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自考“國際經濟學”串講資料(2)

字號:

4. 購買力平價說
    解答:
    紙幣本位的產物,解釋紙幣條件下匯率決定與其劇烈波動的原因。購買力平價有兩類: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前者為在每一時點上,匯率決定于兩國一般物價水平之商,后者為當兩國都在存在通貨膨脹時,名義匯率等于過去的匯率乘以兩國通貨膨脹率之商。甲國發(fā)生通貨膨脹,其貨幣購買力下降,若乙國物價不變,則甲幣在乙的價值下降。該學說認為,匯率決定于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購買力取決于通貨膨脹,而后者又取決于貨幣數量,故其理論基礎為貨幣數量論。
    5.絕對利益
    解答:
    由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提出,實際上是指在某種商品的生產上,一個國家所耗費的勞動成本絕對低于自己的貿易伙伴國,在勞動生產率上占絕對優(yōu)勢。各國從事自己占絕對優(yōu)勢的產品的生產,進而交換,便可以通過貿易獲益,世界的總體福利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
    6. 貿易乘數
    解答:
    貿易乘數是指乘數理論在對外貿易研究中的作用,探討對外貿易與國民收入和就業(yè)之間的關系。在貿易乘數公式中,它是邊際儲蓄傾向與邊際進口傾向的和的倒數。貿易乘數原理主要分析在邊際儲蓄傾向和邊際進口傾向之和小于1的條件下,增加出口有利于提高有效需求,增加國民收入和就業(yè)量。這是因為出口增加可以刺激出口工業(yè),相應地刺激與出口相關的工業(yè)的增長。
    7.馬歇爾-勒納條件
    解答:
    一國貨幣貶值能否改善貿易收支,關鍵取決于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出口商的需求彈性只有在足夠大時,貶值才能引起更大的需求。進口商品的需求彈性越大,匯率下跌對進口的抑制作用也就越強。如果假設進出口商品的供給彈性趨于無窮大,則當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之和絕對值大于1(|Ex + Em| > 1)時,匯率下調就能改善貿易收支,否則就會出現相反的情況,這是該條件的重要性。
    8. 三元悖論
    解答:
    在開放條件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wěn)定性和資本的自由流動三個目標不可能同時實現,各國只能選擇其中對自己有利的兩個目標。
    9. 經濟增長
    解答:
    經濟增長意味著更多的產出,即一個國家的產品,服務數量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的實際產出的增加,通常用國民生產總值(GNP),國內生產總值(GDP),國民收入(NI)或它們的人均數值來衡量。
    10.出口債務率
    解答:
    出口債務率是目前世界上通常使用的衡量外債規(guī)模的重要指標之一,其經濟含義是當年外債余額與當年出口總額之比,表示所欠外債額與出口收入之間的關系,一般認為這一比率(安全線)不應超過100%.
    11. 貿易創(chuàng)造
    解答: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踐中指兩國或兩個以上國家之間結成關稅同盟之后,由于取消關稅降低了貿易商品的價格,從而使產品從成本較高的國內生產轉向成本較低的貿易對象國生產,本國從貿易對象國進口,這便是貿易創(chuàng)造。
    12. 絕對購買力平價
    解答:
    絕對購買力平價是購買力平價的一種,它是指在每一個時點上,匯率取決于兩國一般物價之比。
    簡答題復習指導
    答題技巧
    此類題型一般根據課程中的有關理論,觀點,方法原理等,直接提出問題,要求考生簡明扼要地回答。所提問題在“課程講解”中大多有現成答案?;卮疬@種試題,一定要抓住要點,觀點明確。
    復習重點和難點
    1.簡述出口的貧困增長。(教材45頁 )
    2.畫出貧困增長的圖形并簡要說明。( 教材45頁 )
    3.貿易保護主義的理論基礎。(教材118頁 )
    4.分析說明J曲線效應。(教材153頁 )
    5.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三原則。(教材141頁)
    6.遠期匯率的計算 (教材180頁 )
    7.確定外匯儲備數量的決定因素。( 教材165頁 )
    8.國際經濟的傳導機制的作用原理。(教材第十一章 )
    練習題
    1.簡述出口的貧困增長。
    2.試畫出貧困增長的圖形并簡要說明。
    3.試分析說明J曲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