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旅館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62--90)
3.1.6 鍋爐房、冷卻塔等不宜設在客房樓內,如必須設在客房樓內時,應自成一區(qū),并應采取防火、隔聲、減震等措施。
3.1.8 一、二級旅館建筑3層及3層以上,三級旅館建筑4層及4層以上,四級旅館建筑6層及6層以上,五、六級旅館建筑7層及7層以上,應設電梯。
3.2.2 客房最小凈面積:單床間一至四級分別為12、10、9、8(m2);雙床間一至六級分別為20、16、14、12、12、10(m2);多床間每床不少于4m2。
3,2.3 客房附設衛(wèi)生間凈面積:一至三級分別不小于5、3.5、3(m2),衛(wèi)生器具件數不少于3;四、五級分別不小于3、2.5(m2),衛(wèi)生器具件數不少于2。不設衛(wèi)生間的客房,應設置集中廁所和淋浴室。衛(wèi)生間不應向客房或走道開窗??头可舷聦又蓖ǖ墓艿谰粦谛l(wèi)生間內開檢修門。
3.2.4 客房居住部分凈高度,設空調時不應低于2.4m,不設空調時不應低于2.6m。
3.2.6 相鄰客房的陽臺不應連通。
3.4.1 廚房位置應與餐廳聯(lián)系方便,并避免廚房的噪聲、油煙、氣味及食品儲運對公共區(qū)及客房區(qū)造成干擾。
3.4.2 洗衣房應分設工作人員出入口、污衣入口及潔衣出口,并避開主要客流路線。
十一、宿舍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36"-87)
3.1.1 宿舍內居室宜成組布置,每組規(guī)模不宜過大。每組或若干組居室應設廁所、洗涑室或衛(wèi)生間。每幢宿舍宜設管理室、公共活動室和晾曬空間。廁所、盥洗室和公共用房的位置應避免對居室產生干擾。
3.1.2 宿舍多數居室應有良好朝向。炎熱地區(qū)朝西的居室應有遮陽設施。
3.1.3 宿舍內的居室和輔助用房應有直接通風條件;嚴寒地區(qū)的居室和輔助用房冬季應有通風道等有效的換氣措施。
3.1.4 宿舍的居室、管理室、公共活動室、公用廚房等應有直接自然采光,其窗地面積比不應小于1/7。
3.2.1 宿舍居室按其使用要求分為甲、乙、丙三類。甲類每室居住2人,人均居住面積6m2;乙類每室居住3—4人,人均居住面積4m2;丙類每室居住6—8人,雙層床,人均居住面積3-2.6m2。居室包括睡眠和學習合用或分割為兩部分組成的空間。
3.2.2 居室床位布置的最小間距:
(1)兩個單床長邊之間 0.50m;
(2)兩床床頭之間 0.10rn;
(3)兩排床之間的走道寬度 1.10m。
3.2.3 居室應有貯藏空間,嚴寒、寒冷和溫暖地區(qū)平均每人貯藏量不宜小于0.45m3;炎熱地區(qū)不宜小于0.35m3。
3.2.5 居室不應布置在地下室;不宜布置在半地下室。
3,3.1 廁所集中設置時,應設前室或經盥洗室穿入,廁所門不宜與居室門相對。廁所、盥洗室與最遠居室的距離不宜大于20m。
3.3.2 廁所、盥洗室衛(wèi)生設備的數量應根據每層居住人數確定。設備數量不應少于以下規(guī)定:
男廁所:大便器10人以下設1個,超過10人時,每20人或不足20人增設1個;
小便器或槽位每20人或不足20人設1個。
女廁所:大便器8人以下設1個,超過15人時,每15人或不足15人增設一個;
婦女衛(wèi)生間50人設1個隔間,每增加100人再增設1個。
(男、女)盥洗室:洗臉盆或盥洗槽龍頭8人以下設1個,超過8人時,每12人或不
足12人增設1個。
3.3.3 居室內附設的衛(wèi)生間,其面積不應小于2m2,使用人數在4人及4人以上時,廁所與盥洗應分隔設置。
3.3.4 無直接自然通風的衛(wèi)生間和嚴寒地區(qū)的廁所,必須設置自然通風道。
3.3.5 炎熱地區(qū)應在宿舍內設淋浴設施,每個浴位服務人數不應超過20人,其他地
區(qū)可根據條件設分散或集中的淋浴設施,每個浴位服務人數不宜超過30人。
3.3.8 宿舍內設公用廚房時,其面積不應小于8m2。無集中供應開水時,宿舍內應設燒水間。公用廚房和燒水間應有排煙氣設施。
3.3.9 宿舍內設隔離室時,按100人設一個床位計算,隔離室應設專用廁所和單獨出入口。
3.4.1 居室的層高在采用單層床時,不應高于2.80m;采用雙層床時不應高于3.30m。
3.4.2 居室的凈高在采用單層床時,不應低于2.50m;采用雙層床時不應低于3m。
3.5.3 宿舍居住層的樓地面距入口層地面的高度大于20m時,應設電梯。
3.5.4 嚴寒地區(qū)宿舍的出入口應設防寒門斗、保溫門或其他防寒措施。
十二、汽車庫設計規(guī)范(JGJl00--98)
1.0.4 中、小型車輛的坡道式及升降機式汽車庫建筑宜按容量規(guī)模分為4類:
停車數大于500輛的為特大型;
停車數301-500輛的為大型;
停車數51-300輛的為中型;
停車數小于50輛的為小型。
3.2.4 大中型汽車庫的庫址,車輛出人口不應少于2個;特大型汽車庫庫址,車輛 出入口不應少于3個,并應設置人流專用出入口。各汽車出入口之間的凈距應大于15m。
出人口的寬度,雙向行駛時不應小于7m,單向行駛時不應小于5m。
3.2,5 公用汽車庫的庫址,當需設置辦理車輛出入手續(xù)的出人口時應設候車道。候車道的寬度不應小于3m,長度可按辦理出入手續(xù)時需停留車輛的數量確定,但不應小于2輛,每輛車候車道長度應按5m計算。
3.2.7 特大、大、中型汽車庫的庫址出人口應設于城市次干道,不應直接與城市主干道連接。
3.2.8 汽車庫庫址的車輛出入口,距離城市道路的規(guī)劃紅線不應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邊線內2m處作視點的120~范圍內至邊線外7.5m以上不應有遮擋視線的障礙物。
3.2.9 庫址車輛出入口與城市人行過街天橋、地道、橋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離應大于50m;距離道路交叉口應大于80m。
3.2.11 地下汽車庫的排風口應設于下風向,排風口不應朝向鄰近建筑物和公共活動場所,排風口離室外地坪高度應大于2.5m,并應作消聲處理。
4.1.2 汽車庫內停車方式應排列緊湊、通道短捷、出入迅速、保證安全和與柱網相調,并應滿足一次進出停車位要求。
4.1.4 汽車庫內小型汽車與小型汽車、墻、柱、護欄之間的最小凈距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平行停車時汽車間縱向凈距 1.20m:
垂直式、斜列式停車時汽車間縱向凈距 0.50m;
汽車間橫向凈距 0.60m;
汽車與柱間凈距0.30m;
汽車與墻、護欄及其他構筑物間凈距:縱向0.50m,橫向0.60m。
4.1.5,3 小型車垂直通車道方向的最小停車帶寬度:
平行式:2.4m
30~斜列式:3.6m
45喇列式:4.4m
60喇列式:5m
垂直式:5.3m
3.1.6 鍋爐房、冷卻塔等不宜設在客房樓內,如必須設在客房樓內時,應自成一區(qū),并應采取防火、隔聲、減震等措施。
3.1.8 一、二級旅館建筑3層及3層以上,三級旅館建筑4層及4層以上,四級旅館建筑6層及6層以上,五、六級旅館建筑7層及7層以上,應設電梯。
3.2.2 客房最小凈面積:單床間一至四級分別為12、10、9、8(m2);雙床間一至六級分別為20、16、14、12、12、10(m2);多床間每床不少于4m2。
3,2.3 客房附設衛(wèi)生間凈面積:一至三級分別不小于5、3.5、3(m2),衛(wèi)生器具件數不少于3;四、五級分別不小于3、2.5(m2),衛(wèi)生器具件數不少于2。不設衛(wèi)生間的客房,應設置集中廁所和淋浴室。衛(wèi)生間不應向客房或走道開窗??头可舷聦又蓖ǖ墓艿谰粦谛l(wèi)生間內開檢修門。
3.2.4 客房居住部分凈高度,設空調時不應低于2.4m,不設空調時不應低于2.6m。
3.2.6 相鄰客房的陽臺不應連通。
3.4.1 廚房位置應與餐廳聯(lián)系方便,并避免廚房的噪聲、油煙、氣味及食品儲運對公共區(qū)及客房區(qū)造成干擾。
3.4.2 洗衣房應分設工作人員出入口、污衣入口及潔衣出口,并避開主要客流路線。
十一、宿舍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36"-87)
3.1.1 宿舍內居室宜成組布置,每組規(guī)模不宜過大。每組或若干組居室應設廁所、洗涑室或衛(wèi)生間。每幢宿舍宜設管理室、公共活動室和晾曬空間。廁所、盥洗室和公共用房的位置應避免對居室產生干擾。
3.1.2 宿舍多數居室應有良好朝向。炎熱地區(qū)朝西的居室應有遮陽設施。
3.1.3 宿舍內的居室和輔助用房應有直接通風條件;嚴寒地區(qū)的居室和輔助用房冬季應有通風道等有效的換氣措施。
3.1.4 宿舍的居室、管理室、公共活動室、公用廚房等應有直接自然采光,其窗地面積比不應小于1/7。
3.2.1 宿舍居室按其使用要求分為甲、乙、丙三類。甲類每室居住2人,人均居住面積6m2;乙類每室居住3—4人,人均居住面積4m2;丙類每室居住6—8人,雙層床,人均居住面積3-2.6m2。居室包括睡眠和學習合用或分割為兩部分組成的空間。
3.2.2 居室床位布置的最小間距:
(1)兩個單床長邊之間 0.50m;
(2)兩床床頭之間 0.10rn;
(3)兩排床之間的走道寬度 1.10m。
3.2.3 居室應有貯藏空間,嚴寒、寒冷和溫暖地區(qū)平均每人貯藏量不宜小于0.45m3;炎熱地區(qū)不宜小于0.35m3。
3.2.5 居室不應布置在地下室;不宜布置在半地下室。
3,3.1 廁所集中設置時,應設前室或經盥洗室穿入,廁所門不宜與居室門相對。廁所、盥洗室與最遠居室的距離不宜大于20m。
3.3.2 廁所、盥洗室衛(wèi)生設備的數量應根據每層居住人數確定。設備數量不應少于以下規(guī)定:
男廁所:大便器10人以下設1個,超過10人時,每20人或不足20人增設1個;
小便器或槽位每20人或不足20人設1個。
女廁所:大便器8人以下設1個,超過15人時,每15人或不足15人增設一個;
婦女衛(wèi)生間50人設1個隔間,每增加100人再增設1個。
(男、女)盥洗室:洗臉盆或盥洗槽龍頭8人以下設1個,超過8人時,每12人或不
足12人增設1個。
3.3.3 居室內附設的衛(wèi)生間,其面積不應小于2m2,使用人數在4人及4人以上時,廁所與盥洗應分隔設置。
3.3.4 無直接自然通風的衛(wèi)生間和嚴寒地區(qū)的廁所,必須設置自然通風道。
3.3.5 炎熱地區(qū)應在宿舍內設淋浴設施,每個浴位服務人數不應超過20人,其他地
區(qū)可根據條件設分散或集中的淋浴設施,每個浴位服務人數不宜超過30人。
3.3.8 宿舍內設公用廚房時,其面積不應小于8m2。無集中供應開水時,宿舍內應設燒水間。公用廚房和燒水間應有排煙氣設施。
3.3.9 宿舍內設隔離室時,按100人設一個床位計算,隔離室應設專用廁所和單獨出入口。
3.4.1 居室的層高在采用單層床時,不應高于2.80m;采用雙層床時不應高于3.30m。
3.4.2 居室的凈高在采用單層床時,不應低于2.50m;采用雙層床時不應低于3m。
3.5.3 宿舍居住層的樓地面距入口層地面的高度大于20m時,應設電梯。
3.5.4 嚴寒地區(qū)宿舍的出入口應設防寒門斗、保溫門或其他防寒措施。
十二、汽車庫設計規(guī)范(JGJl00--98)
1.0.4 中、小型車輛的坡道式及升降機式汽車庫建筑宜按容量規(guī)模分為4類:
停車數大于500輛的為特大型;
停車數301-500輛的為大型;
停車數51-300輛的為中型;
停車數小于50輛的為小型。
3.2.4 大中型汽車庫的庫址,車輛出人口不應少于2個;特大型汽車庫庫址,車輛 出入口不應少于3個,并應設置人流專用出入口。各汽車出入口之間的凈距應大于15m。
出人口的寬度,雙向行駛時不應小于7m,單向行駛時不應小于5m。
3.2,5 公用汽車庫的庫址,當需設置辦理車輛出入手續(xù)的出人口時應設候車道。候車道的寬度不應小于3m,長度可按辦理出入手續(xù)時需停留車輛的數量確定,但不應小于2輛,每輛車候車道長度應按5m計算。
3.2.7 特大、大、中型汽車庫的庫址出人口應設于城市次干道,不應直接與城市主干道連接。
3.2.8 汽車庫庫址的車輛出入口,距離城市道路的規(guī)劃紅線不應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邊線內2m處作視點的120~范圍內至邊線外7.5m以上不應有遮擋視線的障礙物。
3.2.9 庫址車輛出入口與城市人行過街天橋、地道、橋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離應大于50m;距離道路交叉口應大于80m。
3.2.11 地下汽車庫的排風口應設于下風向,排風口不應朝向鄰近建筑物和公共活動場所,排風口離室外地坪高度應大于2.5m,并應作消聲處理。
4.1.2 汽車庫內停車方式應排列緊湊、通道短捷、出入迅速、保證安全和與柱網相調,并應滿足一次進出停車位要求。
4.1.4 汽車庫內小型汽車與小型汽車、墻、柱、護欄之間的最小凈距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平行停車時汽車間縱向凈距 1.20m:
垂直式、斜列式停車時汽車間縱向凈距 0.50m;
汽車間橫向凈距 0.60m;
汽車與柱間凈距0.30m;
汽車與墻、護欄及其他構筑物間凈距:縱向0.50m,橫向0.60m。
4.1.5,3 小型車垂直通車道方向的最小停車帶寬度:
平行式:2.4m
30~斜列式:3.6m
45喇列式:4.4m
60喇列式:5m
垂直式:5.3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