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工程師考試輔導:質量管理學的問答題(23)

字號:

1、質量改進活動的評審目的是什么?
    (1)在于確定質量改進組織能有效地起作用。
    (2)完善并進一步落實質量改進計劃。
    (3)顯示令人滿足的質量改進進展情況。
    (4)確保將評審結果反映到下一步的質量改進工作中去,作為下一步質量改進工作的依據(jù)之一。
      2、pdca循環(huán)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1)p階段。是指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消耗為目的,通過分析診斷,制定改進的目標,確定達到這些目標的具體措施和方法。
    (2)d階段。按照已經(jīng)制定的計劃內容,克服各種阻力,扎扎實實地去做,以實現(xiàn)質量改進分目標。
    (3)c階段。是指對照計劃要求,檢查、驗證執(zhí)行的效果,及時發(fā)現(xiàn)計劃過程中的經(jīng)驗和問題。
    (4)a階段。是指把成功的經(jīng)驗加以肯定,制定成標準、規(guī)程、鞏固成績,克服缺點。
    3、工人可控差錯的概念是什么?工人處于自我控制狀態(tài)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概念:工人可控差錯是指工人在具備了自我控制條件下而造成的質量差錯,這時發(fā)生差錯的責任在工人。
    條件:①明白自己應當做什么;②明白自己在做的工作成果怎樣。
    當出現(xiàn)偏離工作要求的情況時,知道如何去糾正。
    4、無意差錯的概念及預防措施各是什么?
    概念:無意差錯是指工人由于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原因而造成的差錯。
    預防措施:①從行為科學的角度出發(fā),研究人的行為,運用人機工程的成果避免差錯;②采用各種防誤措施,減少對人的依靠性。
    5、技術差錯的概念和預防措施各是什么?
    概念:技術差錯是指由于技術水平不高,缺乏某些防止出差錯的知識和技能而造成的差錯。
    預防措施:①開展技術培訓,提高工人的技術水平和操作熟練程度;②總結經(jīng)驗,予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