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教育心理學試題(七)1

字號:

一、填空題
    1、心理學家一般認為,陳述性知識主要以_____或_____表征。
    2、概念可以通過兩種途徑習得:______和______。
    3、按遷移的性質(zhì),可把遷移分為_______和_______兩種。
    4、教育心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5、布魯納認為學習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個過程。
    6、奧蘇貝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組成。
    7、已知高分組和低分組通過某項目(是非題)的人數(shù)百分比分別為PH=0.85和PL=0.35,則該項目的難度為_____,區(qū)分度為_____。
    二、單項選擇題
    1、所謂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材料是指()
    A、新的內(nèi)容
    B、形象、生動的內(nèi)容
    C、學科的基本概念與原理
    D、事例或案例
    2、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A、喜歡對問題承擔自己的責任
    B、寧愿擔任專業(yè)工作而不愿做企業(yè)家
    C、傾向于選擇風險較小的工作
    D、傾向于將自己的失敗歸因于運氣不佳
    3、“學會如何學習”實質(zhì)上是指()
    A、培養(yǎng)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B、學會在適當?shù)臈l件下應用適的認知策略。
    C、掌握系統(tǒng)的科學概念與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語信息
    4、從規(guī)則到例子的學習實質(zhì)上是一種()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并列結合學習
    D、發(fā)現(xiàn)學習
    5、奧蘇貝爾提倡在教學中采用“先行組織者”這一技術,其精神實質(zhì)是()
    A、強調(diào)直觀教學
    B、強調(diào)新知識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知識的相互聯(lián)系。
    C、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
    D、引導學生的發(fā)現(xiàn)行為
    6、下列屬于元認知的實例是()
    A、學生考試后,能準確地預測自己的分數(shù)
    B、學生在學習中能舉一反三
    C、學生能利用復述策略進行記憶
    D、學生在閱讀時,遇到難點立即停下來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閱讀
    7、經(jīng)過人類復雜的認知操作活動形成的既有一定的信息意義又有一定的智能意義的命題,稱為()
    A、聯(lián)結性陳述知識
    B、聯(lián)結性程序知識
    C、運算性陳述知識
    D、運算性程序知識
    8、關于認知策略能力的培養(yǎng),得到心理學家們較一致贊同的方法是()
    A、獨立開設思維訓練課
    B、象形式訓練說所主張的那樣,培養(yǎng)一般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等
    C、在教學中側重學生的思維結果
    D、結合教材的內(nèi)容,訓練具體的策略并使之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