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預測:山寨文化1

字號:

山寨文化大事記
    山寨文化·歷程
    2008年的流行詞匯中,“山寨”一詞當仁不讓地占據(jù)了一席之地。
    從2001年出現(xiàn)“山寨手機”、“山寨游戲機”,到后來的“山寨《紅樓夢》”、“山寨《百家講壇》”,再到2008年的“山寨春晚”,諸多帶有模仿性質的“山寨現(xiàn)象”層出不窮。
    你會發(fā)現(xiàn)身邊的很多人用起了山寨手機,電視里正在播出山寨電視劇,劇場里最火爆的是山寨話劇,網上最紅的是山寨明星……山寨文化儼然成了氣候,甚至有人驚呼“無人不山寨”。
    那么,究竟什么叫山寨?山寨文化又是怎樣一步步發(fā)展起來的?
    山寨版周華健——“周華銨”(原名周財鋒)
    代言皮鞋,鞋盒上還有其簽名
    拍平面廣告
    “山寨”指盜版仿制 經低價手機帶動 蔓延至數(shù)碼產品 隨后進軍娛樂界
    手機搖旗山寨文化攻城拔寨
    定義
    山寨:來自廣東方言意為盜版、仿制
    在漢語詞典中,“山寨”一詞原代表那些占山為王的地盤,有著不被官方管轄的意味,人們常常把它和武俠小說里的江湖好漢聯(lián)系在一起。
    現(xiàn)如今,我們所說的“山寨”一詞來自廣東方言,意為盜版、仿制,是一種由民間IT力量發(fā)起的產業(yè)現(xiàn)象。同時,“山寨廠”在廣東方言里早已有之,指常見于粵港一帶的非正規(guī)、小作坊式的各類工廠,其主要表現(xiàn)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
    由于山寨手機等數(shù)碼產品的流行,“山寨”一詞最早開始由廣東的網友們廣泛傳開,其主要表現(xiàn)形式為通過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機、數(shù)碼產品、游戲機等不同領域。
    目前,山寨幫已成為江湖第一大幫,幫眾無數(shù),遍及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