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影響拉動鐵礦石價格
一場突如其來的印度洋大海嘯,吞噬了幾十萬生命,同時使印度洋沿線港口受到重創(chuàng),貨物出港受阻,加上國際市場將提高鐵礦石價格,業(yè)內人士預測,2005年國內鐵礦石市場價格將繼續(xù)上漲。
一些國際專家近日預計,2005年國際鐵礦石市場價格將上升30%,而在前一時期,在巴西舉行的鋼鐵大會上,與會代表一致認為,2005年鐵礦石年度合約價格將上漲18.62%,與2004年漲幅一致。從目前談判形勢看,上漲幅度遠不止這些。
由于持續(xù)走高的國際鐵礦石市場遇到印度洋大海嘯的沖擊,很多東南亞印度洋沿線海港碼頭用來裝卸貨物的吊機遭到嚴重破壞,眾多港口已經停運,出口貨物大多被拖延了出港時間。印度洋沿線港口受阻,對2005年鐵礦石價格上升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些業(yè)內人士分析,印度是我國重要的鐵礦石進口國家之一,有統(tǒng)計顯示,2003年,印度產鐵礦石出口我國的就高達3228萬噸,占我國鐵礦石總進口量的22%。時下,由于海嘯對港口帶來的破壞,海運一時受阻,盡管暫時還沒有產生直接影響,如果其影響的持續(xù)時期過長,假如超過一個月或更長一些時間,對我國鐵礦石供應必然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一些從事鐵礦石貿易的業(yè)內人士則認為,其影響已經體現(xiàn)在市場上了,比如有的貿易商看到后期國內鐵礦石供應將趨緊,開始囤積居奇,加上我國港口的裝卸能力不足,運輸壓力加大,鐵礦石壓港現(xiàn)象嚴重,由此而來,一些貿易商就有可能由于供應減少而進一步提高鐵礦石的價格。
此外,由于全球性的鐵礦石需求快速增長,價格大幅上揚,一些國內對鐵礦石的出口正在考慮限制措施。如世界第三大鐵礦石出口國印度,因近年來鐵礦石大量出口,導致國內供應緊張,價格急劇上升,使鋼材生產成本大大增加,出口競爭力受到很大影響,印度鋼鐵行業(yè)協(xié)會力促政府禁止鐵含量64%以上的鐵礦砂出口,優(yōu)先保證國內鋼鐵企業(yè)對鐵礦石的需求,這對我國的鐵礦石進口也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業(yè)內人士預測,國內幾個大型鐵礦基地,最快也在2007年至2008年才能投產和達產。此外,國外大型礦業(yè)公司正在建設鐵礦石共計22個,總產能2.68億噸,但這些礦山的投產一般均需在2006年這后,即便最快也要在2006年。所以說,在2005年,鐵礦石將出現(xiàn)全球性緊缺的狀況。而在2006年之后,國內的鐵礦石市場將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屆時價格的波動將無法避免。
第十二章 定性預測方法
明年A、B股市場因素差異分析(長期預測)
一、重大事件影響比較分析
1、入世對B股資金面有利,但增量資金有限
入世引來多少外資入市,是投資者普遍關心的問題。我們認為,長遠效應預期甚大,短期難有快速增長,而且,外資入市,首先是介入B股市場,其次才是介入A股市場,WTO對A、B股資金面影響還具有相當大的差別。日前證監(jiān)會公布了我國證券業(yè)對WTO承諾的主要具體內容,對外國證券機構和中外證券機構合營公司所從事的A、B業(yè)務范圍做了嚴格的區(qū)分,主要表現(xiàn)為,外國證券機構直接從事B股承銷和交易,合營公司從事A股的承銷,而不能從事A股的交易。由此說明,入世引來外資入市,主要是介入B股市場,增量資金介入A股市場仍有一個較長時期的緩沖期,合營公司資金介入A股交易市場目前仍是一個禁區(qū)。
可能存在兩類海外證券投資者對中國股市存在濃厚興趣。一類是海外華人,多以自然人身份進入中國B股市場,類似于國內個人投資者;二類是歐美國際機構投資者,他們可能借助現(xiàn)代投資組合及風險防范手段,對是否在中國B股市場大規(guī)模投資做出評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國的養(yǎng)老基金、投資基金、保險基金和信托基金。
進入B股市場增量資金也可能十分有限。在過去二十年間,國際資本市場發(fā)生了本質變化,由于不斷爆發(fā)經濟危機和債務危機,迫使全球組合投資基金不得不取用保守的和審慎的態(tài)度來對待新興的股票市場,特別是亞洲地區(qū)股票市場,他們并不看好那些產權保護不健全、市場透明度差和信息披露不完善的市場,包括中國B股市場,并已進入高度戒備風險狀態(tài)。因此入世后短期進入中國B股市場的資金規(guī)模很難有快速增長,這種狀況可能持續(xù)相當長時間。
2、國有股減持對A、B股的影響程度
相對而言,國有股減持對A股資金面的影響要大于B股。進入2002年,如果恢復國有股減持方案,那么減持定價高低成為重要內容。當減持定價較低時,對A股利好作用更加明顯,當減持定價較高時,對B股沖擊和影響相對偏小。
從2001年A股市場國有股減持運行效果分析,由于減持價格定位較高,集中引發(fā)A股市場大規(guī)模失血,而社保基金通過基金方式進入二級市場尚未正式啟動,這一舉措顯然被市場理解為重大利空,上海股指跌幅近700余點,占30%以上,年末股指仍在低點運行。從長遠利益考慮,實現(xiàn)國有股上市流通是必然選擇,盡早解決有利于股市長遠發(fā)展。但是,如何在技術操作上把握速度和量度,減持定價是一個關鍵問題,還要從資金供給方面多做文章,以稀釋對整個市場的沖擊。
3、降息對A、B股資金面同時構成重大利好
美聯(lián)儲連續(xù)11次降息后,美元利率仍有下調空間。由于美國經濟目前仍在加速衰退,全球投資者普遍相信美聯(lián)儲在來年可能再次降息以刺激經濟增長。2001年以來中國境內的美元、港幣等存款利率也隨之連續(xù)調整,同時由此判斷我國境內部分外幣存款利率還有繼續(xù)下調的可能。這些都有利于引導一部分現(xiàn)有的外幣存款后市陸續(xù)流向B股市場。畢竟B股對于現(xiàn)有外幣存款的投資者而言,是較少可供選擇的一種投資渠道,這將有利于B股的再度走強。
目前市場普遍存在人民幣降息預期,可以相信,隨著總體物價水平增速的連續(xù)回落,降息可能將提上議事日程,以剌激消費需求,擴大內需,進而帶動經濟增長,實現(xiàn)來年7%的經濟增長目標。
二、主要市場特點比較分析
1、B股市場將加大對A股市場的影響
B股市場開放之初,引發(fā)了投資者的巨大投資熱情,對A股市場影響力明顯加強,其影響力甚至輻射到了香港的H股市場。經過多年低迷市道后,2001年在對國內居民全面開放B股的政策刺激下,B股全線上漲。按漲幅計算,上漲3倍以上的有8只,2-3倍的有26只,1-2倍的有72只。更有甚者,2001年有兩只B股股價一度超過了A股。展望2002年,B股領漲A股局面可能是市場中的一大特色,因為B股市場從資金面和基本面,與A股市場相比具備一定優(yōu)勢。
2、B股政策市特征將更加明顯
開放B股市場,擊活B股交易,發(fā)揮其融資功能是政策面最基本的出發(fā)點。相對A股市場而言,B股市場由于歷史淵源及本身所具有規(guī)模小等特點受政策影響更為明顯。
一場突如其來的印度洋大海嘯,吞噬了幾十萬生命,同時使印度洋沿線港口受到重創(chuàng),貨物出港受阻,加上國際市場將提高鐵礦石價格,業(yè)內人士預測,2005年國內鐵礦石市場價格將繼續(xù)上漲。
一些國際專家近日預計,2005年國際鐵礦石市場價格將上升30%,而在前一時期,在巴西舉行的鋼鐵大會上,與會代表一致認為,2005年鐵礦石年度合約價格將上漲18.62%,與2004年漲幅一致。從目前談判形勢看,上漲幅度遠不止這些。
由于持續(xù)走高的國際鐵礦石市場遇到印度洋大海嘯的沖擊,很多東南亞印度洋沿線海港碼頭用來裝卸貨物的吊機遭到嚴重破壞,眾多港口已經停運,出口貨物大多被拖延了出港時間。印度洋沿線港口受阻,對2005年鐵礦石價格上升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些業(yè)內人士分析,印度是我國重要的鐵礦石進口國家之一,有統(tǒng)計顯示,2003年,印度產鐵礦石出口我國的就高達3228萬噸,占我國鐵礦石總進口量的22%。時下,由于海嘯對港口帶來的破壞,海運一時受阻,盡管暫時還沒有產生直接影響,如果其影響的持續(xù)時期過長,假如超過一個月或更長一些時間,對我國鐵礦石供應必然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一些從事鐵礦石貿易的業(yè)內人士則認為,其影響已經體現(xiàn)在市場上了,比如有的貿易商看到后期國內鐵礦石供應將趨緊,開始囤積居奇,加上我國港口的裝卸能力不足,運輸壓力加大,鐵礦石壓港現(xiàn)象嚴重,由此而來,一些貿易商就有可能由于供應減少而進一步提高鐵礦石的價格。
此外,由于全球性的鐵礦石需求快速增長,價格大幅上揚,一些國內對鐵礦石的出口正在考慮限制措施。如世界第三大鐵礦石出口國印度,因近年來鐵礦石大量出口,導致國內供應緊張,價格急劇上升,使鋼材生產成本大大增加,出口競爭力受到很大影響,印度鋼鐵行業(yè)協(xié)會力促政府禁止鐵含量64%以上的鐵礦砂出口,優(yōu)先保證國內鋼鐵企業(yè)對鐵礦石的需求,這對我國的鐵礦石進口也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業(yè)內人士預測,國內幾個大型鐵礦基地,最快也在2007年至2008年才能投產和達產。此外,國外大型礦業(yè)公司正在建設鐵礦石共計22個,總產能2.68億噸,但這些礦山的投產一般均需在2006年這后,即便最快也要在2006年。所以說,在2005年,鐵礦石將出現(xiàn)全球性緊缺的狀況。而在2006年之后,國內的鐵礦石市場將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屆時價格的波動將無法避免。
第十二章 定性預測方法
明年A、B股市場因素差異分析(長期預測)
一、重大事件影響比較分析
1、入世對B股資金面有利,但增量資金有限
入世引來多少外資入市,是投資者普遍關心的問題。我們認為,長遠效應預期甚大,短期難有快速增長,而且,外資入市,首先是介入B股市場,其次才是介入A股市場,WTO對A、B股資金面影響還具有相當大的差別。日前證監(jiān)會公布了我國證券業(yè)對WTO承諾的主要具體內容,對外國證券機構和中外證券機構合營公司所從事的A、B業(yè)務范圍做了嚴格的區(qū)分,主要表現(xiàn)為,外國證券機構直接從事B股承銷和交易,合營公司從事A股的承銷,而不能從事A股的交易。由此說明,入世引來外資入市,主要是介入B股市場,增量資金介入A股市場仍有一個較長時期的緩沖期,合營公司資金介入A股交易市場目前仍是一個禁區(qū)。
可能存在兩類海外證券投資者對中國股市存在濃厚興趣。一類是海外華人,多以自然人身份進入中國B股市場,類似于國內個人投資者;二類是歐美國際機構投資者,他們可能借助現(xiàn)代投資組合及風險防范手段,對是否在中國B股市場大規(guī)模投資做出評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國的養(yǎng)老基金、投資基金、保險基金和信托基金。
進入B股市場增量資金也可能十分有限。在過去二十年間,國際資本市場發(fā)生了本質變化,由于不斷爆發(fā)經濟危機和債務危機,迫使全球組合投資基金不得不取用保守的和審慎的態(tài)度來對待新興的股票市場,特別是亞洲地區(qū)股票市場,他們并不看好那些產權保護不健全、市場透明度差和信息披露不完善的市場,包括中國B股市場,并已進入高度戒備風險狀態(tài)。因此入世后短期進入中國B股市場的資金規(guī)模很難有快速增長,這種狀況可能持續(xù)相當長時間。
2、國有股減持對A、B股的影響程度
相對而言,國有股減持對A股資金面的影響要大于B股。進入2002年,如果恢復國有股減持方案,那么減持定價高低成為重要內容。當減持定價較低時,對A股利好作用更加明顯,當減持定價較高時,對B股沖擊和影響相對偏小。
從2001年A股市場國有股減持運行效果分析,由于減持價格定位較高,集中引發(fā)A股市場大規(guī)模失血,而社保基金通過基金方式進入二級市場尚未正式啟動,這一舉措顯然被市場理解為重大利空,上海股指跌幅近700余點,占30%以上,年末股指仍在低點運行。從長遠利益考慮,實現(xiàn)國有股上市流通是必然選擇,盡早解決有利于股市長遠發(fā)展。但是,如何在技術操作上把握速度和量度,減持定價是一個關鍵問題,還要從資金供給方面多做文章,以稀釋對整個市場的沖擊。
3、降息對A、B股資金面同時構成重大利好
美聯(lián)儲連續(xù)11次降息后,美元利率仍有下調空間。由于美國經濟目前仍在加速衰退,全球投資者普遍相信美聯(lián)儲在來年可能再次降息以刺激經濟增長。2001年以來中國境內的美元、港幣等存款利率也隨之連續(xù)調整,同時由此判斷我國境內部分外幣存款利率還有繼續(xù)下調的可能。這些都有利于引導一部分現(xiàn)有的外幣存款后市陸續(xù)流向B股市場。畢竟B股對于現(xiàn)有外幣存款的投資者而言,是較少可供選擇的一種投資渠道,這將有利于B股的再度走強。
目前市場普遍存在人民幣降息預期,可以相信,隨著總體物價水平增速的連續(xù)回落,降息可能將提上議事日程,以剌激消費需求,擴大內需,進而帶動經濟增長,實現(xiàn)來年7%的經濟增長目標。
二、主要市場特點比較分析
1、B股市場將加大對A股市場的影響
B股市場開放之初,引發(fā)了投資者的巨大投資熱情,對A股市場影響力明顯加強,其影響力甚至輻射到了香港的H股市場。經過多年低迷市道后,2001年在對國內居民全面開放B股的政策刺激下,B股全線上漲。按漲幅計算,上漲3倍以上的有8只,2-3倍的有26只,1-2倍的有72只。更有甚者,2001年有兩只B股股價一度超過了A股。展望2002年,B股領漲A股局面可能是市場中的一大特色,因為B股市場從資金面和基本面,與A股市場相比具備一定優(yōu)勢。
2、B股政策市特征將更加明顯
開放B股市場,擊活B股交易,發(fā)揮其融資功能是政策面最基本的出發(fā)點。相對A股市場而言,B股市場由于歷史淵源及本身所具有規(guī)模小等特點受政策影響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