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婚姻的成立
第一節(jié)結婚制度概說
結婚的成立,亦稱結婚,是指男女雙方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和程序,確立夫妻關系的法律行為。結婚行為的主體是男女兩性;結婚行為是法律行為;結婚行為的后果是確立夫妻關系。
結婚是一種法律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結婚條件,包括結婚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凡欠缺結婚要求的男女結合,都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
婚姻成立的實質要件是指婚姻當事人以及雙方之間的關系,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結婚條件,包括結婚必須具備的條件和結婚禁止的條件。
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是指婚姻成立的方式或程序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對于婚姻成立的方式,有事實婚和形式婚兩種。所謂事實婚:是指當事人雙方只要具有共同生活的意愿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事實,婚姻即為成立,法律承認其婚姻的效力。所謂形式婚,是指結婚必須履行一定的程序,符合一定的形式。形式婚又可分為宗教婚和法律婚。中國古代的聘娶婚也屬于形式婚的類別。在我國,法定的結婚程序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條件。1994年2月1日以后,未辦結婚登記的事實婚姻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
婚姻成立的歷史沿革:掠奪婚、有償婚、無償婚。
中國古代的聘娶婚:始創(chuàng)于西周。
婚約的概念:男女雙方以結婚為目的而作的事先約定。
婚約必須由將來結婚的當事人雙方親自訂立且意思表示真實?;榧s當事人雙方不得有法定的婚姻障礙。婚約不是結婚的必經程序?;榧s為非要式行為。
婚約期間,當事人雙方由于資金的共用、財物的合并以及共同投資等產生的共同財產,因不具有夫妻身份關系,不應視為共同所有,各自財產的所有權歸各人所有,具有獨立性。
婚約期間,當事人基于結婚的目的,一方或雙方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對方而產生的單方贈與或雙方贈與,與一般的以價值轉移為目的贈與不同,完全是為了促使婚約的履行、保證結婚目的的實現。對于這種附條件的贈與,在目的不能實現時,贈與不發(fā)生法律效力,財產的所有權仍屬于贈與方所有。需指出的是,須返還的贈與物,應以價值較大且尚有價值存在為前提,已消耗掉的財物,不得請求返還。
結婚的條件:
結婚的必備條件:必須具有結婚的合意;必須達到法定的結婚年齡;必須符合一夫一妻制。
結婚的禁止條件:禁止結婚的血親;禁止結婚的疾??;
第四節(jié):結婚的程序
目前結婚的程序大體上有三種主要形式:儀式制、登記制、登記與儀式結合制。
我國結婚實行登記制,即結婚必須履行的程序是結婚登記?!痘橐龇ā芬?guī)定,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結婚登記是我國婚姻成立的法定程序,是合法婚姻成立的惟一形式要件。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在城市是街道辦事處或市轄區(qū)、不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在農村是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人民政府。
結婚登記程序:申請、審查和登記三個環(huán)節(jié)。申請時,應當持下列證件和證明:戶口證明、居民身份證、所在單位、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
第五節(jié):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
無效婚姻,即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是指男女兩性的結合因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的結婚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違法結合。可撤銷婚姻,是指已成立的婚姻關系,因欠缺婚姻合意,受脅迫的一方當事人可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的違法結合。
無效婚姻制度起源于古代法,羅馬親屬法中對此有規(guī)定。
無效婚姻的種類:《婚姻法》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1、重婚的;2、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有;3、婚前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齡的。
關于未辦理結婚登記的“事實婚姻”:我國處理事實婚姻問題經歷了三個不同發(fā)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建國初期至1989年11月21日。在此期間,司法實踐是有條件地承認事實婚姻。
第二階段:1989年11月21日至1994年2月1日。司法實踐仍然有條件地承認事實婚姻,但條件比過去更嚴格。
第三階段:1994年2月1日民政部門頒布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后,凡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均按非法同居關系處理。
婚姻撤銷的原因和程序:
《婚姻法》規(guī)定: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構成脅迫必須具有下列要件:須有脅迫的故意;須有脅迫行為;脅迫須具有違法性;須被脅迫人因恐懼心理而為的意思表示與脅迫行為間具有因果關系。
婚姻撤銷的原因僅限于脅迫。婚姻法也未將欺詐作為婚姻撤銷的原因。
婚姻撤銷的程序: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意思表示,須向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或人民法院作出,而非向相對人作出。
可撤銷婚姻在依法撤銷之前,現存的婚姻關系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婚姻法》規(guī)定,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
無效和被撤銷婚姻對當事人在財產關系方面的法律后果:
對無效或被撤銷婚姻的當事人,不適用《婚姻法》有關夫妻財產制的規(guī)定。
無效或被撤銷婚姻的當事人,相互之間沒有法定的撫養(yǎng)義務。
無效或被撤銷婚姻的當事人不能以配偶的身份互為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
第一節(jié)結婚制度概說
結婚的成立,亦稱結婚,是指男女雙方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和程序,確立夫妻關系的法律行為。結婚行為的主體是男女兩性;結婚行為是法律行為;結婚行為的后果是確立夫妻關系。
結婚是一種法律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結婚條件,包括結婚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凡欠缺結婚要求的男女結合,都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
婚姻成立的實質要件是指婚姻當事人以及雙方之間的關系,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結婚條件,包括結婚必須具備的條件和結婚禁止的條件。
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是指婚姻成立的方式或程序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對于婚姻成立的方式,有事實婚和形式婚兩種。所謂事實婚:是指當事人雙方只要具有共同生活的意愿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事實,婚姻即為成立,法律承認其婚姻的效力。所謂形式婚,是指結婚必須履行一定的程序,符合一定的形式。形式婚又可分為宗教婚和法律婚。中國古代的聘娶婚也屬于形式婚的類別。在我國,法定的結婚程序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條件。1994年2月1日以后,未辦結婚登記的事實婚姻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
婚姻成立的歷史沿革:掠奪婚、有償婚、無償婚。
中國古代的聘娶婚:始創(chuàng)于西周。
婚約的概念:男女雙方以結婚為目的而作的事先約定。
婚約必須由將來結婚的當事人雙方親自訂立且意思表示真實?;榧s當事人雙方不得有法定的婚姻障礙。婚約不是結婚的必經程序?;榧s為非要式行為。
婚約期間,當事人雙方由于資金的共用、財物的合并以及共同投資等產生的共同財產,因不具有夫妻身份關系,不應視為共同所有,各自財產的所有權歸各人所有,具有獨立性。
婚約期間,當事人基于結婚的目的,一方或雙方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對方而產生的單方贈與或雙方贈與,與一般的以價值轉移為目的贈與不同,完全是為了促使婚約的履行、保證結婚目的的實現。對于這種附條件的贈與,在目的不能實現時,贈與不發(fā)生法律效力,財產的所有權仍屬于贈與方所有。需指出的是,須返還的贈與物,應以價值較大且尚有價值存在為前提,已消耗掉的財物,不得請求返還。
結婚的條件:
結婚的必備條件:必須具有結婚的合意;必須達到法定的結婚年齡;必須符合一夫一妻制。
結婚的禁止條件:禁止結婚的血親;禁止結婚的疾??;
第四節(jié):結婚的程序
目前結婚的程序大體上有三種主要形式:儀式制、登記制、登記與儀式結合制。
我國結婚實行登記制,即結婚必須履行的程序是結婚登記?!痘橐龇ā芬?guī)定,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結婚登記是我國婚姻成立的法定程序,是合法婚姻成立的惟一形式要件。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在城市是街道辦事處或市轄區(qū)、不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在農村是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人民政府。
結婚登記程序:申請、審查和登記三個環(huán)節(jié)。申請時,應當持下列證件和證明:戶口證明、居民身份證、所在單位、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
第五節(jié):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
無效婚姻,即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是指男女兩性的結合因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的結婚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違法結合。可撤銷婚姻,是指已成立的婚姻關系,因欠缺婚姻合意,受脅迫的一方當事人可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的違法結合。
無效婚姻制度起源于古代法,羅馬親屬法中對此有規(guī)定。
無效婚姻的種類:《婚姻法》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1、重婚的;2、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有;3、婚前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齡的。
關于未辦理結婚登記的“事實婚姻”:我國處理事實婚姻問題經歷了三個不同發(fā)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建國初期至1989年11月21日。在此期間,司法實踐是有條件地承認事實婚姻。
第二階段:1989年11月21日至1994年2月1日。司法實踐仍然有條件地承認事實婚姻,但條件比過去更嚴格。
第三階段:1994年2月1日民政部門頒布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后,凡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均按非法同居關系處理。
婚姻撤銷的原因和程序:
《婚姻法》規(guī)定: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構成脅迫必須具有下列要件:須有脅迫的故意;須有脅迫行為;脅迫須具有違法性;須被脅迫人因恐懼心理而為的意思表示與脅迫行為間具有因果關系。
婚姻撤銷的原因僅限于脅迫。婚姻法也未將欺詐作為婚姻撤銷的原因。
婚姻撤銷的程序: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意思表示,須向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或人民法院作出,而非向相對人作出。
可撤銷婚姻在依法撤銷之前,現存的婚姻關系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婚姻法》規(guī)定,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
無效和被撤銷婚姻對當事人在財產關系方面的法律后果:
對無效或被撤銷婚姻的當事人,不適用《婚姻法》有關夫妻財產制的規(guī)定。
無效或被撤銷婚姻的當事人,相互之間沒有法定的撫養(yǎng)義務。
無效或被撤銷婚姻的當事人不能以配偶的身份互為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