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管理考研時間的黃金法則(上)1

字號:

“一切的節(jié)約都是時間的節(jié)約”,馬克思這一經(jīng)典之語,值得我們用一生去體會。就考研而言,有的人只復(fù)習90多天就一舉登龍門進入理想中的院校;有的人一考卻是三四年五六載,可能還是很不滿意的自費,三流學校;更有甚者,人老朱黃,功名無望。
    自然,考研成功的方法不一而足,失敗的原因并非鐵板一塊。但誰也不能否認的一點就是對時間的管理。有些考生一旦確定專業(yè)方向,就心無旁騖,分秒必較地復(fù)習;有些考生拼命復(fù)習,結(jié)果考場未進身先倒;一些考生看到別人都在考,也隨風而動,報了名還在猶豫值不值得,含著雞肋度日;還有人雖然迫于形勢,立志考研,卻陋習難改,拖拖拉拉……諸如此類的現(xiàn)象在考研的千軍萬馬中又是何其多!
    時間的管理,是一門大學問。好好研究一下這門學問,不但有利于考上研究生,而且對于日后事業(yè)的發(fā)展,也影響深遠。
    時間管理的定義杰克?弗納:有效地應(yīng)用時間這種資源以便我們有效地取得個人的重要目標。需要注意的是時間管理本身永遠也不應(yīng)該成為一個目標,它只是一個短期內(nèi)使用的工具。一旦形成習慣,他就會永遠幫助你。
    時間的比喻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只是在有限的范圍里面才有用。它有可能妨礙家庭和社會生活的價值。在家庭中的時間,于配偶相處的時間,與孩子們、為自己、我鍛煉身體所花的時間是不能以金錢來計算的。有些人為了考研抓緊時間,什么都不顧,人際關(guān)系處理得一團糟;每天舍不得運動幾分鐘,結(jié)果抵抗力越來越差。
    時間是一種資源與土地一樣,我們不能買賣火或者保存時間,但與土地一樣,時間不能生產(chǎn)。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有同樣多的時間:一天24小時,每年8760小時。我們應(yīng)該聰明地工作,而不是使勁地工作。
    空閑的大腦是魔鬼的娛樂場其實,有些具創(chuàng)造性和發(fā)光的頓悟產(chǎn)生于無所事事的時候、幻想的時候和白日夢的時候。Y女士一心復(fù)習,一座就是幾個小時不動彈,結(jié)果幾個月下來,造成了頭痛的惡果,只要看半個小時的書頭就痛的不行。
    浪費時間是罪惡的這個比喻暗藏的陷阱是浪費。一定要搞清除,什么是浪費?你判斷的標準是什么?讓思想離開復(fù)習的壓力,從心理上換檔,以及為生命中其它有意義的事情花點時間,都不能簡單地認為是罪惡。
    時間管理的七條致命的禁忌常見的是:迷惑、猶豫不決、精力分散、拖拉、躲避中斷和完美主義。
    1.迷惑:我的目標是什么?
    沒有為以后幾個月和以后幾年作出計劃可能是時間管理中大的錯誤。有一個對話是這樣的:
    “請你告訴我我應(yīng)該往哪里走?”
    “這要看你去哪里?!?BR>    “不管去哪里都行?!?BR>    “那么你隨便走那條道理都行?!?BR>    許多考生在決定考什么專業(yè)上就要花掉幾個月的時間。有人甚至公共課復(fù)習了幾個月,到報考的時候,還不知報什么學校什么專業(yè)。
    2.猶豫不決:我應(yīng)該做什么?
    這是第二個主要錯誤:猶豫不決,不能做需要應(yīng)該作出的決定。這就好像鴕鳥,對不愉快的事情不理睬,躲到沙堆里。
    這個暗藏的敵人意味著我們對某一任務(wù)不是完成,而是要花很多的時間。它使我們的惶惑和恐懼更加嚴重。這是因為拖延決定是容易的,但不作決定是不容易的。它還在哪里等著,即使在完成別的工作時它仍在腦海的某一部分活躍。猶豫不決讓我們無法集中精力、無法放松、無法創(chuàng)造。它還可能成為其他問題的根源,如逃避責任。
    典型案例:一銀行在職人員工作悠閑,待遇較好,但又不甘心這種沒有創(chuàng)造力的生活,想報考,必須辭掉工作,沒考上怎么辦?焦慮著拖了幾年,還是沒敢考;一位大四本校推薦上研,但對學校不滿意,欲考外校又怕考不上。
    3.精力分散:精神和體力的超負荷精力分散是企圖做超出需要的甚至超出可能的過多的精力分散會引出無效的問題解決,無法集中精力,對簡單的工作也缺乏動機。企圖在各方面都做工作就會使身體產(chǎn)生疲勞。
    查爾斯?卡左描述了一種教師和學生中常見的精神分散癥狀。這一癥狀的主要特點有:
    (1)同時想作許多事情;
    (2)不斷為等待做的事情著急;
    (3)隨著壓力的增加不知什么時候可以做什么應(yīng)該做;
    (4)反正做不好因此對當前的工作投入很淺薄。
    這一點在考研復(fù)習過程中表現(xiàn)的特別明顯。
    4.拖延:可以等到明天拖延是時間的賊,是時間管理中的重要的罪惡。拖延的定義是把某一時間(如天)能夠做好的事情拖到明天。有三種典型的拖延:拖延不愉快的事情;拖延困難的事情;拖延需要做很難做決定的事情。
    常用的借口有:“我希望”,這個借口通常是希望不要做某一件工作和希望某種奇跡發(fā)生來做這一工作。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取消某件事的責任:“我就是開不了頭”這是作為實現(xiàn)的預(yù)言的一種,它把自我欺騙變?yōu)楝F(xiàn)實,終導(dǎo)致自我失敗。
    消除習慣些的拖延需要補救的行動。在一定時間要注意那些任務(wù)總是被拖延,然后尋找這些任務(wù)的共同特征。一個簡單的規(guī)則是先做不喜歡的事情。當不愉快的事情做完后,就會對喜歡的工作集中精力。否則,放在一邊的工作一直掛在心頭,使你分心,讓你無法有效地做喜歡的工作。有些人發(fā)現(xiàn)通自己定合同很有幫助。他們在完成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后會獎勵自己多休息一會兒,或者給自己買件衣服或一個唱片以資鼓勵。
    一位考研朋友害怕英語聽力。老是把它放一天的的后也就是到睡覺之前練習;還希望考研前半個月重點復(fù)習,結(jié)果等到進了考場一下傻了。20分得了三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