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名車

字號:

“美洲豹”跑不動了
    案一:陳敏敏怎么也沒有想到買了一輛名貴的轎車不僅沒有給他帶來多少方便,反而添了更多的麻煩——
    2002年9月13日,陳敏敏花71萬元從上海中興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中興公司)買了一輛英國美洲豹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美洲豹公司)生產的美洲豹X-TYPE型號汽車。提車后,陳敏敏開始享受名車帶來的“尊貴享受”了。
    然而2004年7月22日發(fā)生的一件事情卻將陳敏敏從此帶到了無盡的煩惱中。由于他不慎弄丟兩把車鑰匙中的一把,于是找到美洲豹公司在中國華東地區(qū)的代理商——上海世貿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處(下稱世貿公司),打算再配置一把備用。不料世貿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對汽車維修過程中,不慎鎖住車門,這下,不僅鑰匙沒有配好,原來的一把鑰匙也打不開了。此后,陳敏敏的愛車在汽車修理廠一停就是兩個月。
    更讓陳敏敏難以忍受的是,在修車期間,世貿公司只向他提供一輛破舊的二手普桑車暫用(要么就接受每天300元的補償)。結果使得陳敏敏的親戚、朋友及客戶都對他經濟資信狀況產生了懷疑,面對人們背后的議論,陳敏敏真是有苦難言,可是他總不能對每一個人都主動去解釋原因吧,而且這種解釋會越描越黑。因為這輛車,陳敏敏真是身心俱疲。
    世貿公司通過與美洲豹公司聯(lián)系后,更了解到了一個驚天內情,原來汽車出現這樣故障是由于該汽車使用的車身電腦板是2002年捷豹公司內部召回的舊產品,設計上本來就存在缺陷。經交涉聯(lián)系遠在英國的美洲豹公司,該公司調換了車身電腦板,車門緊鎖問題才得以解決,2004年9月8日,世貿公司將修理完畢的車輛交還給陳敏敏。雖然風波暫平息,但陳敏敏飽受痛苦,認為這期間遭受精神壓力和誤解應該有人出來承擔責任。一氣之下,2005年4月他聘請了上海匯業(yè)律師事務所吳冬律師將美洲豹公司以及修理廠和代理商世貿公司都告上法院,請求判令三名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10萬元,并要求三被告將該車已被內部召回的情形如實告知在中國境內的所有美洲豹車的用戶,并依法進行召回,同時向國家質檢總局報告。
    在法庭上,原被告進行了激烈的辯論,原告方認為被告世貿公司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也違反了《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guī)定》的召回義務。而且,世貿公司提供的汽車維修服務存在瑕疵,致使陳敏敏整整兩個月不能使用該汽車,嚴重影響了他的工作和生活,并遭受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名譽損失。至于美洲豹公司使用設計有缺陷的零部件生產汽車,使汽車存在質量隱患,也極大地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而且在發(fā)現質量問題后,也沒有依法通知其在中國境內的代理商、進口商及銷售商依法召回質量有缺陷的汽車,既是對中國消費者權益的侵害,也是對中國消費者的歧視。
    世貿公司則表示是2003年后才成為美洲豹牌汽車在華東地區(qū)的代理商,并沒有在中國境內銷售過涉案的這款車型。只是因為對美洲豹牌汽車消費者的保護,才指定某維修商對該輛汽車進行維修,由于在維修過程中出現了汽車本身設計上的產品質量問題,經向美洲豹公司報告后,現已消除了相關故障,所產生的維修費用等均由美洲豹公司承擔,維修單位也給陳敏敏提供了代步工具,陳敏敏也無任何經濟損失,故世貿公司不承擔責任。
    美洲豹公司則承認涉案車型部分車輛確實存在設計上的缺陷,也已經按照相關程序在英國對該情況予以召回公示。但同時表示,從公司內部記錄看,陳敏敏的車原先是銷往德國的,并未直接進入中國市場。
    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法院于2006年6月作出了判決。基于民事侵權賠償的填平原則,對受害者的賠償應以恢復至偽造損害之前的水平為限,美洲豹公司已經對涉案車輛的缺陷部件進行了更換,并承擔了相應的修理費用,已部分履行了生產上的責任。但是,由于涉案的美洲豹轎車與代步的普桑車在經濟和使用價值上都有一定差距,法院參考上海汽車租賃市場近似價位車輛價格等因素,酌情確定被告美洲豹公司應該賠償陳敏敏車輛無法使用的損失16000元。對于陳敏敏訴請要求三名被告披露召回信息以及向相關職能部門報告,建議另行反映解決,法院不做處理。
    難以“馳騁”的奔馳
    案二:送給愛妻以安全保障性能優(yōu)異出名的轎車——奔馳S350,本是愛意的體現和高品質生活象征的奔馳卻給周俊雄出了一串難題——
    2003年7月21日,周俊雄先生花137萬元為愛妻傅女士買了一輛奔馳S350,然而在交車一個星期后,這輛名車卻讓這對夫婦感到憤怒了,因為該車不僅“百病纏身”,簡直“病入膏肓”,之后歷經十幾次維修,都不見好轉,周俊雄于是成了維修站的???,三天兩頭地跑維修站。
    說起在2005年2月17日的那次駕車經歷,周俊雄仍心有余悸。當時也是毫無征兆的,車子排擋又突然失靈,前進、后退都沒有反應,幸虧周俊雄身手敏捷,才未釀成車禍。周俊雄當時無奈地叫來拖車公司準備托走病車,結果又因為車輛故障根本無法牽引,結果,只能叫來吊車,再行運走。這次折騰花了3個多小時,周俊雄覺得這輛車不僅不是身份的象征,反而成了他生活的累贅。在維修中心停了半個月以后,奔馳又回到了周建新的車庫,維修中心表示已經更換換擋模塊,可以正常使用。
    但是,噩夢仍在繼續(xù)。不到一個月,該車又開始“耍脾氣”,安全氣囊系統(tǒng)頻出故障。從2003年7月購車起算,眼看2年的保修期已經過去,對于這輛“病怏怏”的奔馳,周俊雄既擔心此后不僅難以擺脫無休止的“維修”,還有那保修期后一張一張昂貴的維修單。于是周俊雄向申新公司提出了退車要求。但是申新公司則表示,他們只管賣車,一經銷售,接下來基本上都轉給售后服務了,他們不承擔這個責任。而汽車是德國原產,出現質量問題應該找生產商,自己只負責保修期間的維修。
    作為奔馳指定的上海維修點上海東馳汽車維修有限公司也只表示,稱該車屬于“疑難雜癥”,因此屢修屢壞,車主可以繼續(xù)到該處進行維修。但是,他們只搞維修及保養(yǎng)等售后服務,不對車輛質量負責,更不涉及買賣合同以及退、換貨。
    梅德賽斯-奔馳中國有限公司華東區(qū)總代理——上海東之星汽車貿易有限公司還認為周俊雄的奔馳車沒有按時到特許服務中心進行保養(yǎng)和維護,認為保養(yǎng)和維護的不當,可能出現或者增加一些復雜情況。并表示,已經會同高級技術專家制定了周密妥善的維修方案,要求周俊雄去維修站進行維修。
    忍無可忍的周俊雄在要求退車遭到拒絕后,只好將生產商戴姆勒-克萊斯勒股份公司(下稱戴姆勒公司)以及銷售商上海申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下稱申新公司)訴至法院。周俊雄請求法院判令退車,退還自己的車價款137萬元,同時賠償經濟損失10萬元。2006年5月16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第一次開庭審理此案,7月6日,再次開庭審理。
    周俊雄向法庭出示了十幾張維修單然后就開始訴說一連串煩人的遭遇。從最初的跑偏現象,到其后的換擋模塊失靈,再到如今的SRS(即安全氣囊)系統(tǒng)故障。買車后短短2年內,包括排擋桿、模塊、轉向柱電腦、方向盤線盤、線束油封在內的6個重要汽車控制系統(tǒng)出現一系列電路、機械和供油故障,經過12次維修,但是奔馳車毛病依然。
    在7月6日的庭審中,作為梅德賽斯-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公司的代理人劉虹環(huán)律師表示,公司已經準備好了一切需要的部件,再一次對該奔馳進行修理,但并不能保證該車今后不再出現類似問題。而且,她還認為這些故障與周俊雄此前駕駛奔馳車曾出過交通事故有關。
    但是原告周俊雄表示,“我們愿意接受鑒定,如果鑒定確實證明問題系事故原因,我們當即撤訴,如果并非事故原因,那么戴姆勒公司就應該接受退車?!辈贿^,戴姆勒公司并沒有接受這樣的提議。
    律師說法
    這兩起案件的代理律師吳冬認為,目前因為汽車質量出現問題的糾紛的解決都遇到了難處。由于汽車是一個特殊商品,生產、銷售和維修分屬不同公司,這就容易造成相互推諉的情況發(fā)生。而國家相關法規(guī),如汽車“三包”規(guī)定沒有出臺,使得退車規(guī)定缺失,消費者往往不得不走向訴訟之路。這條訴訟之路往往又是非常漫長和不對等的。另外,某些跨國公司在處理售后問題上也存在對中國消費者的明顯歧視。而在歐美等國,車輛類精密產品一旦出現問題,生產商都會非常重視,并在第一時間積極妥善解決;但在對待中國消費者的態(tài)度上卻顯得有些傲慢,并常常以各種理由拒絕中國的法律管轄。所以,相對于這些制造名車的全球性大公司,開奔馳車的富豪也還是弱勢群體。另外,隨著家庭汽車消費大量增加,目前名車投訴呈上升趨勢,投訴的熱點是汽車質量、新車公里數、多次維修不好等問題。而這些問題背后,就是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制定出臺相關法律法規(guī),以保障消費者的利益。(田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