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競爭:各國出招避免一考定終身

字號:

法德澳等國高考:不只看考試;平時分數(shù)融入其中;給予學生更多機會
    隨著2009年高考分數(shù)線的劃定,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面對一考定終身的制度,不少平時成績優(yōu)異卻發(fā)揮失常的考生,只能在捶胸哀嘆中等待來年的一搏。
    外國媒體對我國“像戰(zhàn)爭”一樣的高考很感慨。英國路透社今年6月對中國高考的報道,標題就是“世界大規(guī)模的考試、令人恐懼的高考”。而他們這樣認為的主要原因是,學生讀了十幾年的書后,能否進入大學只由考試的發(fā)揮決定,所有影響考試的偶然因素都成了“考試毒藥”。其實,我國一直在進行高考改革的探索,如今與新課改配套的2010年高考方案已經(jīng)基本制定完畢,考試內(nèi)容更重視考查綜合能力。
    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使這一制度更趨公平和科學。從這一出發(fā)點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為避免考試的偶然性,在計算高考成績時,融入平時成績的做法,以及美國允許學生可以多次參加高考的做法,都不失為我國高考改革探索的思路。
    美國
    從高一起就能開始考試
    選滿意成績寄送大學
    美國的高考叫SAT,即全國統(tǒng)一的學習水平測試。SAT考試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叫綜合部分,包括英語和數(shù)學兩科,稱為SAT1。第二部分是單科考試,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外語等,稱為SAT2。其中外語包括漢語、德語和日語,考生可選考其中一門。SAT1成績是各大學都統(tǒng)一要求的,即SAT1成績達到一定標準,才能有機會邁入大學校門。SAT2的成績則要看考生包括的院校要求,通過后方才被錄取。
    美國學生的高考,確切地說是從高一就開始了。因為,SAT考試與高中教材沒有直接關系,主要是考查學生的邏輯、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每年有7次考SAT的機會。且每次成績2年有效。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參加任何考試。
    美國注重個人素質(zhì),這里的大學選取學生并不單看其高考成績,許多學校都把其他技能列入錄取要求中。例如,哈佛大學每年都拒收不少SAT滿分的學生,他們的理由是,這些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不夠。
    不少美國媒體在報道中,把中國的高考和美國高中生進入大學的標準入學考試SAT相比較?!都~約時報》注意到中國的高考在時間上是SAT的兩倍多,4門科目共長達9小時的高考每年只有,而且是進入中國所有高校的憑證。而美國的SAT考試在上中學時就可以參加,而且一年可考7次,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滿意的成績寄送大學。有的美國家長甚至連孩子哪天參加了考試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