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國稅制”筆記(9)

字號:

第六章 所得稅制
    一、所得稅制的概述
    (一)所得額,收益額,純收益額,總收益額及其關系
    收益額/純收益額 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的所得額\總收益額 農業(yè)稅的所得額(不扣除成本費用)
    (二)對所得額課稅的評價(對所得稅的評價) ☆
    1.意義/作用/優(yōu)點
    (1)能使稅收收入比較準確地反映國民收入的增減變化狀況。
    (2)有利于更好地發(fā)揮稅收的調節(jié)作用。(因其為直接稅,不能轉嫁,調控力度大)
    (3)有利于促進企業(yè)間的公平競爭。
    2.局限性/缺點
    (1)受經濟波動和經濟管理水平高低的影響。
    (2)應稅所得額的確定困難大,稽查難度大,容易被偷漏。
    (三)對所得額征稅的征收制度的比較☆
    1.分類征稅制和綜合征稅制及其區(qū)別/特點/優(yōu)缺點
    (1)定義:①分類征稅制是將各類所得,分別不同的來源課以不同的所得稅。
    ②綜合征稅制是對納稅人的各項各種來源所得的總額征稅的一種制度。
    (2)優(yōu)缺點/區(qū)別
    ①分類征稅制:
    A優(yōu)點:課征簡便,易于按各類所得的性質采用分類稅率,能夠控制稅源,防止偷漏稅款。
    B缺點:不利于實行累進稅率,難以體現按能負擔的原則。
    ②綜合征稅制:
    A優(yōu)點:可以采用累進稅率,體現合理負擔的原則。
    B缺點:核實所得額比較困難和復雜,容易造成偷漏現象。
    2.源泉課征法(分類征稅制)與申報法(綜合征稅年)的區(qū)別[與上面是一道題]
    (四)所得稅的種類:
    1.企業(yè)所得稅(內資企業(yè)所得稅,外資企業(yè)所得稅) 2.個人所得稅 3.農業(yè)所得稅
    二、(內資)企業(yè)所得稅
    (一)企業(yè)所得稅概念及作用/意義
    1.定義:是對我國境內企業(yè)(外企,個企除外)的生產經營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
    2.作用/意義/改革原則/指導思想
    (1)統一稅法,公平稅負,有利于企業(yè)競爭
    (2)有利于國家宏觀調控和微觀搞活。
    (3)有利于下一步與外資企業(yè)所得稅的合并。
    (4)簡化稅制,便于征管,易于操作。
    (二)我國現行企業(yè)所得稅的主要征收制度
    1.納稅人:是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各種經濟成分的企業(yè)和單位。
    2.稅率:法定稅率33%
    對規(guī)模小,利潤少的企業(yè),實行低稅優(yōu)惠,分兩檔 全年所得≤3萬 18%
    3萬<全年所得≤10萬 27%
    3.征稅對象:是企業(y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如股息,利息,租金,轉讓資產所得,特許權所得,營業(yè)外所得)
    (1)我國現行稅制中對企業(yè)的國內外所得及其征稅的規(guī)定:
    ①國內外所得要合并計稅
    ②境外所得稅準予抵免
    ③抵免額不得超過應納稅額
    ④抵免限額公式:
    境外所得稅稅款扣除限額=境內,境外所得按稅法計算的應納稅額×來源于某外國的所得額÷應納稅境內外所得總額
    (2)我國現行稅制中對聯營企業(yè)所得征稅的規(guī)定:
    ①聯營企業(yè)生產經營所得先就地征稅然后再分配。
    ②當投資方所在地稅率高于聯營企業(yè)所在地稅率,投資方還將補交稅款,反之,不退不補。
    ③計算公式:
    來源于聯營企業(yè)的應納稅所得額=投資方分回的利潤額÷(1-聯營企業(yè)所得稅稅率)
    應納所得稅額=來源于聯營企業(yè)的應納稅所得額×投資方適用稅率
    稅收扣除額=來源于聯營企業(yè)的應納稅所得額×聯營企業(yè)所得稅率
    應補所得稅額=應納所得稅額-稅收扣除額
    4.計稅依據:應納所得稅額(即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準允扣除項目的余額)
    (1)基本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成本費用和損失±稅收調整項目金額
    (2)收入總額的確定=納稅人的各項收入之合
    (3)成本費用列支范圍/準予扣除項目 P167\不準予扣除項目 P169
    (4)資產的稅務處理: ①固定資產折舊 ②無形資產的攤銷
    (5)應納稅所得額的具體計算公式 P172
    5.關聯企業(yè)之間轉移利潤避稅的防治
    (1)關聯企業(yè)的認定 P173
    (2)對關聯企業(yè)業(yè)務往來的限定原則(市場交易原則)
    (3)反避稅措施
    6.稅收優(yōu)惠
    7.征管
    三、外資企業(yè)所得稅(外資企業(yè)包括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
    (一)國際稅收的基本范疇/問題
    1.涉外稅收與國際稅收及其區(qū)別
    (1)涉外稅收:是國家稅收的組成部分,是對本國境內的外國納稅人征稅。
    國際稅收:是指由于對跨國所得征稅而帶來的有關國家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
    (2)區(qū)別: ①性質不同,前者屬于征稅問題,后者屬于稅收分配問題。
    ②體現的關系不同,前者體現征稅人與納稅人的關系,后者體現不同國家的征稅人之間的關系。
    2.稅收管轄權的概念及其種類
    (1)定義:是一國政府在征稅方面所行使的管轄權力,是國家主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種類: ①地域管轄權(收入來源地管轄權)依據屬地原則 P179
    ②公民管轄權(居住國管轄權)依據屬人原則 P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