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資產評估師《建筑工程評估》第三章講義二

字號:

四、建筑工程的基本組成(掌握)
    建筑工程一般由基礎、墻(柱)、樓蓋、樓梯、門窗和屋頂等六部分組成。
    (一)基礎
    基礎是建筑物最下面的部分,埋在地面以下、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載,并將其傳遞到地基上?;A應當堅固、穩(wěn)定、能夠抵抗冰凍、耐地下水與化學侵蝕等、基礎的大小、形式取決于荷載的大小、土壤性能、材料性質和承重方式。
    (二)墻(柱)
    墻是建筑物的承重、圍護和分隔構件。按其位置不同可分為外墻和內墻,按其作用可分為承重墻和自承重墻。承重墻是垂直方向的承重構件,承受著由屋頂、樓層等傳來的荷載。因此要求它堅固、穩(wěn)定和耐久,且應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強度、保溫、隔熱、隔聲等物理特性。
    外墻應能抵抗風、雨、雪、太陽輻射熱的作用并具有保溫性能。內墻用于分隔建筑物每層的內部空間,除承重外,還能增加建筑物的堅固性,穩(wěn)定性和剛性。自承重的內墻為隔墻。有時為了擴大空間或結構上的要求,也可不用墻做承重構件,而用柱承重。
    在磚木結構和磚混結構的房屋中,屋頂、樓蓋、樓梯等重量都要傳遞到支承著這些構件的墻(柱)上,再由墻(柱)傳遞到基礎。所以墻(柱)是房屋結構中的重要承重構件。
    (三)樓蓋
    樓蓋直接承受著各種家具、設備、人員的重量,并把這些重量傳給支承它的墻(柱)上。樓蓋又是樓房中劃分空間的水平分隔構件,與豎向分隔構件(內墻)共同組成各個獨立的房間。同時樓蓋對房屋還起著水平支撐的作用,增強房屋的整體性能和抗震能力。
    (四)樓梯
    樓梯是樓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設施,供人們上下樓層和緊急疏散之用。故要求樓梯具有足夠的通行能力以及防水、防滑的功能。
    (五)屋頂
    屋頂是建筑物頂部的外圍護構件和承重構件。抵御著自然界雨、雪及太陽熱輻射等對頂層房間的影響;承受著建筑物頂部荷載,并將這些荷載傳給垂直方向的承重構件。作為屋頂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以及防水、保溫、隔熱等的能力。
    (六)門窗
    門主要供人們內外交通和隔離房間之用;窗則主要是采光和通風,同時也起分隔和圍護作用。門和窗均屬自承重構件。對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房間,則要求門、窗具有保溫、隔熱、隔聲的能力。
    一座建筑物除上述基本組成構件外,對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還有各種不同的構件和配件,如陽臺、雨篷、煙囪、散水、垃圾井等。本章后面各節(jié)將對建筑物組成的具體構造進行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