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會聽到很多同學說自己明明讀懂了文章,但題目卻會做錯。這就是閱讀水平的第二層次,要善于發(fā)現(xiàn)命題設置的陷阱,揭穿Author的真正觀點和命題者的把戲。其實和警察抓小偷一樣,很多命題方法已經是套路了,你如果不清楚的話多吃虧呀。關于這些技巧,王若平的《閱讀手記》講得較為清楚。他本人也反復強調,閱讀就是基本功加技巧。有時我真的很佩服王若平這種專門研究應試的考試蟲,他能把很多考試中的技巧和普遍規(guī)律系統(tǒng)歸納出來讓考生收益,真不簡單!我的英語水平也一直算不上優(yōu)秀,大一時偶然聽過他本人的演講,諳習了一點應試之道,所以大二時盡管連單詞都沒有怎么背,也還是順利地通過了四六級。
很明顯,如果閱讀過關了,那么翻譯就沒有問題了。作文也是一塊肥肉,也許英語高手(指那些四六級都能考上90多分的牛人)不屑我的觀點,但我認為作文就是編好框框,上考場就套模式。那真是下起筆來,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之水……想想我們用母語寫作文都不是件簡單事,坦白地說,要在考場上用外語布局謀篇搞原創(chuàng),絕大多數(shù)人是沒有這個能力的。作文模版的書也很多,網友們對王若平的《萬能作文》也非常推崇。要注意的一點是,死背是第一步,活用才是目的。也不要太多,自己選擇背上幾個彈性較大的模式,平時有空就找題目練習怎么套圈圈。過上一陣,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題目都能套上去了。三段式的武器幾乎所向披靡,雖然有時套上去有點牽強,但是閱卷老師在2分鐘都不足的疲勞狀態(tài)下早已經被你的框框折服了,比起更多的原創(chuàng)垃圾你的作文當然是高分啦。有時真是感嘆世界的奇怪,說招生考試是選拔一部分人,實際上也是淘汰另一部分人。在大家水平相當或者都很差的情況下,看那些人犯的錯誤更離譜,誰的失誤更多,就淘汰哪些人,而剩下的那些人就是人才。如果對考試的認識達到這個程度,相信你應付考試的心態(tài)將會更加健康和樂觀自信。
完型填空據(jù)歷年統(tǒng)計分析,考生在這塊的分數(shù)相差少,因為反復練習水平也很難有所長進。英語聽力沒有什么好說的,聽不懂就抓緊時間蒙羅!
后一個月,我把張錦芯的模擬做了四套吧,感覺還不錯,接著就開始考試了。
3、數(shù)學。和英語一樣,數(shù)學也是細水長流的科目。千萬不要把某些權威的寶典當作九陰真經苦練。好的輔導書莫過于歷年真題,經過一縱一橫的復習后應該說數(shù)學就搞定了。所謂一縱就是按章節(jié)和知識點縱向復習,西交大版武忠祥的《歷年真題分類解析》就很不錯,分數(shù)學一二三四,每章節(jié)后都有知識點題型方法歸納。在這個階段的復習中應該照此思路用小本把知識體系濃縮歸納起來,并且在復習中逐漸簡化和完善,以后哪怕過上十天八天自己一翻開小本,也能把高數(shù)、線數(shù)、概率如數(shù)家珍,甚至可以閉上眼睛放電影。在橫向復習時,對待歷年的一張張試卷就像對待真正的考驗一樣,訓練自己的臨場策略,不斷地發(fā)現(xiàn)和減少失誤,遇到難題易題都能從容對待。其實不管題難到什么程度,你把自己會做的做到手,肯定能過線。2001屆數(shù)學有點難,但是40多分就過線了,想想吧才40多分呀,如果場上亂了陣腳,把該吃的分丟了,那么很可能死磽磽了!
在平時的復習中,越是典型和熟悉的題目越要練習,看著會是一回事,而拿筆算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逐漸要讓速度和準確率得到有力保障。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設立80分的目標是個很實際和輕松的選擇,平時不要老盯著新題怪題,很傷身體和情緒的。連米盧也提倡快樂足球呢,我們也應該提倡快樂考研!
陳文燈的《指南》我在8月份看教材時看了高數(shù)部分的一些重點章節(jié),以后就一直只是作為教材的參考書而已。書包里經常就是三本數(shù)學書,一本《歷年真題匯編》,一本武忠祥的《分類解析》,還有一本歸納的小本。在后沖刺階段中我做過一點李正元的模擬題,選擇和填空我還比較重視,大題好多不會做我也根本沒放在心上,而是直接看他的解答怎么回事。我知道,這種模擬和標準化命題比起來不足掛齒!結果在考場上見到試卷時果然是親切多了。
我的建議,數(shù)學復習歸納成一句話就是反復琢磨歷年真題!
4、政治。三輪輔導班下來,你腦子里的重點難點和知識體系就比較明晰了,后考前開始背誦一些大題也會覺得不太枯燥。對大多數(shù)考生而言,政治得個70多分是不難的,每年單純因為政治單科不過導致考研失敗的考生是非常少的。我的政治輔導班三輪都是緊跟任汝芬,感覺這個團隊的水平還不錯,緊張的授課形象生動還不失幽默。陸衛(wèi)銘說過的革命的道路筆直又筆直,革命的隊伍純粹又純粹,從肉體上把地址鏟除,從精神上把富農消滅等等,至今仍然印象很深。一月份買了一本薄薄的《黑博士押題背誦版》,由于有了幾輪的復習,所以背誦也是幾天的事情。
有機會體驗考研的確是幸福的,不論后的結果如何,其過程已經是你生活中一筆不小的財富。生命有如白駒之過隙,何況短短的四年大學生活。人生不過數(shù)十載,大學四年的寶貴時光則是人生的鉆石時代,它給予每個人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母親是偉大的,而母校的愛同樣是偉大的,母親給了我們生命,而母校給了我們一種精神,一種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四年的大學即便是不算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高,光是那些發(fā)生在我的思想領域的變化,已經讓我們受益終生了。盡管大學時光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那樣的短暫,也有各種各樣的失落與迷惘,可是我們都堅實地走了過來,因此這一段旅程是我們人生中的寶貴財富。今天,大家滿懷豪情地畢業(yè)而結束了本科學習,面臨的環(huán)境會發(fā)生改變,但不變的是信念和追求,就像我們當初踏入校門一樣,所不同的是卻多了一份成熟和自信。我們身上原本的偏激、狹隘和消極,也越來越變得日益中肯、寬廣和積極。
關于考研的話題是無窮無盡的,正是由于有了這么一群積極向上的人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充滿了更多的激情和感動!
很明顯,如果閱讀過關了,那么翻譯就沒有問題了。作文也是一塊肥肉,也許英語高手(指那些四六級都能考上90多分的牛人)不屑我的觀點,但我認為作文就是編好框框,上考場就套模式。那真是下起筆來,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之水……想想我們用母語寫作文都不是件簡單事,坦白地說,要在考場上用外語布局謀篇搞原創(chuàng),絕大多數(shù)人是沒有這個能力的。作文模版的書也很多,網友們對王若平的《萬能作文》也非常推崇。要注意的一點是,死背是第一步,活用才是目的。也不要太多,自己選擇背上幾個彈性較大的模式,平時有空就找題目練習怎么套圈圈。過上一陣,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題目都能套上去了。三段式的武器幾乎所向披靡,雖然有時套上去有點牽強,但是閱卷老師在2分鐘都不足的疲勞狀態(tài)下早已經被你的框框折服了,比起更多的原創(chuàng)垃圾你的作文當然是高分啦。有時真是感嘆世界的奇怪,說招生考試是選拔一部分人,實際上也是淘汰另一部分人。在大家水平相當或者都很差的情況下,看那些人犯的錯誤更離譜,誰的失誤更多,就淘汰哪些人,而剩下的那些人就是人才。如果對考試的認識達到這個程度,相信你應付考試的心態(tài)將會更加健康和樂觀自信。
完型填空據(jù)歷年統(tǒng)計分析,考生在這塊的分數(shù)相差少,因為反復練習水平也很難有所長進。英語聽力沒有什么好說的,聽不懂就抓緊時間蒙羅!
后一個月,我把張錦芯的模擬做了四套吧,感覺還不錯,接著就開始考試了。
3、數(shù)學。和英語一樣,數(shù)學也是細水長流的科目。千萬不要把某些權威的寶典當作九陰真經苦練。好的輔導書莫過于歷年真題,經過一縱一橫的復習后應該說數(shù)學就搞定了。所謂一縱就是按章節(jié)和知識點縱向復習,西交大版武忠祥的《歷年真題分類解析》就很不錯,分數(shù)學一二三四,每章節(jié)后都有知識點題型方法歸納。在這個階段的復習中應該照此思路用小本把知識體系濃縮歸納起來,并且在復習中逐漸簡化和完善,以后哪怕過上十天八天自己一翻開小本,也能把高數(shù)、線數(shù)、概率如數(shù)家珍,甚至可以閉上眼睛放電影。在橫向復習時,對待歷年的一張張試卷就像對待真正的考驗一樣,訓練自己的臨場策略,不斷地發(fā)現(xiàn)和減少失誤,遇到難題易題都能從容對待。其實不管題難到什么程度,你把自己會做的做到手,肯定能過線。2001屆數(shù)學有點難,但是40多分就過線了,想想吧才40多分呀,如果場上亂了陣腳,把該吃的分丟了,那么很可能死磽磽了!
在平時的復習中,越是典型和熟悉的題目越要練習,看著會是一回事,而拿筆算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逐漸要讓速度和準確率得到有力保障。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設立80分的目標是個很實際和輕松的選擇,平時不要老盯著新題怪題,很傷身體和情緒的。連米盧也提倡快樂足球呢,我們也應該提倡快樂考研!
陳文燈的《指南》我在8月份看教材時看了高數(shù)部分的一些重點章節(jié),以后就一直只是作為教材的參考書而已。書包里經常就是三本數(shù)學書,一本《歷年真題匯編》,一本武忠祥的《分類解析》,還有一本歸納的小本。在后沖刺階段中我做過一點李正元的模擬題,選擇和填空我還比較重視,大題好多不會做我也根本沒放在心上,而是直接看他的解答怎么回事。我知道,這種模擬和標準化命題比起來不足掛齒!結果在考場上見到試卷時果然是親切多了。
我的建議,數(shù)學復習歸納成一句話就是反復琢磨歷年真題!
4、政治。三輪輔導班下來,你腦子里的重點難點和知識體系就比較明晰了,后考前開始背誦一些大題也會覺得不太枯燥。對大多數(shù)考生而言,政治得個70多分是不難的,每年單純因為政治單科不過導致考研失敗的考生是非常少的。我的政治輔導班三輪都是緊跟任汝芬,感覺這個團隊的水平還不錯,緊張的授課形象生動還不失幽默。陸衛(wèi)銘說過的革命的道路筆直又筆直,革命的隊伍純粹又純粹,從肉體上把地址鏟除,從精神上把富農消滅等等,至今仍然印象很深。一月份買了一本薄薄的《黑博士押題背誦版》,由于有了幾輪的復習,所以背誦也是幾天的事情。
有機會體驗考研的確是幸福的,不論后的結果如何,其過程已經是你生活中一筆不小的財富。生命有如白駒之過隙,何況短短的四年大學生活。人生不過數(shù)十載,大學四年的寶貴時光則是人生的鉆石時代,它給予每個人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母親是偉大的,而母校的愛同樣是偉大的,母親給了我們生命,而母校給了我們一種精神,一種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四年的大學即便是不算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高,光是那些發(fā)生在我的思想領域的變化,已經讓我們受益終生了。盡管大學時光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那樣的短暫,也有各種各樣的失落與迷惘,可是我們都堅實地走了過來,因此這一段旅程是我們人生中的寶貴財富。今天,大家滿懷豪情地畢業(yè)而結束了本科學習,面臨的環(huán)境會發(fā)生改變,但不變的是信念和追求,就像我們當初踏入校門一樣,所不同的是卻多了一份成熟和自信。我們身上原本的偏激、狹隘和消極,也越來越變得日益中肯、寬廣和積極。
關于考研的話題是無窮無盡的,正是由于有了這么一群積極向上的人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充滿了更多的激情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