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2009年考研大綱的發(fā)布,考研培訓市場又進入了白熱化的競爭階段。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表示,2008年共有超過120萬考生參加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業(yè)內人士預計,08年考研培訓市場規(guī)模將超過10個億。
誘人的市場引來各方諸侯的爭奪,其中“免費重讀”成為很多考研培訓機構為爭奪學員而打出的公開,這也再次引發(fā)了一場關于“免費重讀”到底是陷阱還是餡餅的爭論。
爭議一:免費重讀是否意味著培訓機構掩飾培訓質量低下?
對于免費重讀,考生自然是愿意的,認為這是給自己多上了一層保險,一旦今年落考,來年還可以繼續(xù)免費讀。但問題在于,確實有一些培訓機構在這上面做文章,比如每年的課程內容與考研大綱銜接不上,甚至出現培訓機構今年還在,明年“蒸發(fā)”的事情。
曾參加過考研“免費重讀”的學生曉坤說,根據他的經驗,“免費重讀”固然是一個吸引考生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培訓機構要有“”+“”,比如任汝芬老師這樣的更能保障課程質量,而只有學校是“”機構,才能保證“免費重讀”的能夠實現,“”+“”等于給“免費重讀”上了雙保險。但是,培訓機構會把此等“好事”讓給學生么?
從記者掌握的情況看,面授班由于名額有限,較少采用“免費重讀”這一手段。
爭議二:免費重讀是否意味著提前進行了價格預支?
一位在培訓行業(yè)里從事招生工作的人士告訴記者,許多免費重讀班的費用要高出50%,一些課程,如MBA、注冊會計師等免費重讀班的費用甚至高出好幾倍。一些考研培訓機構還推出各種VIP卡、鉆石卡等等,費用高達到2萬元。準備報名參加考研的本科生小劉說,如果高達2萬元的考研培訓班再設置“免費重讀”,費用會達到多少他都不敢想象,也根本不會去考慮參加這樣的培訓班。
在這方面,網絡教育機構再顯示出了優(yōu)勢。仍以新東方在線為例,該機構推出的考研單科全程(政治和英語)課程設置了“免費重讀”服務,但價格僅在1000元左右,比各分項課程的單價之和還要優(yōu)惠,而選讀分項課程,比如基礎班或強化班是沒有“免費重讀”服務的。所以只要認真選擇培訓機構,考生并不一定會“價格預支”。
爭議三:免費重讀是否降低了考生學習緊迫感?
由于免費重讀課程為來年重新復習提供了方便,所以有的考生認為選擇這樣的課程會降低學習的緊迫感。而一旦學員真的沒有通過,很多機構也并不擔心。一位從事考研培訓的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連續(xù)考研兩年的考生也有,但數量不多,且遭遇過第一年的失敗后,一些繼續(xù)考研的同學很可能會更換培訓機構,“免費重讀”就基本失去了意義。
張老師說,我們推出“免費重讀”的課程,是希望考生能夠放開包袱全心去復習,爭取通過,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
因此,雖然很多考研培訓機構公開了“免費重讀”這個聽起來很誘人的,但到底是“陷阱”還是“餡餅”,實在需要考生擦亮眼睛仔細考察,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機構和培訓種類才能對自己的考研復習起到有效促進的作用。
誘人的市場引來各方諸侯的爭奪,其中“免費重讀”成為很多考研培訓機構為爭奪學員而打出的公開,這也再次引發(fā)了一場關于“免費重讀”到底是陷阱還是餡餅的爭論。
爭議一:免費重讀是否意味著培訓機構掩飾培訓質量低下?
對于免費重讀,考生自然是愿意的,認為這是給自己多上了一層保險,一旦今年落考,來年還可以繼續(xù)免費讀。但問題在于,確實有一些培訓機構在這上面做文章,比如每年的課程內容與考研大綱銜接不上,甚至出現培訓機構今年還在,明年“蒸發(fā)”的事情。
曾參加過考研“免費重讀”的學生曉坤說,根據他的經驗,“免費重讀”固然是一個吸引考生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培訓機構要有“”+“”,比如任汝芬老師這樣的更能保障課程質量,而只有學校是“”機構,才能保證“免費重讀”的能夠實現,“”+“”等于給“免費重讀”上了雙保險。但是,培訓機構會把此等“好事”讓給學生么?
從記者掌握的情況看,面授班由于名額有限,較少采用“免費重讀”這一手段。
爭議二:免費重讀是否意味著提前進行了價格預支?
一位在培訓行業(yè)里從事招生工作的人士告訴記者,許多免費重讀班的費用要高出50%,一些課程,如MBA、注冊會計師等免費重讀班的費用甚至高出好幾倍。一些考研培訓機構還推出各種VIP卡、鉆石卡等等,費用高達到2萬元。準備報名參加考研的本科生小劉說,如果高達2萬元的考研培訓班再設置“免費重讀”,費用會達到多少他都不敢想象,也根本不會去考慮參加這樣的培訓班。
在這方面,網絡教育機構再顯示出了優(yōu)勢。仍以新東方在線為例,該機構推出的考研單科全程(政治和英語)課程設置了“免費重讀”服務,但價格僅在1000元左右,比各分項課程的單價之和還要優(yōu)惠,而選讀分項課程,比如基礎班或強化班是沒有“免費重讀”服務的。所以只要認真選擇培訓機構,考生并不一定會“價格預支”。
爭議三:免費重讀是否降低了考生學習緊迫感?
由于免費重讀課程為來年重新復習提供了方便,所以有的考生認為選擇這樣的課程會降低學習的緊迫感。而一旦學員真的沒有通過,很多機構也并不擔心。一位從事考研培訓的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連續(xù)考研兩年的考生也有,但數量不多,且遭遇過第一年的失敗后,一些繼續(xù)考研的同學很可能會更換培訓機構,“免費重讀”就基本失去了意義。
張老師說,我們推出“免費重讀”的課程,是希望考生能夠放開包袱全心去復習,爭取通過,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
因此,雖然很多考研培訓機構公開了“免費重讀”這個聽起來很誘人的,但到底是“陷阱”還是“餡餅”,實在需要考生擦亮眼睛仔細考察,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機構和培訓種類才能對自己的考研復習起到有效促進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