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下列關于在我國審理的涉外仲裁案件中財產(chǎn)保全的說法,正確的有:
A.由仲裁委員會進行財產(chǎn)保全
B.裁定采取保全的,申請人可以不提供擔保
C.仲裁申請應由被申請人住所地或其財產(chǎn)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裁定
D.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都可裁定
42.根據(jù)中國對外簽定的稅收協(xié)定,對預提稅的征稅限定,一般規(guī)定的預提稅的限制稅率為多少?
A.不超過10% B.超過10%
C.20% D.不超過20%
43.根據(jù)《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關于保全貨物的規(guī)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保全貨物是一方當事人違約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仍持有或控制貨物的處置權,該當事人有義務對他所持有的或控制的貨物進行保全。保全貨物是特定情況下,當事人依據(jù)公約必須承擔的義務
B.有義務采取措施以保全貨物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將貨物寄放于第三方的倉庫,由對方承擔費用,但該費用應當合理
C.如果發(fā)運給買方的貨物已經(jīng)到達目的地,并交給買方處置,買方可根據(jù)貨物與合同約定不符,拒絕接收貨物。盡管賣方在目的地沒有代表或代理人代為處置貨物,因為賣方違約在先,買方也沒有義務保全貨物,可聽任該批貨物由承運人處置,貨物損失由賣方承擔
D.對易于迅速變壞的貨物,保全貨物的方式可以是將該批貨物售出,出售貨物的一方可以從出售貨物的價款中扣除保全貨物和銷售貨物發(fā)生的合理費用
44.甲國A公司(買方)與乙國B公司(賣方)簽訂一進口水果合同,價格條件為CFR,裝運港的檢驗證書作為議付貨款的依據(jù),但約定買方在目的港有復驗權。貨物在裝運港檢驗合格后交由C公司運輸。由于乙國當時發(fā)生疫情,船舶到達甲國目的港外時,甲國有關*對船舶進行了熏蒸消毒,該工作進行了數(shù)天。之后,A公司在目的港復驗時發(fā)現(xiàn)該批水果已全部腐爛。依據(jù)《海牙規(guī)則》及有關國際公約,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C公司可以免責
B.A公司應向B公司提出索賠,因為其提供的貨物與合同不符
C.A公司應向C公司提出索賠,因為其沒有盡到保管貨物的責任
D.A公司應向B公司提出索賠,因為其沒有履行適當安排保險的義務
45.中國甲公司(賣方)與德國乙公司(買方)簽訂的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使用了“CIP漢堡”貿(mào)易術語。下列哪一種說法符合該貿(mào)易術語的要求?
A.貨物應運至漢堡港
B.貨物風險自貨交第一承運人時轉(zhuǎn)移
C.由甲公司負責辦理進口手續(xù)
D.甲公司訂立多式聯(lián)運運輸合同,乙公司負責辦理保險
46.A與B兩公司簽訂進口某批貨物的買賣合同,并約定A公司應于約定期內(nèi)開立以B公司為受益人的不可撤銷的即期保兌信用證。A公司依約向甲銀行申請開立了信用證,并由B公司所在國的乙銀行保兌,B公司收到信用證即辦理完裝運手續(xù),隨后便向乙銀行提交了符合信用證各項要求的單據(jù),要求乙銀行付款。對此,乙銀行應該:
A.依B公司的要求付款,而不得拒絕
B.拒絕B公司的付款要求
C.可以付款,但須在取得開證行甲銀行的同意后付款
D.可以付款,但須取得A公司的同意后付款
47.關稅同盟和自由貿(mào)易區(qū)(區(qū)域經(jīng)濟安排)是WTO下列哪個原則的例外?
A.國民待遇原則 B.最惠國待遇原則
C.一般性取消數(shù)量限制原則 D.對發(fā)展中成員特殊優(yōu)惠的原則
48.張律師在一民事案件中,因故與原告謝某解除了委托關系。同案中有獨立請求權的王某作為第三人委托張律師作他的訴訟代理人參加本案訴訟,張律師應如何處理?
A.因法律無明文規(guī)定,由張律師自行決定
B.在征得謝某的同意后,可接受王某的委托
C.不得接受王某的委托
D.無需征得謝某的同意,可直接接受王某的委托
49.王某原是甲市A區(qū)法院法官,2005年11月通過司法考試。2006年11月11日辭去法院的工作并向甲市司法局申請執(zhí)業(y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不能作為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執(zhí)業(yè)
B.不能承辦其女兒所任法官的法院管轄的案件,作為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
C.在2008年11月11日以后才能到A區(qū)法院出庭擔任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
D.在2008年11月11日之前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
50.下列關于公證機構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公證機構是依法設立,以營利為目的,依法獨立行使公正職能、承擔民事責任的證明機構
B.公證機構進行公證不得向當事人收取任何費用
C.北京市只能設立一個公證機構
D.設立公證機構,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門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按照程序批準后,頒發(fā)公證機構執(zhí)業(yè)證書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所給的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正確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51-90題,每題2分,共80分。
51.縱觀自然法理論的發(fā)展史,可以大體上劃分為三個基本階段。那么下列關于自然法理論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確的?
A.中世紀的神學的自然法將上帝的意志或者理性與法的兩個層次聯(lián)系起來,形成多層次的法理論。代表人物奧古斯丁認為按照效力的等級,法可以被劃分為四個層次: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
B.古希臘的哲學自然法理論將法劃分為(作為本質(zhì)的)自然法與(作為現(xiàn)象的)實在法兩個層次
C.伴隨著神之角色的消逝,“自然”一詞的內(nèi)容在近代的自然法觀念上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人的理性成為自然的核心含義。這種理性的自然法以對人的預設為出發(fā)點,進而認為人的基本權利是自然法的關鍵
D.自然法的含義經(jīng)歷了從“本質(zhì)”到“神意”再到“人的理性”的演變,但其基本的認識結構并未發(fā)生變化,這種認識結構就是自然法的一元論
52.關于我國的非正式法律淵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A.在當代中國,所有的習慣都是可以作為補充制定法的淵源的
B.非正式法律淵源與刑法的基本原則并不矛盾,同樣可以適用在刑事法律的領域
C.在普通法系國家,判例是非正式的法律淵源;而在民法法系國家,判例是正式的法律淵源
D.《民法通則》第6條明確規(guī)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庇纱丝梢?,政策是我國的正式的法律淵源之一
53.下列關于法適用的步驟的哪些說法正確?
A.法律解釋對于法律適用來說是可有可無的,不是必要的
B.當法律人在選擇法律規(guī)范時,他必須以該國的整個法律體系為基礎
C.法律人適用有效法律規(guī)范解決個案糾紛的這三個步驟是各自獨立且嚴格區(qū)分的單個行為
D.法律人適用法律解決個案糾紛的過程,首先要查明和確認案件事實,作為小前提;其次要選擇和確定與上述案件事實相符合的法律規(guī)范,作為大前提;最后以整個法律體系的目的為標準,從兩個前提中推導出法律決定或法律裁決
54.吳某是一個的球星,相關消息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報紙雜志上。有個記者對吳某相關的某事做了報道,但吳某認為記者的報道失實,要求記者賠禮道歉并賠償,記者拒絕。吳某惱羞成怒,出資雇傭幾個人將該記者打傷。后來司法機關介入,將吳某以涉嫌故意傷害罪拘留。吳某聲稱,他明知打傷記者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但是記者的報道嚴重失實,他忍無可忍。社會公眾對吳某的行為議論紛紛。關于此事,以下說法哪些是不正確的?
A.吳某明知故意傷害是違法的,但還執(zhí)意去做,明知故犯,應當罪加一等
B.吳某明知故意傷害是違法的,但還執(zhí)意去做,明知故犯,體現(xiàn)了法的指引作用
C.公眾對于此事的議論和不同看法,體現(xiàn)了法的教育作用,無論什么樣的情況下,都要通過正當?shù)暮戏ǖ氖侄蝸斫鉀Q糾紛
D.吳某是公眾人物,他應當容忍自己的私人生活曝光于公眾,法律對他的隱私權的保護力度也就不如普通人那么高
55.韓某有一架700萬像素的“三星”數(shù)碼照相機。其同事胡某因到云南旅游,向韓某借用了該相機。但因登山中保管不善,相機摔下山遭損毀。歸來時,胡某購買一架500萬像素的“索尼”數(shù)碼相機作為賠償,韓某不允,遂至法院起訴,要求賠償其所借出的相同型號的相機。法院審理后對韓某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對于此事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韓某對此“三星”相機享有的權利是一種相對權
B.在沒有出借前,韓某對該相機的權利所針對的義務人是不特定的
C.韓某的照相機被胡某毀損,韓某便擁有了向胡某要求損害賠償?shù)臋嗬?,胡某則有義務賠償韓某的損失。這種權利所針對的義務屬于“對人義務”
D.根據(jù)法院的判決,在韓某和胡某之間形成的法律關系屬于保護型法律關系,同時也是一種第二性法律關系
56.下面關于法的普遍性的說法錯誤的有:
A.在階級社會中,法僅規(guī)范被統(tǒng)治階級的行為
B.在法的精神實質(zhì)上,法的普遍性與法的公正性是一致的,而非矛盾的
C.法的普遍性表現(xiàn)為法調(diào)整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種社會關系
D.法在一國國家權力管轄的范圍之外也有法律效力,這充分體現(xiàn)了法的普遍性
57.下列選項中哪些表現(xiàn)了憲法的效力?
A.憲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礎和依據(jù)
B.憲法是一國之內(nèi)所有組織和個人的行為準則
C.憲法是一國政治力量對比關系的全面、集中表現(xiàn)
D.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憲法較之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
58.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必須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A.中國公民
B.年滿40周歲
C.在外國無居留權
D.在澳門連續(xù)居住滿20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的永久性居民
59.下列有關我國國家主席的論述不正確的是:
A.國家主席缺位時,由國家副主席代理
B.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活動
C.國家主席和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一樣,連續(xù)任職可以超過兩屆
D.國家主席根據(jù)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發(fā)布戒嚴令
60.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之一是監(jiān)督國家機關的工作。根據(jù)憲法和法律,下列有關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監(jiān)督權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確的?
A.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聯(lián)名有權提出對國務院的質(zhì)詢案
B.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聯(lián)名無權提出對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質(zhì)詢案
C.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聯(lián)名無權提出對人民法院的質(zhì)詢案
D.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聯(lián)名無權提出對國家主席的質(zhì)詢案
A.由仲裁委員會進行財產(chǎn)保全
B.裁定采取保全的,申請人可以不提供擔保
C.仲裁申請應由被申請人住所地或其財產(chǎn)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裁定
D.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都可裁定
42.根據(jù)中國對外簽定的稅收協(xié)定,對預提稅的征稅限定,一般規(guī)定的預提稅的限制稅率為多少?
A.不超過10% B.超過10%
C.20% D.不超過20%
43.根據(jù)《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關于保全貨物的規(guī)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保全貨物是一方當事人違約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仍持有或控制貨物的處置權,該當事人有義務對他所持有的或控制的貨物進行保全。保全貨物是特定情況下,當事人依據(jù)公約必須承擔的義務
B.有義務采取措施以保全貨物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將貨物寄放于第三方的倉庫,由對方承擔費用,但該費用應當合理
C.如果發(fā)運給買方的貨物已經(jīng)到達目的地,并交給買方處置,買方可根據(jù)貨物與合同約定不符,拒絕接收貨物。盡管賣方在目的地沒有代表或代理人代為處置貨物,因為賣方違約在先,買方也沒有義務保全貨物,可聽任該批貨物由承運人處置,貨物損失由賣方承擔
D.對易于迅速變壞的貨物,保全貨物的方式可以是將該批貨物售出,出售貨物的一方可以從出售貨物的價款中扣除保全貨物和銷售貨物發(fā)生的合理費用
44.甲國A公司(買方)與乙國B公司(賣方)簽訂一進口水果合同,價格條件為CFR,裝運港的檢驗證書作為議付貨款的依據(jù),但約定買方在目的港有復驗權。貨物在裝運港檢驗合格后交由C公司運輸。由于乙國當時發(fā)生疫情,船舶到達甲國目的港外時,甲國有關*對船舶進行了熏蒸消毒,該工作進行了數(shù)天。之后,A公司在目的港復驗時發(fā)現(xiàn)該批水果已全部腐爛。依據(jù)《海牙規(guī)則》及有關國際公約,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C公司可以免責
B.A公司應向B公司提出索賠,因為其提供的貨物與合同不符
C.A公司應向C公司提出索賠,因為其沒有盡到保管貨物的責任
D.A公司應向B公司提出索賠,因為其沒有履行適當安排保險的義務
45.中國甲公司(賣方)與德國乙公司(買方)簽訂的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使用了“CIP漢堡”貿(mào)易術語。下列哪一種說法符合該貿(mào)易術語的要求?
A.貨物應運至漢堡港
B.貨物風險自貨交第一承運人時轉(zhuǎn)移
C.由甲公司負責辦理進口手續(xù)
D.甲公司訂立多式聯(lián)運運輸合同,乙公司負責辦理保險
46.A與B兩公司簽訂進口某批貨物的買賣合同,并約定A公司應于約定期內(nèi)開立以B公司為受益人的不可撤銷的即期保兌信用證。A公司依約向甲銀行申請開立了信用證,并由B公司所在國的乙銀行保兌,B公司收到信用證即辦理完裝運手續(xù),隨后便向乙銀行提交了符合信用證各項要求的單據(jù),要求乙銀行付款。對此,乙銀行應該:
A.依B公司的要求付款,而不得拒絕
B.拒絕B公司的付款要求
C.可以付款,但須在取得開證行甲銀行的同意后付款
D.可以付款,但須取得A公司的同意后付款
47.關稅同盟和自由貿(mào)易區(qū)(區(qū)域經(jīng)濟安排)是WTO下列哪個原則的例外?
A.國民待遇原則 B.最惠國待遇原則
C.一般性取消數(shù)量限制原則 D.對發(fā)展中成員特殊優(yōu)惠的原則
48.張律師在一民事案件中,因故與原告謝某解除了委托關系。同案中有獨立請求權的王某作為第三人委托張律師作他的訴訟代理人參加本案訴訟,張律師應如何處理?
A.因法律無明文規(guī)定,由張律師自行決定
B.在征得謝某的同意后,可接受王某的委托
C.不得接受王某的委托
D.無需征得謝某的同意,可直接接受王某的委托
49.王某原是甲市A區(qū)法院法官,2005年11月通過司法考試。2006年11月11日辭去法院的工作并向甲市司法局申請執(zhí)業(y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不能作為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執(zhí)業(yè)
B.不能承辦其女兒所任法官的法院管轄的案件,作為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
C.在2008年11月11日以后才能到A區(qū)法院出庭擔任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
D.在2008年11月11日之前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
50.下列關于公證機構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公證機構是依法設立,以營利為目的,依法獨立行使公正職能、承擔民事責任的證明機構
B.公證機構進行公證不得向當事人收取任何費用
C.北京市只能設立一個公證機構
D.設立公證機構,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門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按照程序批準后,頒發(fā)公證機構執(zhí)業(yè)證書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所給的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正確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51-90題,每題2分,共80分。
51.縱觀自然法理論的發(fā)展史,可以大體上劃分為三個基本階段。那么下列關于自然法理論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確的?
A.中世紀的神學的自然法將上帝的意志或者理性與法的兩個層次聯(lián)系起來,形成多層次的法理論。代表人物奧古斯丁認為按照效力的等級,法可以被劃分為四個層次: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
B.古希臘的哲學自然法理論將法劃分為(作為本質(zhì)的)自然法與(作為現(xiàn)象的)實在法兩個層次
C.伴隨著神之角色的消逝,“自然”一詞的內(nèi)容在近代的自然法觀念上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人的理性成為自然的核心含義。這種理性的自然法以對人的預設為出發(fā)點,進而認為人的基本權利是自然法的關鍵
D.自然法的含義經(jīng)歷了從“本質(zhì)”到“神意”再到“人的理性”的演變,但其基本的認識結構并未發(fā)生變化,這種認識結構就是自然法的一元論
52.關于我國的非正式法律淵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A.在當代中國,所有的習慣都是可以作為補充制定法的淵源的
B.非正式法律淵源與刑法的基本原則并不矛盾,同樣可以適用在刑事法律的領域
C.在普通法系國家,判例是非正式的法律淵源;而在民法法系國家,判例是正式的法律淵源
D.《民法通則》第6條明確規(guī)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庇纱丝梢?,政策是我國的正式的法律淵源之一
53.下列關于法適用的步驟的哪些說法正確?
A.法律解釋對于法律適用來說是可有可無的,不是必要的
B.當法律人在選擇法律規(guī)范時,他必須以該國的整個法律體系為基礎
C.法律人適用有效法律規(guī)范解決個案糾紛的這三個步驟是各自獨立且嚴格區(qū)分的單個行為
D.法律人適用法律解決個案糾紛的過程,首先要查明和確認案件事實,作為小前提;其次要選擇和確定與上述案件事實相符合的法律規(guī)范,作為大前提;最后以整個法律體系的目的為標準,從兩個前提中推導出法律決定或法律裁決
54.吳某是一個的球星,相關消息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報紙雜志上。有個記者對吳某相關的某事做了報道,但吳某認為記者的報道失實,要求記者賠禮道歉并賠償,記者拒絕。吳某惱羞成怒,出資雇傭幾個人將該記者打傷。后來司法機關介入,將吳某以涉嫌故意傷害罪拘留。吳某聲稱,他明知打傷記者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但是記者的報道嚴重失實,他忍無可忍。社會公眾對吳某的行為議論紛紛。關于此事,以下說法哪些是不正確的?
A.吳某明知故意傷害是違法的,但還執(zhí)意去做,明知故犯,應當罪加一等
B.吳某明知故意傷害是違法的,但還執(zhí)意去做,明知故犯,體現(xiàn)了法的指引作用
C.公眾對于此事的議論和不同看法,體現(xiàn)了法的教育作用,無論什么樣的情況下,都要通過正當?shù)暮戏ǖ氖侄蝸斫鉀Q糾紛
D.吳某是公眾人物,他應當容忍自己的私人生活曝光于公眾,法律對他的隱私權的保護力度也就不如普通人那么高
55.韓某有一架700萬像素的“三星”數(shù)碼照相機。其同事胡某因到云南旅游,向韓某借用了該相機。但因登山中保管不善,相機摔下山遭損毀。歸來時,胡某購買一架500萬像素的“索尼”數(shù)碼相機作為賠償,韓某不允,遂至法院起訴,要求賠償其所借出的相同型號的相機。法院審理后對韓某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對于此事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韓某對此“三星”相機享有的權利是一種相對權
B.在沒有出借前,韓某對該相機的權利所針對的義務人是不特定的
C.韓某的照相機被胡某毀損,韓某便擁有了向胡某要求損害賠償?shù)臋嗬?,胡某則有義務賠償韓某的損失。這種權利所針對的義務屬于“對人義務”
D.根據(jù)法院的判決,在韓某和胡某之間形成的法律關系屬于保護型法律關系,同時也是一種第二性法律關系
56.下面關于法的普遍性的說法錯誤的有:
A.在階級社會中,法僅規(guī)范被統(tǒng)治階級的行為
B.在法的精神實質(zhì)上,法的普遍性與法的公正性是一致的,而非矛盾的
C.法的普遍性表現(xiàn)為法調(diào)整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種社會關系
D.法在一國國家權力管轄的范圍之外也有法律效力,這充分體現(xiàn)了法的普遍性
57.下列選項中哪些表現(xiàn)了憲法的效力?
A.憲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礎和依據(jù)
B.憲法是一國之內(nèi)所有組織和個人的行為準則
C.憲法是一國政治力量對比關系的全面、集中表現(xiàn)
D.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憲法較之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
58.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必須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A.中國公民
B.年滿40周歲
C.在外國無居留權
D.在澳門連續(xù)居住滿20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的永久性居民
59.下列有關我國國家主席的論述不正確的是:
A.國家主席缺位時,由國家副主席代理
B.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活動
C.國家主席和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一樣,連續(xù)任職可以超過兩屆
D.國家主席根據(jù)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發(fā)布戒嚴令
60.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之一是監(jiān)督國家機關的工作。根據(jù)憲法和法律,下列有關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監(jiān)督權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確的?
A.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聯(lián)名有權提出對國務院的質(zhì)詢案
B.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聯(lián)名無權提出對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質(zhì)詢案
C.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聯(lián)名無權提出對人民法院的質(zhì)詢案
D.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聯(lián)名無權提出對國家主席的質(zhì)詢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