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類 易燃液體 在閉杯閃點試驗61度,或在61度以下時放出易燃蒸氣的液體或液體混合物,或含有處于溶液中或懸浮狀態(tài)的固體或液體,上述溫度通常指閃點。還包括
(1) 交付運輸的液體在閃點溫度或高于閃點溫度,和
(2) 交付運輸的液體物質在加溫條件下運輸,這些物質在溫度等于或低于運輸溫度時會放出易燃的蒸氣。
(3) 所謂閃點(flash point)是易燃液體的蒸氣和空氣形成的混合物與明火接觸時可以發(fā)生瞬間閃火的最低溫度,閃點又分為開杯閃點和閉杯閃點兩種。
分類
(1) 國際規(guī)則在本類中不分小類
(2) 我國《水路危規(guī)》根據閃點的高低既危險性的大小將第三類易燃液體分為3小項
特性
(1) 易揮發(fā)性
(2) 易燃性
(3) 蒸氣的易爆性
(4) 具有較大的蒸氣性
(5) 熱脹冷縮性
(6) 高度流通性
(7) 反應性
(8) 毒性
(9) 易積聚靜電
(10) 比重小
(11) 蒸氣相對密度較大
第四類 易燃固體、易自燃物質和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
涉及除劃分為爆炸品意外在運輸條件下易燃或可能引起或導致起火的物質。
分類
(1) 第4.1類 易燃固體
(2) 第4.2類 易自燃物質
(3) 第4.3類 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
特性
(1) 燃燒性
(2) 爆炸性
(3) 毒性和腐蝕性
例題:危險易燃液體貨物的閃點越高,其易燃性越大,易燃危險性也越大。()
第五類 氧化物質和有機過氧物
它所涉及的物質因在運輸過程中會放出氧氣并產生大量的熱,從而引起燃燒。
分類
(1) 第5.1類 氧化物質
(2) 第5.2類 有機過氧化物
特性
(1) 第5.1類氧化性物質本身未必燃燒,但在遇酸、受熱、受潮或接觸有機物,還原劑會放出原子氧和熱量,引起燃燒或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險。
(2) 大多數有機過氧化物本身是易燃的,表現出強烈的氧化性能,極不穩(wěn)定易分解。
第六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
有毒物質(toxic substances)指如吞咽、吸入或皮膚接觸易于造成死亡、嚴重傷害或損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感染性物質(infectious substances)指已知或一般有理由相信含有病原體的物質。所謂病原體是指已知或有理由相信會使人或動物引起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或微生物重組體。
分類
(1) 第6.1類 有毒物質
(2) 第6.2類 感染性物質
特性
(1) 毒害性
(2) 遇熱、酸、水等分解性
(3) 有機毒品可燃性
(4) 污染性
(5) 腐蝕性
(1) 交付運輸的液體在閃點溫度或高于閃點溫度,和
(2) 交付運輸的液體物質在加溫條件下運輸,這些物質在溫度等于或低于運輸溫度時會放出易燃的蒸氣。
(3) 所謂閃點(flash point)是易燃液體的蒸氣和空氣形成的混合物與明火接觸時可以發(fā)生瞬間閃火的最低溫度,閃點又分為開杯閃點和閉杯閃點兩種。
分類
(1) 國際規(guī)則在本類中不分小類
(2) 我國《水路危規(guī)》根據閃點的高低既危險性的大小將第三類易燃液體分為3小項
特性
(1) 易揮發(fā)性
(2) 易燃性
(3) 蒸氣的易爆性
(4) 具有較大的蒸氣性
(5) 熱脹冷縮性
(6) 高度流通性
(7) 反應性
(8) 毒性
(9) 易積聚靜電
(10) 比重小
(11) 蒸氣相對密度較大
第四類 易燃固體、易自燃物質和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
涉及除劃分為爆炸品意外在運輸條件下易燃或可能引起或導致起火的物質。
分類
(1) 第4.1類 易燃固體
(2) 第4.2類 易自燃物質
(3) 第4.3類 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
特性
(1) 燃燒性
(2) 爆炸性
(3) 毒性和腐蝕性
例題:危險易燃液體貨物的閃點越高,其易燃性越大,易燃危險性也越大。()
第五類 氧化物質和有機過氧物
它所涉及的物質因在運輸過程中會放出氧氣并產生大量的熱,從而引起燃燒。
分類
(1) 第5.1類 氧化物質
(2) 第5.2類 有機過氧化物
特性
(1) 第5.1類氧化性物質本身未必燃燒,但在遇酸、受熱、受潮或接觸有機物,還原劑會放出原子氧和熱量,引起燃燒或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險。
(2) 大多數有機過氧化物本身是易燃的,表現出強烈的氧化性能,極不穩(wěn)定易分解。
第六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
有毒物質(toxic substances)指如吞咽、吸入或皮膚接觸易于造成死亡、嚴重傷害或損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感染性物質(infectious substances)指已知或一般有理由相信含有病原體的物質。所謂病原體是指已知或有理由相信會使人或動物引起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或微生物重組體。
分類
(1) 第6.1類 有毒物質
(2) 第6.2類 感染性物質
特性
(1) 毒害性
(2) 遇熱、酸、水等分解性
(3) 有機毒品可燃性
(4) 污染性
(5) 腐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