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考完試后我就想把自已的一些體會和03年備考的同仁分享,但因為綜合卷大意失荊州所以心情不太好,一直沒有動筆。前兩天在網(wǎng)上欲轉(zhuǎn)讓自已的復習資料,有的朋友對此不屑一顧,所以我這里倒想說上兩句,因為實在不完全是想掙錢的緣故,你買我賣完全是兩廂情愿就好比結(jié)婚一樣,況且把我認為好的東西想和大家分享原本無可厚非。
準備考MPA是02年3月的事,當時所在地的人事局和組織部搞了一個人才培養(yǎng)計劃,因著學費可以完全報銷所以就參加了。小地方的人有點惰性是難免的,所以在3月份報名后,我的一些同學遲遲沒有準備,直到人事局組織大家去參加培訓班。而我這時比較積極,先和老公去大一點的城市買了考研的英語(朱泰祺)、數(shù)學四及政治,選擇這些實在是因為01年的復習資料很難搞到,所以先買下公共課的考研教材,是為下策中的上上策。有一點可以為03年的考生慶幸,因為02年的資料很全可搞到的渠道也很多。而我當時因為不明白政治是面試,所以還買了任汝芬的政治,完全沒用上。但對今后考公務(wù)員很有用啊,所以不算浪費。
有了這些書,就著手開始復習,英語每天看幾個詞,數(shù)學則拿了大學的課本來做,我是學理工出身,數(shù)學一直是我的愛,所以做數(shù)學題簡直是一種享受,一個月的時間基本撿回。而英語則很難堅持,因為原先基礎(chǔ)不錯,只是單詞量不夠,而聯(lián)考的英語語法簡直是考白癡,所以關(guān)鍵還在單詞量,比如這次的閱讀理解,有篇關(guān)于“學生起訴”的文章生詞很多,所以我有些同學沒看明白,就是吃虧在這上面了。我看到有人用商務(wù)通每天輸入三十個單詞,空下來便看一會兒,這是好主意,別指望每天早晚擠出2個小時背單詞會有效,還不如這樣零碎的時間有用。
在我復習了近一個月后,偶然在網(wǎng)上看到有人轉(zhuǎn)讓去年的教材和北大沖刺班的光盤,打電話過去,以370元成交。三天后收到指南和幾本高分突破(不全)及若干光盤,從此我的復習進入新天地!我立馬開始看光盤,可以說對邏輯學、管理學的掌握由此開起,特別是邏輯學,楊武金講得實在不錯,在這之前我不明白原來邏輯學也可以有解題思路!自此做題勢如破竹。之后的復習過程中,我沒有再多花時間搞邏輯,只是考前做了點題。然后就是做數(shù)學的高分突破,時間大約一月左右,這樣就到了5月底了。所以當我6月初奉命參加同濟的輔導班時,數(shù)學和邏輯已然可以進入臨考狀態(tài)。事實證明,對于很多考生來說,數(shù)學是可怕的一門課,妙在又只占30分,不做題就一點都沒戲,做題又太花時間。所以考生們,如果要參加明年的考試,不妨現(xiàn)在就開始從極限這一章開始啊——從輔導班上是不可能有大提高的,尤其是數(shù)學英語語文這三門課,重在平時,要說押題也就是行政和管理吧。
在本地的輔導班遙遙無望的時候,我通過在北大的朋友了解到北大已于四月下旬開設(shè)輔導班,所以就一半用點關(guān)系一半出了點錢搞了它的資料來。下面我就每門課發(fā)表一些見解:
首先說說高數(shù),姚孟臣老師作為考研命題專家我認為名副其實(當然我這么認同他可能也因為我喜歡這門課),他的授課思路清晰,但從基礎(chǔ)班、強化班、沖刺班這么上過來,我認為基礎(chǔ)好的同學完全不必要,而且他的隨機變量和數(shù)字特征講得太細,不實用。要說好的地方,就是我認為基礎(chǔ)班和強化班的足矣,2001年的串講班濃縮。前面講過,高數(shù)這東西,如果你基礎(chǔ)差,那么就別指望能靠自已速成,但如果到明年6月或7月份上輔導班靠老師惡補那是做夢,所以現(xiàn)在起在家跟著光盤學一點再做點題,是上選,而且好處在于可以克服你自已看書看不進的惰性。
然后再說說英語。要知道高數(shù)和英語是考研的兩個分水嶺,當然高數(shù)對MPA考生已不算是了,因為不是獨立科目,但英語是,尤其從04年起聽力正式算入總分,所以英語能不能上40分,或者考個60分不拖后腿,很重要。前面說過了,單詞太重要了,有的題不會做并不卡在語法上,而是四個選項有三個單詞不識??!英語這門課完全是考基礎(chǔ),但你如果基礎(chǔ)不怎么樣也不用怕,但從現(xiàn)在起就要花功夫了。其實我自已對這門課也沒有什么發(fā)言權(quán),因為直到考試,單詞大綱也只背到C類,而且越到后面大綱越新,完全是吃老本。但你如果不想考分低于40分,或是想考個60分不拉后腿的話,那么每天看三十個單詞并不算勤奮。單詞不一定要背,但看到后能說出幾種不同的意思,就不錯,畢竟客觀題多啊!單詞是命門,切記切記!02年的聯(lián)考指南語法部分編得實在不怎么樣,簡直毫無章法,我是看穆兄賣給給我的01年的那本指南上的語法,感覺不錯,如果各位學子搞不到,也沒必要去翻厚厚的專講語法的書,我個人認為機工版的MBA的英語書編得不錯,可以一看,01年的MPA英語指南基本照抄它的。閱讀和翻譯就沒什么好說的,完全在單詞的掌握上,看明白了就不會做錯??!至于說到作文,我個人認為不可紙上談兵,只要堅持每周寫上一篇就不錯了,切記每次只用一種結(jié)構(gòu),老師也許會給你很多漂亮的結(jié)構(gòu),以及許多詞匯,但不要挑花眼,記一至兩種以便在同一篇文章中可以互換即可。我本人則是在考前兩個月前,把每份模擬試卷的作文先翻譯一遍,再默寫一遍,就得心應(yīng)手了。反正我不寫沒有參考答案的文章,因為我們那個輔導班的英語老師奇懶無比,三個多月的輔導中,沒見他板書過一個英文字母,當然也不會給我改作文。學位辦的那本指南上沒押上一個題倒是真的,所以大家別指望可以靠那本指南就能拿40分。寫到這兒,我想費點筆墨來寫北大輔導班的韓金鵬老師,年輕敬業(yè),而且單詞量極大,再模糊的詞也能一二三四講得清清楚楚,我對北大的欽佩由他而生。他主講01年的串講班時,語法就講得很全,我雖然有他02年的全部授課光盤,但終受益的還是01年的那些,因為很濃縮。其實我主要是沒時間看那些光盤,但我不介意在今后的日子里把他的授課一看再看(順便說一下,這些東西我不打算轉(zhuǎn)讓)
準備考MPA是02年3月的事,當時所在地的人事局和組織部搞了一個人才培養(yǎng)計劃,因著學費可以完全報銷所以就參加了。小地方的人有點惰性是難免的,所以在3月份報名后,我的一些同學遲遲沒有準備,直到人事局組織大家去參加培訓班。而我這時比較積極,先和老公去大一點的城市買了考研的英語(朱泰祺)、數(shù)學四及政治,選擇這些實在是因為01年的復習資料很難搞到,所以先買下公共課的考研教材,是為下策中的上上策。有一點可以為03年的考生慶幸,因為02年的資料很全可搞到的渠道也很多。而我當時因為不明白政治是面試,所以還買了任汝芬的政治,完全沒用上。但對今后考公務(wù)員很有用啊,所以不算浪費。
有了這些書,就著手開始復習,英語每天看幾個詞,數(shù)學則拿了大學的課本來做,我是學理工出身,數(shù)學一直是我的愛,所以做數(shù)學題簡直是一種享受,一個月的時間基本撿回。而英語則很難堅持,因為原先基礎(chǔ)不錯,只是單詞量不夠,而聯(lián)考的英語語法簡直是考白癡,所以關(guān)鍵還在單詞量,比如這次的閱讀理解,有篇關(guān)于“學生起訴”的文章生詞很多,所以我有些同學沒看明白,就是吃虧在這上面了。我看到有人用商務(wù)通每天輸入三十個單詞,空下來便看一會兒,這是好主意,別指望每天早晚擠出2個小時背單詞會有效,還不如這樣零碎的時間有用。
在我復習了近一個月后,偶然在網(wǎng)上看到有人轉(zhuǎn)讓去年的教材和北大沖刺班的光盤,打電話過去,以370元成交。三天后收到指南和幾本高分突破(不全)及若干光盤,從此我的復習進入新天地!我立馬開始看光盤,可以說對邏輯學、管理學的掌握由此開起,特別是邏輯學,楊武金講得實在不錯,在這之前我不明白原來邏輯學也可以有解題思路!自此做題勢如破竹。之后的復習過程中,我沒有再多花時間搞邏輯,只是考前做了點題。然后就是做數(shù)學的高分突破,時間大約一月左右,這樣就到了5月底了。所以當我6月初奉命參加同濟的輔導班時,數(shù)學和邏輯已然可以進入臨考狀態(tài)。事實證明,對于很多考生來說,數(shù)學是可怕的一門課,妙在又只占30分,不做題就一點都沒戲,做題又太花時間。所以考生們,如果要參加明年的考試,不妨現(xiàn)在就開始從極限這一章開始啊——從輔導班上是不可能有大提高的,尤其是數(shù)學英語語文這三門課,重在平時,要說押題也就是行政和管理吧。
在本地的輔導班遙遙無望的時候,我通過在北大的朋友了解到北大已于四月下旬開設(shè)輔導班,所以就一半用點關(guān)系一半出了點錢搞了它的資料來。下面我就每門課發(fā)表一些見解:
首先說說高數(shù),姚孟臣老師作為考研命題專家我認為名副其實(當然我這么認同他可能也因為我喜歡這門課),他的授課思路清晰,但從基礎(chǔ)班、強化班、沖刺班這么上過來,我認為基礎(chǔ)好的同學完全不必要,而且他的隨機變量和數(shù)字特征講得太細,不實用。要說好的地方,就是我認為基礎(chǔ)班和強化班的足矣,2001年的串講班濃縮。前面講過,高數(shù)這東西,如果你基礎(chǔ)差,那么就別指望能靠自已速成,但如果到明年6月或7月份上輔導班靠老師惡補那是做夢,所以現(xiàn)在起在家跟著光盤學一點再做點題,是上選,而且好處在于可以克服你自已看書看不進的惰性。
然后再說說英語。要知道高數(shù)和英語是考研的兩個分水嶺,當然高數(shù)對MPA考生已不算是了,因為不是獨立科目,但英語是,尤其從04年起聽力正式算入總分,所以英語能不能上40分,或者考個60分不拖后腿,很重要。前面說過了,單詞太重要了,有的題不會做并不卡在語法上,而是四個選項有三個單詞不識??!英語這門課完全是考基礎(chǔ),但你如果基礎(chǔ)不怎么樣也不用怕,但從現(xiàn)在起就要花功夫了。其實我自已對這門課也沒有什么發(fā)言權(quán),因為直到考試,單詞大綱也只背到C類,而且越到后面大綱越新,完全是吃老本。但你如果不想考分低于40分,或是想考個60分不拉后腿的話,那么每天看三十個單詞并不算勤奮。單詞不一定要背,但看到后能說出幾種不同的意思,就不錯,畢竟客觀題多啊!單詞是命門,切記切記!02年的聯(lián)考指南語法部分編得實在不怎么樣,簡直毫無章法,我是看穆兄賣給給我的01年的那本指南上的語法,感覺不錯,如果各位學子搞不到,也沒必要去翻厚厚的專講語法的書,我個人認為機工版的MBA的英語書編得不錯,可以一看,01年的MPA英語指南基本照抄它的。閱讀和翻譯就沒什么好說的,完全在單詞的掌握上,看明白了就不會做錯??!至于說到作文,我個人認為不可紙上談兵,只要堅持每周寫上一篇就不錯了,切記每次只用一種結(jié)構(gòu),老師也許會給你很多漂亮的結(jié)構(gòu),以及許多詞匯,但不要挑花眼,記一至兩種以便在同一篇文章中可以互換即可。我本人則是在考前兩個月前,把每份模擬試卷的作文先翻譯一遍,再默寫一遍,就得心應(yīng)手了。反正我不寫沒有參考答案的文章,因為我們那個輔導班的英語老師奇懶無比,三個多月的輔導中,沒見他板書過一個英文字母,當然也不會給我改作文。學位辦的那本指南上沒押上一個題倒是真的,所以大家別指望可以靠那本指南就能拿40分。寫到這兒,我想費點筆墨來寫北大輔導班的韓金鵬老師,年輕敬業(yè),而且單詞量極大,再模糊的詞也能一二三四講得清清楚楚,我對北大的欽佩由他而生。他主講01年的串講班時,語法就講得很全,我雖然有他02年的全部授課光盤,但終受益的還是01年的那些,因為很濃縮。其實我主要是沒時間看那些光盤,但我不介意在今后的日子里把他的授課一看再看(順便說一下,這些東西我不打算轉(zhuǎn)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