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患者出現(xiàn)鏡下血尿和(或)蛋白尿,尤其是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的血尿,臨床上應考慮IgA腎病的可能;本病的確診有賴于腎活檢的免疫病理檢查。
IgA腎病主要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1.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此病潛伏期較長(7~14天),有自愈傾向;IgA腎病潛伏期短,反復發(fā)作,結合實驗室檢查尤其是腎活檢可資鑒別。
2.非IgA系膜增生性腎炎與IgA腎病極為相似,確診有賴于腎活檢。
3.泌尿系感染伴有發(fā)熱、腰痛和尿中紅、白細胞增多的IgA腎病患者,易誤診為尿路感染,但反復中段尿細菌培養(yǎng)陰性,抗生素治療無效。
4.其他繼發(fā)性系膜IgA沉積如紫癜性腎炎、慢性肝病等,相應的病史及實驗室檢查可資鑒別。
5.薄基底膜腎病:臨床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鏡下血尿,多有陽性家族史,腎活檢免疫熒光檢查IgA陰性,電鏡可見腎小球基底膜彌漫變薄。
IgA腎病主要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1.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此病潛伏期較長(7~14天),有自愈傾向;IgA腎病潛伏期短,反復發(fā)作,結合實驗室檢查尤其是腎活檢可資鑒別。
2.非IgA系膜增生性腎炎與IgA腎病極為相似,確診有賴于腎活檢。
3.泌尿系感染伴有發(fā)熱、腰痛和尿中紅、白細胞增多的IgA腎病患者,易誤診為尿路感染,但反復中段尿細菌培養(yǎng)陰性,抗生素治療無效。
4.其他繼發(fā)性系膜IgA沉積如紫癜性腎炎、慢性肝病等,相應的病史及實驗室檢查可資鑒別。
5.薄基底膜腎病:臨床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鏡下血尿,多有陽性家族史,腎活檢免疫熒光檢查IgA陰性,電鏡可見腎小球基底膜彌漫變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