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英國法的主要特點:①判例法是法律的主要淵源;②遵循先例原則和判例匯編具有重要意義;③法官和法學家對法律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④受羅馬法的影響不同于大陸法。英國憲法的特點:①英國憲法是不成文憲法;②英國憲法淵源的多樣性和分散性;③英國憲法是柔性憲法。
62 令狀:是英國于12世紀開始形成的一種定型的訴訟程式,又稱開審令狀。它是***官以國王的名義根據(jù)當事人的申請發(fā)出的一種訴訟文書,法官只能根據(jù)令狀所確定方式審判,沒有令狀救沒有權利。
63 英國遵循先例的原則:判例法制度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遵循先例原則,它是判例法的基礎。遵循先例原則的基本含義就是包含在以前判決中的法律原則對以后同類案件有約束力,具體地說就是:①高級法院的判決對下級法院處理同類案件有約束力;②同一法院的判決對其以后的同類案件具有約束力。
64 英國法與美國法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英美兩國作為英美法系的兩大代表國家,其法律制度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聯(lián)系:美國法是在英國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美國法采用了英國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的傳統(tǒng)形式,繼承了英國法的概念和許多法律原則。美國法同英國法一樣,沒有公法、私法以及民法等概念,民法的內容分散到各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英國法是美國法的歷史淵源,美國的許多基本制度都來源于英國。區(qū)別:美國獨立以后,由于美國與英國存在的多方面的差異,導致美國在法律的許多方面不同于英國,美國創(chuàng)建了許多具有美國特色的法律。美國的成文法在數(shù)量以及作用上,都超過了英國法。與英國議會至上的憲法原則不同,美國實行三權分立制度,司法權處于優(yōu)越地位。在普通法遵循先例原則的適用上,英國人相對比較嚴格,而美國人則比較隨意。美國法律還具有濃厚的種族主義色彩。
65 美國法與英國法的關系:美國法是在英國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所以它們在許多方面都是相同或相似的,主要表現(xiàn)在:①美國法采用了英國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的傳統(tǒng)形式,還繼承了英國法的概念和許多法律原則。美國也象英國一樣沒有公法、、私法以及民法這類法律概念,民法的內容在美國法中也像英國法一樣分為財產法、契約法等獨立的法律部門。②美國法律與英國法律之間存在著淵源關系。英國法是美國法的歷史淵源,美國法的許多基本制度都來源于英國法。英國的判例法和制定法,凡是符合美國國情的,都被作為美國法的淵源。雖然現(xiàn)在美國法院引用英國判例的情況越來越少,但有時仍然從比較的角度引用英國的判例作為參考。特別是在美國的法學院中,英國的判例仍然作為“授課傳統(tǒng)”的一個組成部分。
66 獨立宣言:是1776年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發(fā)表的資產階級憲法性文件,宣告了天賦***、人民主權原則,宣告美國脫離英國,成立獨立的共和國。它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政治綱領,確立了美國基本的憲法原則,馬克思稱之為“第一個***宣言”。
67邦聯(lián)條例:《獨立宣言》發(fā)表以后,各州紛紛宣布獨立,為使各州進一步聯(lián)合起來,正式結成同盟,大陸會議經過長期爭論,制定了一個憲法性文件《邦聯(lián)條例》,共13條。
68 1787年美國憲法的特點:①憲法規(guī)定美國是一個實行聯(lián)邦制的總統(tǒng)制的共和國;②國家權利的分配采取“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則;③憲法關于公民的基本權利是以后追加的;④對憲法的增修采取憲法修正案的方式。
69 美國法的基本特點:①美國具有聯(lián)邦和州兩套法律體系;②美國的成文法比較發(fā)達;③美國司法權處于優(yōu)越地位,法院享有違憲審查權;④遵循先例原則在美國有很大的伸縮性;⑤美國法律具有濃厚的種族主義色彩。
70 違憲審查權:是指美國聯(lián)邦高法院有權通過司法審判解釋憲法,審查國會和行政機關所采取的措施是否違憲,如果認為違憲則可拒絕執(zhí)行,使其喪失效力。謝爾曼法:是美國聯(lián)邦的第一個反壟斷法,頒布于1890年,也是世界近代意義上的第一個反壟斷法,旨在限制壟斷的過度發(fā)展,保護自由貿易和自由競爭,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調節(jié)。
71 美國聯(lián)邦高法院司法審查權的歷史價值:①它加強了司法部門的權力,使本來權力弱的司法部門可以和立法、行政部門鼎足而立,并成為牽制他們的有效手段,切實保證了三權分立憲法原則的實現(xiàn);②通過高法院司法審查權的行使,不少國會通過的法律被宣告無效,從而充分維護了憲法的權威,保證了憲法至上這一法制原則的實現(xiàn);③聯(lián)邦高法院還利用司法審查權,通過判例解釋憲法、發(fā)展憲法。
72 黑人法典:是美國南北戰(zhàn)爭后南部各州制定的一種法律,以讓黑人學習手藝和訓練他們過自由生活為借口,繼續(xù)維持對18歲以下的黑人的占有權。實際上是拖延廢除奴隸制的憲法修正案的執(zhí)行,是美國法律種族壓迫、歧視的明顯表現(xiàn)。
美國權利法案:是1789年美國聯(lián)邦第一屆國會通過的憲法頭10條修正案,其中列舉了公民的各種權利和自由,因而被稱為權利法案。
73 英美法系的歷史形成:通常以1066年諾曼人征服英國作為英國法的開端。通過亨利二世司法改革,首先形成了王國統(tǒng)一適用的來自習慣的普通法,奠定拉英國法的基礎。隨著英國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為了彌補普通法的不足和缺陷,衡平法應運而生。它與普通法一起構成的判例法成為英國法的基礎和核心,同時以國王以及議會的制定法為補充,英國法律體系就此定型,隨著英國殖民主義擴張和殖民地的擴大,英國法也被帶到這些地區(qū),作為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手段,強行推行和適用。這些殖民地獨立后,仍然在不同程度上保持著英國法的傳統(tǒng)和影響,繼續(xù)采用英國法的某些原則和制度,作為這些國家法律制度的基礎。由于美國是英國的前殖民地,獨立后仍然保持著英國法的傳統(tǒng),同時它又是較早獨立的一個經濟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因此具有不同于英國法的某些特點,因此稱為英美法系。
74 美國聯(lián)邦與州的憲法關系及其變遷:美國實行聯(lián)邦主義原則,憲法在確定聯(lián)邦與各州的關系中,肯定了聯(lián)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原則,同時也確定了聯(lián)邦與州分權的原則。憲法對聯(lián)邦權力的規(guī)定采取了列舉的方式,而對各州權力的規(guī)定則采取了概括的方式。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聯(lián)邦制形式也不斷變化,總的趨勢是聯(lián)邦權力不斷擴大,州的權力不斷縮小。
75 羅馬日耳曼法系法律制度的特征:①系統(tǒng)地、直接地接受羅馬法的影響;②一般不存在判例法,成文法是它的法律的形式,重視法典的編纂,由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構成完整的成文法體系;③要求法官遵從法律明文辦理案件,法官在法庭審判中卻起著主導作用。
《***宣言》:是1789年法國*時期頒布的,比較全面的提出了資產階級革命綱領和法制原則,是法國革命后法律制度的綱領性文件,對法國革命和法律制度的發(fā)展起了積極作用,并具有深遠的國際影響。
法國行政法的特點:①行政訴訟不由普通法院審判,而由行政法院審判;②法國行政法的重要原則來自行政法院的判例;③法國行政法構成獨立的法律體系。
76 法國1804年民法典的淵源有:①羅馬法,特別是《法學階梯》;②君主專制時代的國王赦令;③習慣法;④革命時期的許多立法和法制原理,巴黎高等法院的判例;⑤自然法學和啟蒙思想家的理論。
1804年法國民法典的特點:①貫徹了資本主義民法原則;②注意維護小私有者的利益;③沒有關于法人制度的規(guī)定,雇傭關系的規(guī)定極為簡單;④保留了親權和夫權;⑤結構嚴謹明確流暢。意義:該民法典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第一部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鞏固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和資本主義早期社會的經濟基礎,對其他許多國家的民法具有深遠的影響。
1804年法國民法典的基本原則:①私人財產所有無限制原則;②契約自由原則;③過失責任原則;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1804年法國民法典對于世界民法的價值:1804年法國民法典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第一部民法典,用法律形式鞏固了法國資產階級的成果和資本主義早期社會的經濟基礎,對其他許多國家的民法具有深遠的影響。19世紀許多國家掀起了編纂法典的熱潮,法國民法典使人們目睹了這一法律在統(tǒng)一法國法律和促進法國進步方面的事實,于是都來學習和研究,爭相模仿。這部法典的影響遍及歐、亞、美洲許多國家,在世界范圍內樹立了民法典編纂的模式,并由此開始大陸法系的創(chuàng)建。
77 法國1791年刑法典草案:是法國1791年制憲會議提出的一個刑法草案,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刑法原則,取消了維護封建特權的犯罪種類,處刑比過去寬,死刑的適用范圍減少,廢除了沒收財產刑。該法雖未正式施行,但卻是一部開創(chuàng)性的法典。
巴黎習慣匯編:是16世紀完成的一部官方習慣法匯編,減少了習慣法的分散性,法庭在引用時也不再需要證明,在法國習慣法發(fā)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以后吸收習慣法的主要依據(jù)。
1810年法國刑法典:是法國拿破侖時期制定的法國六法之一,是第一部具有純粹形式的資產階級體系的刑法典,奠定了資產階級的刑法體系,是19世紀自由資本主義時代的刑法典型。
1810年法國刑法典的特點:①貫徹了《***宣言》中宣布的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罪刑法定、法不溯及既往等刑法原則;②刑法典的中心任務在于維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tǒng)治和經濟利益;③鞏固和維護了宗教信仰自由;④規(guī)定了流氓罪和乞丐罪;⑤刑罰殘酷。
78 授權法:是1933年德國納粹時期制定的《消除人民和國家痛苦法》,它是法西斯專政的根本法,規(guī)定把制定法律的權利授予現(xiàn)政府,使*集行政、立法和外交大權于一身,成為*者。
79 德國卡特爾法的歷史變遷:德國早在魏瑪共和國時期就已經對卡特爾協(xié)定采取某種限制的辦法。法西斯統(tǒng)治期間,不僅取消了對卡特爾協(xié)定的限制,而且還進一步加強了卡特爾組織的壟斷權利。二戰(zhàn)以后,聯(lián)邦德國運用國家權力來維持競爭秩序,限制壟斷的發(fā)展。
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是統(tǒng)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后制定的,規(guī)定國家的結構形式是聯(lián)邦,皇帝和首相是整個國家制度的重心,議會權力非常有限。憲法的制定鞏固了德國的統(tǒng)一,促進了德國經濟的發(fā)展。
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關于皇帝權利的規(guī)定:皇帝和首相是整個國家制度的中軸,權力極大,和封建專制相差無幾。憲法規(guī)定皇帝是國家元首,擁有立法、行政、外交大權,是帝國海陸軍大元帥?;实廴蚊紫?,首相僅對皇帝負責。
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特點:①憲法規(guī)定的帝國的結構形式雖是聯(lián)邦,但中央權力極大,各邦地位很不平等,普魯士在其中據(jù)有特殊地位;②規(guī)定皇帝、首相是整個國家制度的中軸,權力極大,和封建專制相差無幾;③議會是粉飾門面的機構;④建立軍事警察制度。
80 1900年德國民法典的特點:①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在貫徹資本主義民法基本原則方面已有若干變化;②規(guī)定了法人制度,關于人員雇傭條文在法典中具有一定地位;③規(guī)定有較多的“共同”條款以適應發(fā)展的需要;④保存了較多封建殘余;⑤法典以講求精密、科學、嚴謹著稱,但失之艱澀難懂。
在1900年德國民法典起草過程中的爭論:在1900年德國民法典的起草過程中,首先是自然法學派和歷史法學派的爭論,自然法學派認為,制定統(tǒng)一的羅馬法條件已經成熟,只有統(tǒng)一法律才能實現(xiàn)民族的統(tǒng)一;歷史法學派認為德國當時不具備制定統(tǒng)一民法典的條件,反對制定統(tǒng)一的民法典。接著就法典是偏重德國固有的法律傳統(tǒng)還是羅馬法的問題,日耳曼法學派和羅馬法學派之間也產生了爭論。法學家的意見分歧延緩了法典的制定,同時也使德國民法典具有較高的科學水平和理論基礎。
62 令狀:是英國于12世紀開始形成的一種定型的訴訟程式,又稱開審令狀。它是***官以國王的名義根據(jù)當事人的申請發(fā)出的一種訴訟文書,法官只能根據(jù)令狀所確定方式審判,沒有令狀救沒有權利。
63 英國遵循先例的原則:判例法制度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遵循先例原則,它是判例法的基礎。遵循先例原則的基本含義就是包含在以前判決中的法律原則對以后同類案件有約束力,具體地說就是:①高級法院的判決對下級法院處理同類案件有約束力;②同一法院的判決對其以后的同類案件具有約束力。
64 英國法與美國法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英美兩國作為英美法系的兩大代表國家,其法律制度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聯(lián)系:美國法是在英國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美國法采用了英國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的傳統(tǒng)形式,繼承了英國法的概念和許多法律原則。美國法同英國法一樣,沒有公法、私法以及民法等概念,民法的內容分散到各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英國法是美國法的歷史淵源,美國的許多基本制度都來源于英國。區(qū)別:美國獨立以后,由于美國與英國存在的多方面的差異,導致美國在法律的許多方面不同于英國,美國創(chuàng)建了許多具有美國特色的法律。美國的成文法在數(shù)量以及作用上,都超過了英國法。與英國議會至上的憲法原則不同,美國實行三權分立制度,司法權處于優(yōu)越地位。在普通法遵循先例原則的適用上,英國人相對比較嚴格,而美國人則比較隨意。美國法律還具有濃厚的種族主義色彩。
65 美國法與英國法的關系:美國法是在英國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所以它們在許多方面都是相同或相似的,主要表現(xiàn)在:①美國法采用了英國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的傳統(tǒng)形式,還繼承了英國法的概念和許多法律原則。美國也象英國一樣沒有公法、、私法以及民法這類法律概念,民法的內容在美國法中也像英國法一樣分為財產法、契約法等獨立的法律部門。②美國法律與英國法律之間存在著淵源關系。英國法是美國法的歷史淵源,美國法的許多基本制度都來源于英國法。英國的判例法和制定法,凡是符合美國國情的,都被作為美國法的淵源。雖然現(xiàn)在美國法院引用英國判例的情況越來越少,但有時仍然從比較的角度引用英國的判例作為參考。特別是在美國的法學院中,英國的判例仍然作為“授課傳統(tǒng)”的一個組成部分。
66 獨立宣言:是1776年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發(fā)表的資產階級憲法性文件,宣告了天賦***、人民主權原則,宣告美國脫離英國,成立獨立的共和國。它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政治綱領,確立了美國基本的憲法原則,馬克思稱之為“第一個***宣言”。
67邦聯(lián)條例:《獨立宣言》發(fā)表以后,各州紛紛宣布獨立,為使各州進一步聯(lián)合起來,正式結成同盟,大陸會議經過長期爭論,制定了一個憲法性文件《邦聯(lián)條例》,共13條。
68 1787年美國憲法的特點:①憲法規(guī)定美國是一個實行聯(lián)邦制的總統(tǒng)制的共和國;②國家權利的分配采取“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則;③憲法關于公民的基本權利是以后追加的;④對憲法的增修采取憲法修正案的方式。
69 美國法的基本特點:①美國具有聯(lián)邦和州兩套法律體系;②美國的成文法比較發(fā)達;③美國司法權處于優(yōu)越地位,法院享有違憲審查權;④遵循先例原則在美國有很大的伸縮性;⑤美國法律具有濃厚的種族主義色彩。
70 違憲審查權:是指美國聯(lián)邦高法院有權通過司法審判解釋憲法,審查國會和行政機關所采取的措施是否違憲,如果認為違憲則可拒絕執(zhí)行,使其喪失效力。謝爾曼法:是美國聯(lián)邦的第一個反壟斷法,頒布于1890年,也是世界近代意義上的第一個反壟斷法,旨在限制壟斷的過度發(fā)展,保護自由貿易和自由競爭,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調節(jié)。
71 美國聯(lián)邦高法院司法審查權的歷史價值:①它加強了司法部門的權力,使本來權力弱的司法部門可以和立法、行政部門鼎足而立,并成為牽制他們的有效手段,切實保證了三權分立憲法原則的實現(xiàn);②通過高法院司法審查權的行使,不少國會通過的法律被宣告無效,從而充分維護了憲法的權威,保證了憲法至上這一法制原則的實現(xiàn);③聯(lián)邦高法院還利用司法審查權,通過判例解釋憲法、發(fā)展憲法。
72 黑人法典:是美國南北戰(zhàn)爭后南部各州制定的一種法律,以讓黑人學習手藝和訓練他們過自由生活為借口,繼續(xù)維持對18歲以下的黑人的占有權。實際上是拖延廢除奴隸制的憲法修正案的執(zhí)行,是美國法律種族壓迫、歧視的明顯表現(xiàn)。
美國權利法案:是1789年美國聯(lián)邦第一屆國會通過的憲法頭10條修正案,其中列舉了公民的各種權利和自由,因而被稱為權利法案。
73 英美法系的歷史形成:通常以1066年諾曼人征服英國作為英國法的開端。通過亨利二世司法改革,首先形成了王國統(tǒng)一適用的來自習慣的普通法,奠定拉英國法的基礎。隨著英國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為了彌補普通法的不足和缺陷,衡平法應運而生。它與普通法一起構成的判例法成為英國法的基礎和核心,同時以國王以及議會的制定法為補充,英國法律體系就此定型,隨著英國殖民主義擴張和殖民地的擴大,英國法也被帶到這些地區(qū),作為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手段,強行推行和適用。這些殖民地獨立后,仍然在不同程度上保持著英國法的傳統(tǒng)和影響,繼續(xù)采用英國法的某些原則和制度,作為這些國家法律制度的基礎。由于美國是英國的前殖民地,獨立后仍然保持著英國法的傳統(tǒng),同時它又是較早獨立的一個經濟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因此具有不同于英國法的某些特點,因此稱為英美法系。
74 美國聯(lián)邦與州的憲法關系及其變遷:美國實行聯(lián)邦主義原則,憲法在確定聯(lián)邦與各州的關系中,肯定了聯(lián)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原則,同時也確定了聯(lián)邦與州分權的原則。憲法對聯(lián)邦權力的規(guī)定采取了列舉的方式,而對各州權力的規(guī)定則采取了概括的方式。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聯(lián)邦制形式也不斷變化,總的趨勢是聯(lián)邦權力不斷擴大,州的權力不斷縮小。
75 羅馬日耳曼法系法律制度的特征:①系統(tǒng)地、直接地接受羅馬法的影響;②一般不存在判例法,成文法是它的法律的形式,重視法典的編纂,由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構成完整的成文法體系;③要求法官遵從法律明文辦理案件,法官在法庭審判中卻起著主導作用。
《***宣言》:是1789年法國*時期頒布的,比較全面的提出了資產階級革命綱領和法制原則,是法國革命后法律制度的綱領性文件,對法國革命和法律制度的發(fā)展起了積極作用,并具有深遠的國際影響。
法國行政法的特點:①行政訴訟不由普通法院審判,而由行政法院審判;②法國行政法的重要原則來自行政法院的判例;③法國行政法構成獨立的法律體系。
76 法國1804年民法典的淵源有:①羅馬法,特別是《法學階梯》;②君主專制時代的國王赦令;③習慣法;④革命時期的許多立法和法制原理,巴黎高等法院的判例;⑤自然法學和啟蒙思想家的理論。
1804年法國民法典的特點:①貫徹了資本主義民法原則;②注意維護小私有者的利益;③沒有關于法人制度的規(guī)定,雇傭關系的規(guī)定極為簡單;④保留了親權和夫權;⑤結構嚴謹明確流暢。意義:該民法典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第一部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鞏固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和資本主義早期社會的經濟基礎,對其他許多國家的民法具有深遠的影響。
1804年法國民法典的基本原則:①私人財產所有無限制原則;②契約自由原則;③過失責任原則;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1804年法國民法典對于世界民法的價值:1804年法國民法典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第一部民法典,用法律形式鞏固了法國資產階級的成果和資本主義早期社會的經濟基礎,對其他許多國家的民法具有深遠的影響。19世紀許多國家掀起了編纂法典的熱潮,法國民法典使人們目睹了這一法律在統(tǒng)一法國法律和促進法國進步方面的事實,于是都來學習和研究,爭相模仿。這部法典的影響遍及歐、亞、美洲許多國家,在世界范圍內樹立了民法典編纂的模式,并由此開始大陸法系的創(chuàng)建。
77 法國1791年刑法典草案:是法國1791年制憲會議提出的一個刑法草案,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刑法原則,取消了維護封建特權的犯罪種類,處刑比過去寬,死刑的適用范圍減少,廢除了沒收財產刑。該法雖未正式施行,但卻是一部開創(chuàng)性的法典。
巴黎習慣匯編:是16世紀完成的一部官方習慣法匯編,減少了習慣法的分散性,法庭在引用時也不再需要證明,在法國習慣法發(fā)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以后吸收習慣法的主要依據(jù)。
1810年法國刑法典:是法國拿破侖時期制定的法國六法之一,是第一部具有純粹形式的資產階級體系的刑法典,奠定了資產階級的刑法體系,是19世紀自由資本主義時代的刑法典型。
1810年法國刑法典的特點:①貫徹了《***宣言》中宣布的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罪刑法定、法不溯及既往等刑法原則;②刑法典的中心任務在于維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tǒng)治和經濟利益;③鞏固和維護了宗教信仰自由;④規(guī)定了流氓罪和乞丐罪;⑤刑罰殘酷。
78 授權法:是1933年德國納粹時期制定的《消除人民和國家痛苦法》,它是法西斯專政的根本法,規(guī)定把制定法律的權利授予現(xiàn)政府,使*集行政、立法和外交大權于一身,成為*者。
79 德國卡特爾法的歷史變遷:德國早在魏瑪共和國時期就已經對卡特爾協(xié)定采取某種限制的辦法。法西斯統(tǒng)治期間,不僅取消了對卡特爾協(xié)定的限制,而且還進一步加強了卡特爾組織的壟斷權利。二戰(zhàn)以后,聯(lián)邦德國運用國家權力來維持競爭秩序,限制壟斷的發(fā)展。
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是統(tǒng)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后制定的,規(guī)定國家的結構形式是聯(lián)邦,皇帝和首相是整個國家制度的重心,議會權力非常有限。憲法的制定鞏固了德國的統(tǒng)一,促進了德國經濟的發(fā)展。
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關于皇帝權利的規(guī)定:皇帝和首相是整個國家制度的中軸,權力極大,和封建專制相差無幾。憲法規(guī)定皇帝是國家元首,擁有立法、行政、外交大權,是帝國海陸軍大元帥?;实廴蚊紫?,首相僅對皇帝負責。
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特點:①憲法規(guī)定的帝國的結構形式雖是聯(lián)邦,但中央權力極大,各邦地位很不平等,普魯士在其中據(jù)有特殊地位;②規(guī)定皇帝、首相是整個國家制度的中軸,權力極大,和封建專制相差無幾;③議會是粉飾門面的機構;④建立軍事警察制度。
80 1900年德國民法典的特點:①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在貫徹資本主義民法基本原則方面已有若干變化;②規(guī)定了法人制度,關于人員雇傭條文在法典中具有一定地位;③規(guī)定有較多的“共同”條款以適應發(fā)展的需要;④保存了較多封建殘余;⑤法典以講求精密、科學、嚴謹著稱,但失之艱澀難懂。
在1900年德國民法典起草過程中的爭論:在1900年德國民法典的起草過程中,首先是自然法學派和歷史法學派的爭論,自然法學派認為,制定統(tǒng)一的羅馬法條件已經成熟,只有統(tǒng)一法律才能實現(xiàn)民族的統(tǒng)一;歷史法學派認為德國當時不具備制定統(tǒng)一民法典的條件,反對制定統(tǒng)一的民法典。接著就法典是偏重德國固有的法律傳統(tǒng)還是羅馬法的問題,日耳曼法學派和羅馬法學派之間也產生了爭論。法學家的意見分歧延緩了法典的制定,同時也使德國民法典具有較高的科學水平和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