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自考“社會研究方法”復習筆記第九章

字號:

第九章 觀察法
    第一節(jié)
    (一)觀察法,是研究者根據研究課題的需要,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和其他輔助觀察設備,有目的地對研究對象進行考察,以取得研究所需要的第一手資料的一種方法。
    科學觀察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在觀察之前先具有一定的研究目的或假設,然后根據研究需要有目的地通過觀察獲取資料;
    2、需要有系統(tǒng)的觀察設計;
    3、有系統(tǒng)完整的記錄;
    4、觀察過程應避免主觀和偏見
    5、觀察的過程和獲得的資料可以重復查證。
    (二)觀察法有三個優(yōu)點:
    1、觀察法可以實時地觀察到社會現象或行為的發(fā)生;
    2、能夠得到不能直接進行訪問調查或不便于進行訪問調查的對象的資料;
    3、通過一些特殊的設備或特殊的方式,觀察者可以在不干擾被觀察者的情況下,獲取真實的資料,這是其他方法都不能做到的。
    觀察法的缺點有:
    1、碰到要觀察的事件是可遇不可求的;
    2、人類社會中有許多現象是不適宜或不可能直接觀察的,特別是涉及人的隱私行為,如夫妻間的吵架或親密行為;
    3、研究事物或現象在長時間發(fā)展變化的歷程或趨勢,觀察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4、當意識到有觀察者在場時很可能會改變被觀察者的行為,因此研究者由觀察所得到的資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
    第二節(jié)
    觀察法的基本類型有四種;
    1、實驗室觀察和實地觀察
    2、參與觀察與非參與觀察
    3、結構式觀察與非結構式觀察
    4、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
    (一)根據觀察場所和對觀察的情景與條件的控制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實驗室觀察和實地觀察。
    (二)根據觀察者在觀察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說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關系,可分為參與觀察和非參與觀察。
    參與觀察是人類學家研究原始部落文化時常用的一種方法。(又稱局內觀察)
    (三)根據觀察過程的控制程度和觀察內容的標準化程度,可分為結構式觀察和非結構式觀察。
    結構式觀察是指嚴格地界定研究問題和觀察的項目,依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并采取標準化的工具進行記錄的觀察。
    (四)根據觀察是通過對正在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的社會現象和人的行為還是社會現象和人的行為發(fā)生后所留下的痕跡,可以分為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
    實驗室觀測和實地觀察,結構式觀察和非結構式觀察,參與觀察和非參與觀察都是直接觀察。
    直接觀察的共同的優(yōu)點是:觀察所得資料的真實性、生動性、客觀性、豐富性。
    根據觀察內容性質的不同,間接觀察又可分為物質痕跡觀察和行為標志觀察。
    美國社會學家韋布將物質痕跡觀察分為磨損測量和累計物測量。
    第三節(jié)
    觀察的實施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1、觀察的準備階段;
    2、觀察的實施階段;
    3、觀察資料的審核、整理與分析階段。
    (一)觀察的準備包括:
    1、明確觀察的目的
    2、制定觀察方案
    3、理論準備和物質準備
    一個完整的觀察方案包括六個內容;
    1、觀察的目的的意義;
    2、觀察方式;
    3、觀察的對象和內容;
    4、觀察的工具和記錄的方式;
    5、觀察的時間和地點;
    6、觀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觀察的內容包括:
    1、情景;
    2、人物;
    3、目的;
    4、社會行為;
    5、頻率與持續(xù)期。
    (二)觀察的實施包括:
    1、進入觀察現場
    2、對變量進行操縱與控制或參加到觀察對象的生活當中
    3、進行觀察或測量并記錄觀察資料
    (三)觀察資料的審核、整理與分析
    第四節(jié)
    (一)觀察的信度包括三種類型;
    1、不同觀察者的相關程度;
    2、穩(wěn)定系數,即同一觀察者在不同時間觀察的符合程度;
    3、信度系數,即不同觀察者在不同時間觀察的符合程度。
    影響觀察信度的因素有:
    1、觀察內容界定的明確性;
    2、觀察類別定義的嚴格性;
    3、環(huán)境的變化;
    4、人的變化。
    (二)觀察的效度指的是觀察所獲得的資料能夠準確、真實、客觀地反映被觀察的社會現象和社會行為的程度。
    影響觀察的效度的因素有:
    1、觀察方式、觀察人員、觀察地點和觀察時間對于研究課題的適當性;
    2、觀察內容的選擇與操作化的方式;
    3、“觀察者偏見”;
    4、“被觀察者效應”;
    5、觀察者的觀察的敏銳性和記憶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