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交流:謹防重回繁瑣分析的老路2

字號:

隨著語文教學研究的深入,越來越追求教學的精細化。以上精讀片段,和以前出現(xiàn)的繁瑣分析如出一轍。教者雖然注意了讓學生在讀中體會,但仍然有肢解文本、繁瑣分析之嫌。
    部分老師可能認為,精讀課文就是帶領(lǐng)學生借助文本語言,深入地和文本對話,也就是逐字逐句地品味、咀嚼,不能錯過每一個關(guān)鍵詞語。像上例,教者在精讀重點句子的時候,就是引導(dǎo)學生逐字逐句感受水的珍貴,哪怕一個“才”字也不能漏掉。設(shè)計不可謂不精,感受不可謂不深。如果教者能深入研讀文本,把重點詞語進行整合,選準解讀的突破點,不僅提高了精讀的效率,而且也把精讀引向深刻,避免出現(xiàn)新的繁瑣分析的情形。其實,上例的句子,教者可以緊緊抓住“十公里”和“一個小時”,引導(dǎo)學生反復(fù)品讀、體會,就一定能感受到水的珍貴??荚嚧笳?BR>    二、繁瑣的教偽裝成繁瑣的學
    請看筆者在觀摩課《月光啟蒙》上所見到的一個教學片斷:
    師:剛才我們初讀了課文,大家對課文的內(nèi)容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喜歡課文的哪幾小節(jié)呢?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看看你能讀懂什么?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讀書。)
    師:誰來告訴老師,你喜歡課文的哪幾小節(jié),你又讀懂什么?
    生1:我喜歡課文的第1小節(jié),從課文中“暑熱散去了,……灑滿了我們的籬笆小院?!蔽腋惺艿搅讼囊股畹拿烂睢?BR>    生2:我喜歡課文的后一小節(jié),我知道了“是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使我……飛向詩歌的王國。”
    生3:我喜歡課文的第5小節(jié),從課文中我知道了“母親用歌謠把故鄉(xiāng)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BR>    生4:我喜歡課文的第6小節(jié),課文中“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睂懙锰懒恕?BR>    生5:我喜歡課文的第4小節(jié),從課文的描寫中我感受到了母親甜甜的嗓音是那樣的美妙。
    生6:我喜歡課文的第2小節(jié),因為文中的歌謠很押韻,讀得朗朗上口。
    生7:……
    (學生基本把課文14個小節(jié)都匯報了。)
    從表面上看,以上教學過程觀念前衛(wèi),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者能尊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允許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保護他們的話語權(quán)。我們知道,“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是這次課改的基本價值取向,也是貫穿這次課改的基本精神,是這次課改的靈魂。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引導(dǎo)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努力體驗,享受樂趣。尤其在閱讀教學中,要想方設(shè)法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感悟,不能以他人的理解來代替自己的閱讀實踐。從這個角度說,這個教學片斷無可厚非??荚嚧笳?BR>    實際上,仔細一咀嚼,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片斷從教師繁瑣地教變成了學生瑣碎地學,成了另一種繁瑣分析。這暴露出許多老師認識上普遍存在的一些誤區(qū),他們認為,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強調(diào)尊重學生獨特體驗,就是要服從學生,尊重學生的話語權(quán),學生想學哪小節(jié)就學哪小節(jié),想怎么匯報就怎么匯報,教者不能過多干涉。如果不這樣,就不是“以人為本”,就違背了課改精神。我們的教育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以前是教師把課文教碎了,現(xiàn)在則是學生把課文學碎了。考試大整理
    應(yīng)該說,近幾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們的課堂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變化,語文課堂教學開始去偽存真,去粗存精,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現(xiàn)在,新課改已經(jīng)到了深入推進的關(guān)鍵階段。讓我們對繁瑣分析保持高度警覺,認真領(lǐng)會課改精神,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既要堵住教師繁瑣分析的路,也要堵住學生繁瑣學習的路,使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高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