄,沒有實施復制行為也沒有實施其他使用行為,不存在著作權侵權問題;B網站稱該歌曲是在其所開設的“音樂天地”專欄中由網民自行上載而來,B網站自接到甲、乙的通知后刪除了該歌曲,但發(fā)現隨后又被網民貼上,由于“音樂天地”專欄上每天都有大量歌曲上載,B網站無法隨時進行審查和刪除,也不能為一首歌曲而刪除整個專欄,B網站對該歌曲的著作權保護無能為力,不再采取措施。甲、乙兩人在與丙和A、B網站交涉未果時遂將丙和A、B兩網站告上法庭。
    試分析:
    (1)丙是否構成對甲、乙著作權的侵害?為什么?
    (2)A網站是否構成侵權,為什么?
    (3)B網站是否構成侵權,為什么?
    (4)A、B網站如果構成侵權應承擔什么責任?(不夠成侵權則不用回答)
    (5)如果甲、乙或A、B網站查出在B網站上載其歌曲的網民是丁,丁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
    9、(2004.07卷,單選,1分)
    9.未經甲許可,乙擅自委托丙對甲之作品進行修改,然后由某雜志社以丙、甲之署名方式發(fā)表。在此(  ?。?BR>    A.乙侵犯了甲之著作權,丙未侵權B.乙未侵犯甲的著作權,丙侵權
    C.乙和丙均未侵犯甲的著作權D.乙和丙均侵犯了甲的著作權
    10、(2004.07卷,多選,2分)
    31.甲、乙兩人合謀盜印暢銷小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在某地擺攤銷售。丙購得一本該盜版書后,借給丁、戊看。侵犯小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著作權的人有(     )。
    A.甲B.乙C.丙D.丁E.戊
    歷屆律考題
    侵犯著作權的法律責任,重點是民事責任
    1、(歷屆律考題)
    22、根據著作權法規(guī)定,下列各行為中,哪些不僅應承擔民事責任還可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行政處罰?
    A.未經論文作者許可,發(fā)表其論文的
    B.未經演唱者許可,對其表演制作錄音帶出版的
    C.未經鋼琴演奏者許可,從現場直播其獨奏音樂會的
    D.未經教學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fā)行其制作的錄像的
    2、(歷屆律考題)綜合性題目
    (不定項選擇)學者甲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甲于臨終前將其回憶錄手槁贈送給好友乙。該手稿扉頁上題有“吾將不久于人世,謹以此絕筆贈吾至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樣。乙依遺囑秘藏之。1991年乙病故,其繼承人丙獲得該手稿。1994年丙將該手稿借于學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時參考。丙在出借時聲明“根據作者遺愿,手稿不得公諸于世”,丁應允。1996年,丁在征得甲的繼承人戊同意后,將手稿以“內部資料”的形式刊印400冊,在一定范圍內散發(fā)。
    請根據以上事例回答26-29各題中所列的問題。
    (1)、對有關當事人權利的認定,下列意見中何者為正確?
    A.甲雖已去世,但其著作仍受法律保護
    B.丙享有手稿的所有權,但不享有手稿的著作權
    C.丁享有手稿著作權中的作品使用權
    D.戊作為甲的繼承人,有權決定將手稿發(fā)表
    (2)對有關當事人義務的認定,下列意見中何者為正確?
    A.丙在行使權利時,應當尊重甲的著作權
    B.丁在使用手稿時,應當尊重甲的著作權
    C.丁在使用手稿時,應當尊重丙的所有權
    D.丁在使用手稿時,應當尊重戊的發(fā)表權
    (3)、對有關當事行為的認定,下列意見中何者為正確?
    A.甲在手稿扉頁上的表示,是行使著作權的行為
    B.丙將手稿出借與丁,侵犯了甲的著作權
    C.丁刊印手稿得到了戊的同意,屬合法行為
    D.丁以“內部資料”形式刊印手稿,不屬于發(fā)表行為
    (4)對有關當事人責任的認定,下列意見中何者為正確?
    A.丁侵犯了手稿原件所有人乙的發(fā)表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B.丁侵犯了手稿作者甲的發(fā)表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C.丙侵犯了手稿作者甲的著作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D.丁不構成侵權,不承擔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