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考試:教育心理學考試題(七)1

字號:

教育心理學考試題(七)
    一、填空題(每個空1分,共15分)
    1、根據(jù)學習結(jié)果,加涅和布盧姆都把學生的學習分為_____、______和______三類。
    2、心理學家一般認為,陳述性知識主要以_____或_____表征。
    3、奧蘇貝爾的認知結(jié)構(gòu)概念的三個特征可概括為_____、_____和_____。
    4、按遷移的層次來劃分,可把遷移分為_____和_____。
    5、兩種普遍存在的認知方式是_____和_____。
    6、測驗的效度有三種: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論文式測驗的主要優(yōu)點是()
    A、能測量學生掌握知識的廣度;B、評分客觀、省時;
    C、可以避免學生考試作弊;D、能測量學生的分析綜合、組織能力。
    2、關于焦慮水平與學習效率的關系的正確陳述是()
    A、焦慮水平高,學習效率好;B、焦慮水平高、學習效率低;
    C、低焦慮水平,學習效率好;D、難度大的學習,低焦慮效率好
    3、下列不是學習現(xiàn)象的是()
    A、學生每天早上做廣播操;B、成人每天瀏覽報紙;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幼兒初入幼兒園怕生人,過幾天就不怕了。
    4、某學生由于進步明顯,老師取消了對他的處分,這種強化方式是()
    A、正強化B、負強化C、消退D、懲罰
    5、關于學習策略與認知策略的關系的正確陳述是()
    A、認知策略比學習策略所包容的范圍更廣
    B、在認知領域里,學習策略與認知策略是同一概念
    C、學習策略的改進是認知策略改進的原因
    D、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6、學生的控制點主要通過影響學生的()而影響學習。
    A、品德B、成就動機C、智力D、焦慮水平
    7、下列不屬于教學媒介的是()
    A、教材B、投影儀C、黑板D、上課鈴聲
    8、假設有這樣一個教學目標:“體會勞動人民勤勞勇敢的高尚品質(zhì)”其錯誤在于()
    A、陳述的是教師的行為B、含糊不清
    C、沒有陳述內(nèi)在心理變化D、只描述了學生外顯行為變化
    9、提出“認知發(fā)現(xiàn)說”學習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納C、奧蘇貝爾D、布魯納
    10、下列不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A、喜歡對問題承擔自己的責任;B、喜歡從事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
    C、寧愿做企業(yè)家而不愿擔任專業(yè)工作;D、傾向于將自己的失敗歸因于運氣不佳
    二、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對的打個“√”,錯的打個“×”)
    1、教育心理學在西方也稱“學校心理學”()
    2、認知學習觀的共同特點是強調(diào)學習的內(nèi)部機制或內(nèi)部過程()
    3、盡管早期學習論有許多缺點,但其大部分結(jié)論可以用于解釋學生的課堂學習()
    4、在上位學習中,新舊觀念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總是導致原有認知結(jié)構(gòu)中的有關觀念發(fā)生實質(zhì)性變化()
    5、在概念教學后,如果學生能精確陳述概念的科學定義,說明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所教的概念()
    6、學生學習了某種類型的解題規(guī)則,然后將學到的規(guī)則應用于新的情境,這種學習就是解決問題的學習。()
    7、高創(chuàng)造性者必有高水平的智商,反之亦然。()
    8、在動作技能學習的不同階段,反饋信息的來源和作用不同。()
    9、個人品德的形成是他與社會環(huán)境相互作用下道德規(guī)范不斷內(nèi)化的過程。()
    10、桑代克是第一個用實驗證據(jù)批判形式訓練說的心理學家。()
    11、一切有意義的學習都受原有認知結(jié)構(gòu)的影響,因此在有意義學習中總有遷移現(xiàn)象存在。()
    12、凡是反應速度快的學生都屬于沖動型學習者。()
    13、學習不良者的智商低于正常水平。()
    14、動機變量與認知變量不同,在學習期間它只能以集中精力、加強注意來促進和加強學習的進行,在保持階段,它只能通過影響可利用性閾限來影響學習結(jié)果的提取。()
    15、“先行組織者”是促進知識不斷分化和綜合貫通的一種有效教學技術()
    16、選擇教學媒介要考慮的因素包括教學目標、學習者的特點、學習環(huán)境和代價等。()
    17、在任何文化環(huán)境中,權(quán)力主義的領導方式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發(fā)展都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