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販購物車被盜,責任誰負?

字號:

消費者到量販購物,停放在門口的摩托車被盜。量販稱一是免費看車,二是未給其任何車輛保管票據(jù),所以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量販購物車被盜,責任誰負?
     8月2日,河南省唐河縣法院對這一丟車賠償案進行了公開審理,一審判決量販賠償原告仝女士1萬元,并承擔相關訴訟費用。
     量販購物摩托被盜
     2003年8月26日上午,河南省唐河縣城關鎮(zhèn)居民仝女士到唐河縣“興盛昌量販”購物時,將價值一萬多元的新摩托車鎖好后停放在該量販店前設置的停車區(qū)內。當仝女士購物后欲結算時,發(fā)現(xiàn)停放在停車區(qū)內的五羊本田100踏板摩托車摩托車不見了,遂慌忙出店尋找,在和看管人員白某爭執(zhí)未果的情況下,仝女士向110報了警。
     唐河縣公安局民警趕到現(xiàn)場后,對仝女士和葉某進行了詢問,確認摩托車被盜。仝女士稱摩托車儲備箱內存放有現(xiàn)金4000元。案發(fā)后,仝女士多次找“興盛昌量販”交涉、商議索賠事宜,未果。為此,仝女士起訴到法院,請求依法判令“興盛昌量販”賠償損失14000元。
     公堂對簿各辯是非
     唐河法院受理該案后,依法公開審理此案。訴訟中原告稱,她是沖著被告的信譽來的,這也不是第一次到被告處購物,每次來購物都看到被告在店門前設置的“車輛請自覺存入存車區(qū)內,否則丟失后果自負”的告知牌,所以來這里購物是很放心的。去年8月26日在被告處購物時,我將摩托車停放在了被告設置的停車區(qū)內,而且在停放時,被告看管人員葉某還協(xié)助她將一欄檔車輛的鐵杠挪開后,原告才將摩托車停放在停車區(qū)內的。作為消費者到商場消費而丟了東西難道要自認倒霉嗎?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和主張,原告提供了相關證據(jù)、證言材料。
     被告“興盛昌量販”據(jù)理力爭,認為自己已向消費者提供了車輛存放保障安全設施,摩托被盜是因為原告未按要求將車輛停放在安全區(qū)內造成的。被告看管人員也稱挪開鐵杠后,不知道原告將摩托車停放在了什么地方,原告也沒有向看管人員交待照看車輛,看管人員也未收取原告任何費用,據(jù)此,被告認為雙方并未形成保管合同關系,自己不應承擔賠償責任,認為原告的主張缺乏法律依據(jù),同時也提供了證人證言,請求法庭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被告在法庭上唇槍舌劍,互不相讓,一時是非難辨。
     法院判決商場賠償
     法庭依法調取了有關材料,對原被告提供的證據(jù)進行了梳理歸納,并當庭進行了質證。最后,經合議庭評議認為,被告否認原告摩托車在被告有專人看管的停車區(qū)內被盜,但被告的停車區(qū)看管人員(即本案被告方的證人)葉某證實,原告騎摩托車自東向西從店門前的通道經過,由于有一鐵杠擋住原告的路,白將杠子挪開,而挪開杠子只有兩個去向,一是向西,二是到停車區(qū),因向西停有一輛正在卸貨的三輪車擋著道路,故原告只能將摩托車停在停車區(qū)內。且葉某也證實了原告從店中出來發(fā)現(xiàn)摩托車被盜與其爭吵這一情節(jié),故原告方所提供的證據(jù)的證明力明顯大于被告方所提供證據(jù)的證明力,所以原告稱購物時所騎摩托車在被告停車區(qū)被盜的事實存在。因被告有“車輛請自覺存入存車區(qū)內,否則丟失后果自負”的告示告知,可以認定被告方已對原告方形成了服務合同的隨附義務,由于被告方的看管人員未能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未盡足夠謹慎的注意,致使原告的摩托車被盜,責任完全在被告方。原告要求被告承擔賠償摩托車丟失損失,由于原告的摩托車購買僅有兩個多月,原告要求被告方賠償損失1萬元,理由正當,應予支持。原告稱其摩托車內放有4000元現(xiàn)金,因沒有相關的證據(jù)證明,不予支持,唐河法院遂依法判決被告“興盛昌量販”在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摩托車損失1萬元整。
     丟車之責如何認定
     仝女士作為消費者前往量販購物,與經營者量販之間已經形成了消費服務合同關系。根據(jù)合同法第六十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除應按照約定全面履行義務外,還應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jù)合同的性質、目的履行其它法定義務。消費者在經營場所進行消費時,經營者對消費者的車輛等交通工具負有適當?shù)谋9芰x務,當發(fā)生了車輛丟失事件,量販應當履行消費服務合同的附隨義務,應當積極幫助尋找,或采取適當避免可能發(fā)生損害的補救措施和必要的賠償。
     附隨義務是針對合同主義務而講的,雖然合同沒有約定,但根據(jù)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也應當履行的義務。合同法第六十條規(guī)定的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jù)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xié)助、保密等義務,這就是履行合同時的附隨義務。《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規(guī)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边@里所規(guī)定的保障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的義務也是附隨義務。合同法第107條規(guī)定:“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承擔違反附隨義務責任必須是義務人主觀上有過錯。就本案而言,該量販門口有專職人員看管車輛,而且明示車輛必須停放在存車區(qū),原告就會認為有專職人員看管而放松對車輛的自我看護,雖然被告對原告車輛是否停放在存車區(qū)內有異議,但相關證據(jù)足以推定原告車輛是在被告停車區(qū)被盜的,被盜原因是被告在免費看護車輛的管理中有漏洞,所以被告方明顯存在有過錯。退一步講,即便是經營者未在商場門前設置停車區(qū)和安排看管人員,顧客車輛丟失,經營者也是有過錯的,也將承擔相應的責任。
     附隨義務應當擴大
     從法律設定附隨義務的作用來看,一是輔助實現(xiàn)合同主義務;二是避免合同當事人人身或財產利益受到損害。附隨義務的設定勢必會加重商場、醫(yī)院等經營、服務行業(yè)的責任,但這些規(guī)定體現(xiàn)了法律對弱者的保護。隨著商業(yè)競爭的日益加劇,商家經營理念的更新和消費者消費理念的日漸成熟,商家的附隨義務呈擴大趨勢是不容爭辯的,也是應當?shù)?。消費者一邊享受商家提供的服務,一邊惦記著自己的車輛安全,是無法從心理上得到完美的服務,而商家忽視法律上規(guī)定的附隨義務,有可能損害消費者的利益甚至生命,是與現(xiàn)代經營理念和消費理念背道而馳的,最終還是損害了商家的利益。
     現(xiàn)代消費理念提倡“消費享受”,這中間就包含了經營者的附隨義務內容,如免費看管車輛、提包,照看嬰兒或提供其他娛樂等免費消費服務,這是商業(yè)競爭的必然趨勢,也必然要求經營者承載著更多的行業(y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