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初級會計實務考點串講第1章總論

字號:

2009年初級會計實務考點串講
    第一章 總 論
    會計的概念、職能
    一、會計的概念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jiān)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二、會計的職能
    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進行會計核算和實施會計監(jiān)督兩個方面。
    會計核算職能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為各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
    會計監(jiān)督職能是指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和相關會計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
    三、會計的對象
    會計的對象是指會計所核算和監(jiān)督的內容,即特定主體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通常又稱為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資金運動包括特定主體的資金投入、資金運用和資金退出等過程。
    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進行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
    企業(yè)會計要素分為六大類,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項會計要素主要反映企業(yè)的財務狀況;收入、費用和利潤三項會計要素主要反映企業(yè)的經營成果。
    企業(yè)資產、負債要素的分類
    1.資產
    資產是指企業(yè)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yè)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
    經濟利益的資源。資產的主要特征有:
    (1)資產是由企業(yè)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企業(yè)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包括購買、生產、
    建造行為或者其他交易或事項。預期在未來發(fā)生的交易或事項不形成資產。
    (2)資產是由企業(yè)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由企業(yè)擁有或者控制,是指企業(yè)享有某項資
    源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yè)所控制。
    (3)資產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yè)的潛力。
    資產按流動性分類,可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是指預計在一個正常營業(yè)周期中變現、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預計在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含一年)變現的資產以及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交換其他資產或清償負債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流動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款項、應收利息、應收股利、其他應收款、存貨等。
    非流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以外的資產,主要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無形資產、開發(fā)支出等。
    2.負債
    負債是指企業(yè)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yè)的現時義務。負債的主要特征有:
    (1)負債是企業(yè)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F時義務是指企業(yè)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未來發(fā)生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于現時義務,不應當確認為負債。
    (2)負債的清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yè)。
    負債按流動性分類,可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
    流動負債是指預計在一個正常營業(yè)周期中清償、或者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含一年)到期應予以清償、或者企業(yè)無權自主地將清償推遲至資產負債表日后一年以上的負債。流動負債主要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款項、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利息、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等。
    非流動負債是指流動負債以外的負債,主要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等。
    企業(yè)會計等式
    (一)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企業(yè)的資產來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資本和債權人的借入資金,以及企業(yè)在生產經營中所產生效益的積累,資產來源于權益(包括所有者權益和債權人權益),歸屬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權益;歸屬于債權人的部分形成債權人權益(即企業(yè)的負債)。資產與權益必然相等。
    在某個特定的時點,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者之間存在平衡關系,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是復式記賬法的理論基礎,也是編制資產負債表的基礎。
    (二)收入-費用=利潤
    企業(yè)一定時期的收入扣除所發(fā)生的各項費用后的凈額,經過調整后等于利潤。在不考慮調整因素(如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的情況下,收入減去費用等于利潤,即,收入-費用=利潤。
    收入、費用和利潤之間的上述關系,是編制利潤表的基礎。
    賬戶的分類
    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設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結構,用于分類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動情況及其結果的載體。設置賬戶是會計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同會計科目的分類相對應,賬戶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及其統(tǒng)馭關系不同分為總分類賬戶(簡稱總賬賬戶或總賬)和明細分類賬戶(簡稱明細賬);按其所反映的經濟內容不同分為資產類賬戶、負債類賬戶、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成本類賬戶、損益類賬戶等。
    賬戶記錄的試算平衡
    根據資產與權益的恒等關系以及借貸記賬法"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guī)則,檢查所有賬戶記錄是否正確,可以采用兩種試算平衡方法,即發(fā)生額試算平衡法和余額試算平衡法。
    1.發(fā)生額試算平衡法。它是根據本期所有賬戶借方發(fā)生額合計與貸方發(fā)生額合計的恒等關系,檢驗本期發(fā)生額記錄是否正確的方法。公式為:
    全部賬戶本期借方發(fā)生額合計=全部賬戶本期貸方發(fā)生額合計
    2.余額試算平衡法。它是根據本期所有賬戶借方余額合計與貸方余額合計的恒等關系,檢驗本期賬戶記錄是否正確的方法。根據余額時間不同,又分為期初余額平衡與期末余額平衡兩類。期初余額平衡是期初所有賬戶借方余額合計與貸方余額合計相等,期末余額平衡是期末所有賬戶借方余額合計與貸方余額合計相等。公式為:
    全部賬戶的借方期初余額合計=全部賬戶的貨方期初余額合計
    全部賬戶的借方期末余額合計=全部賬戶的貨方期末余額合計
    實際工作中,余額試算平衡通過編制試算平衡表方式進行。
    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的平行登記
    1.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的關系
    總分類賬戶對明細分類賬戶具有統(tǒng)馭控制作用;明細分類賬戶對總分類賬戶具有補充說明作用??偡诸愘~戶與其所屬明細分類賬戶在總金額上應當相等。
    2.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的平行登記
    平行登記是指對所發(fā)生的每項經濟業(yè)務事項,都要以會計憑證為依據,一方面記入有關總分類賬戶,另一方面記入有關總分類賬戶所屬明細分類賬戶的方法。
    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平行登記要求做到:所依據會計憑證相同、借貸方向相同、所屬會計期間相同、計入總分類賬戶的金額與計入其所屬明細分類賬戶的合計金額相等。
    原始憑證的基本內容填制要求
    一、原始憑證的基本內容
    原始憑證的基本內容包括:原始憑證名稱、填制原始憑證的日期、接受原始憑證單位名稱、經濟業(yè)務內容(含數量、單價、金額等)、填制單位簽章、有關人員簽章、憑證附件。
    二、原始憑證的填制要求
    1.記錄要真實。原始憑證所填列的經濟業(yè)務內容和數字,必須真實可靠,符合實際情況。
    2.內容要完整。原始憑證所要求填列的項目必須逐項填列齊全,不得遺漏和省略。
    3.手續(xù)要完備。單位自制的原始憑證必須有經辦單位領導人或者其他指定的人員簽名蓋章;對外開出的原始憑證必須加蓋本單位公章;從外部取得的原始憑證,必須蓋有填制單位的公章;從個人取得的原始憑證,必須有填制人員的簽名蓋章。
    4.書寫要清楚、規(guī)范。原始憑證要按規(guī)定填寫,文字要簡要,字跡要清楚,易于辨認,不得使用未經國務院公布的簡化漢字。大小寫金額必須相符且填寫規(guī)范,小寫金額用阿拉伯數字逐個書寫,不得寫連筆字,在金額前要填寫人民幣符號"¥",人民幣符號"¥"與阿拉伯數字之間不得留有空白,金額數字一律填寫到角分,無角分的,寫"00"或符號"-",有角無分的,分位寫"0",不得用符號"-";大寫金額用漢字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元、角、分、零、整等,一律用正楷或行書字書寫,大寫金額前未印有"人民幣"字樣的,應加寫"人民幣"三個字,"人民幣"字樣和大寫金額之間不得留有空白,大寫金額到元或角為止的,后面要寫"整"或"正"字,有分的,不寫"整"或"正"字。如小寫金額為¥1008.00,大寫金額應寫成"壹仟零捌元整".
    5.編號要連續(xù)。如果原始憑證已預先印定編號,在寫壞作廢時,應加蓋"作廢"戳記,妥善保管,不得撕毀。
    6.不得涂改、刮擦、挖補。原始憑證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或更正,更正處應當加蓋出具單位印章。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不得在原始憑證上更正。
    7.填制要及時。各種原始憑證一定要及時填寫,并按規(guī)定的程序及時送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進行審核。
    會計分錄的編制步驟
    (1)分析經濟業(yè)務事項涉及的是資產(成本、費用)還是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2)確定涉及到哪些賬戶,是增加還是減少;
    (3)確定記入哪個(或哪些)賬戶的借方、哪個(或哪些)賬戶的貸方;
    (4)確定應借應貸賬戶是否正確,借貸方金額是否相等。
    記賬憑證的編制要求
    1.基本要求
    (1)記賬憑證各項內容必須完整。
    (2)記賬憑證應連續(xù)編號。一筆經濟業(yè)務需要填制兩張以上記賬憑證的,可以采用分數編號法編號。
    (3)記賬憑證的書寫應清楚、規(guī)范。相關要求同原始憑證。
    (4)記賬憑證可以根據每一張原始憑證填制,或根據若干張同類原始憑證匯總編制,也可以根據原始憑證匯總表填制。但不得將不同內容和類別的原始憑證匯總填制在一張記賬憑證上。
    (5)除結賬和更正錯誤的記賬憑證可以不附原始憑證外,其他記賬憑證必須附有原始憑證。
    (6)填制記賬憑證時若發(fā)生錯誤應當重新填制。已登記入賬的記賬憑證在當年內發(fā)現填寫錯誤時,可以用紅字填寫一張與原內容相同的記賬憑證,在摘要欄注明"注銷某月某日某號憑證"字樣,同時再用藍字重新填制一張正確的記賬憑證,注明"訂正某月某日某號憑證"字樣。如果會計科目沒有錯誤,只是金額錯誤,也可將正確數字與錯誤數字之間的差額,另編一張調整的記賬憑證,調增金額用藍字、調減金額用紅字。發(fā)現以前年度記賬憑證有錯誤的,應當用藍字填制一張更正的記賬憑證。
    (7)記賬憑證填制完經濟業(yè)務事項后,如有空行,應當自金額欄最后一筆金額數字下的空行處至合計數上的空行處劃線注銷。
    2.收款憑證的編制要求
    收款憑證左上角的"借方科目"按收款的性質填寫"現金"或"銀行存款";日期填寫的是編制本憑證的日期;右上角填寫編制收款憑證的順序號;"摘要"填寫對所記錄的經濟業(yè)務的簡要說明;"貸方科目"填寫與收入現金或銀行存款相對應的會計科目;"記賬"是指該憑證已登記賬簿的標記,防止經濟業(yè)務事項重記或漏記;"金額"是指該項經濟業(yè)務事項的發(fā)生額;該憑證右邊"附件××張"是指本記賬憑證所附原始憑證的張數;最下邊分別由有關人員簽章,以明確經濟責任。
    3.付款憑證的編制要求
    付款憑證的編制方法與收款憑證基本相同,只是左上角由"借方科目"換為"貸方科目",憑證中間的"貸方科目"換為"借方科目".
    對于涉及"現金"和"銀行存款"之間的經濟業(yè)務,為避免重復一般只編制付款憑證,不編收款憑證。
    4.轉賬憑證的編制要求
    轉賬憑證將經濟業(yè)務事項中所涉及全部會計科目,按照先借后貸的順序記入"會計科目"欄中的"一級科目"和 "二級及明細科目",并按應借、應貸方向分別記入"借方金額"或"貸方金額"欄。其他項目的填列與收、付款憑證相同。
    對賬、結賬更正方法
    一、對賬
    (一)賬證核對
    賬證核對是指核對會計賬簿記錄與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的時間、憑證字號、內容、金額是否一致,記賬方向是否相符。
    (二)賬賬核對
    賬賬核對是指核對不同會計賬簿之間的賬簿記錄是否相符。包括:
    1.總分類賬簿有關賬戶的余額核對;
    2.總分類賬簿與所屬明細分類賬簿核對;
    3.總分類賬簿與序時賬簿核對;
    4.明細分類賬簿之間的核對。
    (三)賬實核對
    賬實核對是指各項財產物資、債權債務等賬面余額與實有數額之間的核對。包括:
    1.現金日記賬賬面余額與庫存現金數額是否相符;
    2.銀行存款日記賬賬面余額與銀行對賬單的余額是否相符;
    3.各項財產物資明細賬賬面余額與財產物資的實有數額是否相符;
    4.有關債權債務明細賬賬面余額與對方單位的賬面記錄是否相符。
    二、錯賬更正方法
    賬簿記錄發(fā)生錯誤,不準涂改、挖補、刮擦或者用藥水消除字跡,不準重新抄寫,必須按下列方法更正:
    (一)劃線更正法
    在結賬前發(fā)現賬簿記錄有文字或數字錯誤,而記賬憑證沒有錯誤,采用劃線更正法。更正時,可在錯誤的文字或數字上劃一條紅線,在紅線的上方填寫正確的文字或數字,并由記賬及相關人員在更正處蓋章。對于錯誤的數字,應全部劃紅線更正,不得只更正其中的錯誤數字。對于文字錯誤,可只劃去錯誤的部分。
    (二)紅字更正法
    記賬后在當年內發(fā)現記賬憑證所記的會計科目錯誤,或者會計科目無誤而所記金額大于應記金額,從而引起記賬錯誤,采用紅字更正法。更正方法是:記賬憑證會計科目錯誤時,用紅字填寫一張與原記賬憑證完全相同的記賬憑證,以示注銷原記賬憑證,然后用藍字填寫一張正確的記賬憑證,并據以記賬;記賬憑證會計科目無誤而所記金額大于應記金額時,按多記的金額用紅字編制一張與原記賬憑證應借、應貸科目完全相同的記賬憑證,以沖銷多記的金額,并據以記賬。
    (三)補充登記法
    記賬后發(fā)現記賬憑證填寫的會計科目無誤,只是所記金額小于應記金額時,采用補充登記法。更正方法是:按少記的金額用藍字編制一張與原記賬憑證應借、應貸科目完全相同的記賬憑證,以補充少記的金額,并據以記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