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第二審程序
1、第二審程序:指當事人對一審人民法院所作的未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不服,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一級人民法院據(jù)此對案件進行審理所適用的審判程序。
2、第二審程序與第一審程序的聯(lián)系:(1)案件所涉及的訴訟標的相同(2)第一審程序是第二審程序的前提和基礎(3)第二審程序是第一審程序的繼續(xù)和發(fā)展(4)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除規(guī)定外,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的有關規(guī)定。
3、二者的區(qū)別:(1)程序發(fā)生的基礎不同(起訴,上訴)(2)當事人提起訴訟程序的理由不同(發(fā)生爭誶,對裁判不服)(3)兩者的職能有差別(二審具有監(jiān)督職能)(4)兩者的審判組織不同(二審合議庭不能有陪審員)(5)案件的審理方式上有差別(一審開庭審理,二審還可以徑行判決)(6)所作判決的法律效力不同。
4、上訴:當事人對一審未生效的判決、裁定,在法定期限內明示不服,要求上一級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并撤銷或變更原判決或裁定的訴訟行為。
5、提起上訴的條件:(1)必須有合格的上訴人和被上訴人P267(2)必須是依法允許上訴的判決、裁定
(3)必須符合法定的上訴期限(判決為15日,裁定為10日,從收到之次日起算)(4)只能向原審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5)必須遞交上訴狀。
6、當事人提起上訴,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二審人民法院上訴,5日內移交原審法院。
7、原審法院收到上訴狀,5日內將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提出答辨狀,5日內送二審。
8、撤回上訴的條件:(1)須由當事人自愿提出(2)撤回上訴的時間必須在第二審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3)上訴人申請撤回上訴,是否準許,由第二審人民法院裁定。逾期不預交訴訟費用又不提出緩交,自動撤回。
9、二審的審理范圍:二審程序中,人民法院應以當事人的上訴請求為審理范圍。
10、二審程序的審理方式:⑴應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⑵開庭審理為原則,不開放審理為例外(4點)P273
11、可在本法院進行,也可在案件發(fā)生地或原審人民法院進行。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0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12、第二審案件的裁判:㈠對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的案件的判決:⑴駁回上訴,維持原判⑵依法改判⑶發(fā)回重審(只限一次)⑷裁定撤銷原判,駁回起訴。㈡對第一審裁定捍上訴的案件的裁定:P276
13、二審裁判為終審裁判,一經(jīng)送達當事人,即發(fā)生法律效力,當事人不得對裁判再行上訴;不得就同一訴訟標的,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具有給付內容的裁判,如果義務人拒不履行義務的,該裁判具有強制執(zhí)行力。
14、二審調解的范圍:4點 P277
1、第二審程序:指當事人對一審人民法院所作的未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不服,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一級人民法院據(jù)此對案件進行審理所適用的審判程序。
2、第二審程序與第一審程序的聯(lián)系:(1)案件所涉及的訴訟標的相同(2)第一審程序是第二審程序的前提和基礎(3)第二審程序是第一審程序的繼續(xù)和發(fā)展(4)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除規(guī)定外,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的有關規(guī)定。
3、二者的區(qū)別:(1)程序發(fā)生的基礎不同(起訴,上訴)(2)當事人提起訴訟程序的理由不同(發(fā)生爭誶,對裁判不服)(3)兩者的職能有差別(二審具有監(jiān)督職能)(4)兩者的審判組織不同(二審合議庭不能有陪審員)(5)案件的審理方式上有差別(一審開庭審理,二審還可以徑行判決)(6)所作判決的法律效力不同。
4、上訴:當事人對一審未生效的判決、裁定,在法定期限內明示不服,要求上一級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并撤銷或變更原判決或裁定的訴訟行為。
5、提起上訴的條件:(1)必須有合格的上訴人和被上訴人P267(2)必須是依法允許上訴的判決、裁定
(3)必須符合法定的上訴期限(判決為15日,裁定為10日,從收到之次日起算)(4)只能向原審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5)必須遞交上訴狀。
6、當事人提起上訴,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二審人民法院上訴,5日內移交原審法院。
7、原審法院收到上訴狀,5日內將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提出答辨狀,5日內送二審。
8、撤回上訴的條件:(1)須由當事人自愿提出(2)撤回上訴的時間必須在第二審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3)上訴人申請撤回上訴,是否準許,由第二審人民法院裁定。逾期不預交訴訟費用又不提出緩交,自動撤回。
9、二審的審理范圍:二審程序中,人民法院應以當事人的上訴請求為審理范圍。
10、二審程序的審理方式:⑴應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⑵開庭審理為原則,不開放審理為例外(4點)P273
11、可在本法院進行,也可在案件發(fā)生地或原審人民法院進行。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0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12、第二審案件的裁判:㈠對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的案件的判決:⑴駁回上訴,維持原判⑵依法改判⑶發(fā)回重審(只限一次)⑷裁定撤銷原判,駁回起訴。㈡對第一審裁定捍上訴的案件的裁定:P276
13、二審裁判為終審裁判,一經(jīng)送達當事人,即發(fā)生法律效力,當事人不得對裁判再行上訴;不得就同一訴訟標的,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具有給付內容的裁判,如果義務人拒不履行義務的,該裁判具有強制執(zhí)行力。
14、二審調解的范圍:4點 P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