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考試:教育心理學考試題(二)2

字號:

9、從思維過程看,真創(chuàng)造與類創(chuàng)造無實質性區(qū)別()
    10、對運動技能的解釋,習慣論優(yōu)于認知論()
    11、情感學習的結果是以學習者能在新的情境中應用學過的知識為特征的()
    12、僅僅對別人有利的行為還不屬于道德的行為()
    13、記憶中的前攝抑制與倒攝抑制不是學習中的遷移現象()
    14、一切有意義學習中都包含知識的遷移,在機械學習中沒有遷移()
    15、布魯納與皮亞杰都同意教育對認知發(fā)展起巨大的推動作用()
    16、留級和跳級都能縮小班級中學生能力的差距,但留級的效果往往不好()
    17、斯金納將動機與學習作了區(qū)分,認為學習可以用強化解釋,而動機不能用強化解釋()
    18、在學校教學中,教師指導的程度越小,則學生發(fā)現的程度就越大,其效果也越好()
    19、教師的不同領導方式對學生同化成人的價值觀念有重要的影響()
    20、測驗的信度越高,其效度也會越高()
    四、名詞解釋(每個3分,共15分)
    1、學習;2、組織者;3、移情;4、品德;5、控制點
    五、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有意義學習的標準和條件分別是什么?
    2、簡述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
    3、簡述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區(qū)別。
    4、對超常兒童教育,你有何建議?
    六、論述題與分析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論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2、假設有這樣一個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學習這個概念”。請你分析這個教學目標的陳述是否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