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知識產(chǎn)權法》復習資料第二十二章

字號:

第二十二章:商標權的保護(選、簡、案)※
    一、概述:
    保護商標權是健全商標法制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意義)
    (一)保護商標權的意義:
    指以法律手段制裁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以保護商標權人對其注冊商標所享有的專有權利。
    1、制止不正當競爭,維護社義競爭秩序。
    2、制裁侵權行為,維護注冊商標所有人的合法權益。
    3、促進我國對外貿(mào)易的發(fā)展。
    (二)保護范圍:
    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準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
    (三)方式:
    1、從對商標注冊申請的審查程序來保護:
    (1)凡申請注冊的商標與他人先申請的或已被核準注冊的商標相抵觸,則駁回申請,不予公告。
    (2)凡異議成立、爭議成立或注冊不當?shù)纳虡?,均不予核準注冊或予以撤銷注冊。
    2、從制裁違法行為的角度來保護:凡是構成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標主管機關和司法機關均應采取一定措施,對侵害人的行為給予制裁,以保護注冊商標所有人的合法權益。
    二、商標侵權行為的概念和種類:
    指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商標侵權行為的類型(表現(xiàn)形式):
    1、未經(jīng)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1)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2)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
    (3)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的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4)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的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
    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
    3、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
    4、未經(jīng)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反向假冒
    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三、商標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
    (一)商標侵權案件的處理機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縣級以上)、法院。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處理商標侵權案件時的職權:
    1、詢問有關當事人,調(diào)查與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有關的情況。
    2、查閱、復制當事人與侵權活動有關的合同、發(fā)票、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
    3、對當事人涉嫌從事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活動的場所實施現(xiàn)場檢查。
    4、檢查與侵權活動有關的物品,對有證據(jù)證明是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物品可以查封或扣押。
    工商部門依法行使這些職權時,當事人應當予以協(xié)助、配合,不得拒絕、阻撓。
    (二)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行政責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1、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2、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
    3、處以罰款。
    (三)侵犯商標專用權的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關于民事責任的一般規(guī)定適用于商標侵權。
    1、賠償數(shù)額:《商》堅持“填平損失”原則。
    2、即發(fā)侵權的制止:
    3、證據(jù)保全。
    (四)侵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刑事責任:
    1、未經(jīng)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構成犯罪的。除賠償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銷售這些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是侵權行為但免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