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自考“行政管理學”復習資料第七章

字號:

第七章 行政管理行為
    第一節(jié)
    (一)行政管理行為的含義(重點)
    行政管理行為的含義:指行政管理者為了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并使之努力工作以有效實現(xiàn)行政管理目標而進行的一系列組織、領導、溝通以及指揮、協(xié)調等行政活動的總和。
    行政管理行為的特點:
    1、行政管理行為是行政管理者作用于被管理者的行為
    2、行政管理行為是行政管理者調動被管理者或其下屬積極性的行為
    3、行政管理行為的主體是行政管理者,但在行政管理行為過程中也離不開下屬的積極參考。
    (二)行政管理行為的基本類型
    行政管理行為的分類:
    1、從行政層級分:中央政府行政管理行為、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行為
    2、從行政過程分:行政決策行為、行政執(zhí)行行為、行政監(jiān)督行為,行政指揮行為、行政協(xié)調行為
    3、從管與被管關系分:行政組織行為、行政領導行為、行政溝通行為
    第二節(jié)
    (一)行政組織行為的含義與特點(重點)
    行政組織行為的含義:指動態(tài)行政組織活動及過程,是指政府為管理社會公共事務、行使國家行政權力權力而進行的組織活動和運行過程,包括行政組織的設計和維護、行政運行過程中沖突及其解決,以及對行政組織進行的改革。
    行政組織行為的特點:1政治性 2法制性 3持續(xù)性 4系統(tǒng)相關性
    (二)行政組織的設計
    影響行政組織設計的主要因素:
    1、行政組織的目標、職能與環(huán)境
    2、行政組織的技術特征,
    3、行政組織目標、職能與環(huán)境和行政組織技術特征的匹配性
    行政組織的結構:
    1、行政組織的縱向結構
    2、行政組織的橫向結構
    3、行政組織的直線—職能結構
    管理層次:是指縱向結構的等級層次,即行政組織中設置多少層級的組織機構。
    管理幅度:是指一級行政組織或一個行政所直接控制和指揮下級單位或人員的數(shù)目。
    行政組織體制:集權制、分權制
    (三)行政組織中的沖突及其解決途徑(重點)
    行政組織沖突的類型:
    一、根據(jù)沖突主體不同進行分類:
    1組織中個人之間的沖突 2個人與團體之間的沖突 3組織中團體之間的沖突
    二、根據(jù)沖突功能的不同進行分類:
    1、功能正常的沖突 2、功能失調的沖突
    解決行政組織沖突的主要方式:1、談判 2、調處 3、服從權威
    (四)行政組織的變革趨勢
    行政組織結構的變革趨勢:
    1、是職能部門之間的地位不平衡走向平衡
    2、隨著政府職能的調整,相應的部門有減有增。
    行政組織權力分配關系的變革趨勢:
    在行政組織體制內部,既出現(xiàn)了橫向分權趨勢,又出現(xiàn)了縱向侵權趨勢。
    行政組織部分權力向社會組織轉移。
    第三節(jié)
    (一)行政領導行為的含義與特點
    領導的含義:就是指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通過示范、說服、命令等途徑,對被進行指揮與指導以實現(xiàn)組織的行為過程。
    領導的構成要素:1、 2、被 3、客觀環(huán)境
    行政領導行為的含義:就是指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通過示范、說服、命令等途徑,對被進行指揮與指導以實現(xiàn)行政組織的行為過程。
    行政領導行為的特征:1統(tǒng)一性 2權威性 3服務性 4綜合性
    (二)行政領導方式(重點)
    行政領導方式的含義:指行政領導在其活動過程中遵循的比較穩(wěn)定的領導模式。
    類型:
    一、按行政運用行政權力的不同方式和程序劃分:
    1、專斷式 2、民主式 3、放任式
    二、根據(jù)行政領導工作重心的不同來劃分:
    1、重人式 2、重事式 3、人事并重式
    (三)行政領導藝術
    行政領導藝術的含義:是行政在領導活動中為達到一定的領導目標而靈活運用各種領導理論、方法而形成的技能和技藝。
    行政領導藝術包括:授權藝術、用人藝術、處事藝術、用時藝術
    授權藝術的方式有:1、充分授權 2、不充分授權 3、彈性授權 4、制約授權
    授權藝術原則:
    1、權責統(tǒng)一原則
    2、視能授權原則
    3、信任與監(jiān)督相統(tǒng)一原則
    4、單一隸屬原則
    用人藝術: 1、知人善任 2、任人唯賢 3、用人所長 4、敢用新秀
    處事藝術
    用時藝術
    第四節(jié)
    (一)行政溝通行為的含義與特點
    行政溝通行為的含義:是政府機關組織及其工作人員在政府系統(tǒng)內部以及政府系統(tǒng)與其他社會系統(tǒng)之間,憑借一定的媒介,交流傳遞政策信息、思想觀點,以達到相互理解、協(xié)同合作,最終實現(xiàn)政府管理目標的一種管理活動和過程。
    行政溝通行為的特征:1交互性 2媒介性 3目的性
    (二)行政溝通的種類與形態(tài)(重點)
    種類:1、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
    2、上行溝通、下行溝通、平行溝通
    3、單向溝通和雙向溝通
    基本形態(tài):1、環(huán)式 2、鏈式 3、輪式 4、Y式 5、全通道式
    (三)行政溝通的方式與過程
    溝通方式:1、口頭溝通 2、文字溝通 3、非語言溝通 4、電子溝通
    溝通過程:1、信息發(fā)送者意愿的形成
    2、發(fā)送者選擇信息的媒介
    3、發(fā)送者將信息編譯成接受者可以理解的符號
    4、確定發(fā)送信息的時間、途徑和方式
    5、接受者接受信息
    6、接受者將信息再編譯為具有特定含義的信息,即對信息的再理解。
    7、接受者采取行動
    8、發(fā)送者通過信息反饋來了解所傳遞的信息是被接受并準確無誤
    (四)行政溝通中的行政信息
    行政信息的含義:是指反映行政管理過程中各項活動、任務以及目標的各種信息、文件、指令、預測、情報、數(shù)據(jù)資料、建議等的總和。
    行政信息的特征:1、客觀性 2、時效性 3、共享性 4、政治性
    行政信息在行政溝通過程中的地位:
    1、行政信息是行政溝通的物質基礎
    2、行政信息的質量是行政溝通高效、暢通的依據(jù)和保證。
    ☆行政信息公開化及其作用(重點)
    1、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助于民主行政的發(fā)展
    2、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
    3、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利于防止行政權力的腐敗
    4、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助于促進行政效率的提高
    5、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助于我國政府更好的應用WTO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