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定資料實際是試卷的主體部分,也是實質性的考試內容。雖然命題人對材料進行了標號分序,但并不具有整體性。實際上,這部分內容就是對本場寫作考試在內容上的限定和提示,不同時期的不同熱點都可能成為申論材料的主題。下面知鳥教育人事考試網(wǎng)的專家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歷年申論材料的變化趨勢與規(guī)律:
(一)申論題材具有熱門性和復雜性
1.申論題材的熱門性
申論測試的目的是選拔合格公務員,是對在處理實際問題潛能的測試,也是在考查考生是否關注生活中的熱點、焦點問題,是否具有關心國家大事的大局意識。中央公務員考試的申論材料一直關注重大現(xiàn)實問題、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具有全局性影響的社會問題。從最近三年的考試情況來看,2006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六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兩次提到土地征用問題,而2007年的中央申論考試就以此為考查題材。2008年考查的怒江水電開發(fā)爭議是關于生態(tài)和經(jīng)濟協(xié)調發(fā)展的問題,這也是近年來的熱點。2008年7月5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在“事業(yè)單位招聘”的申論考試當中,申論題目是有關汶川大地震的,可見任何一年的申論題目都與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是緊密相連的。
2.申論題材的復雜性
申論材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現(xiàn)象,如2007年中央申論試題的材料則涉及了農村土地征用和土地利用管理問題。以上申論材料都涉及了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的兩個社會問題或社會現(xiàn)象,使申論題材的復雜程度進一步增加。申論題材的復雜性還表現(xiàn)在涉及兩個主題的材料編排上,有的采取的是分立式編排,2008年7月13日重慶在“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時,申論的主題是有關滇池污染影響周圍居民生活的問題,就資料本身而言,涉及層面也非常復雜。以上幾個方面都是題材復雜性的具體表現(xiàn),考生可結合真題仔細體會。
(一)申論題材具有熱門性和復雜性
1.申論題材的熱門性
申論測試的目的是選拔合格公務員,是對在處理實際問題潛能的測試,也是在考查考生是否關注生活中的熱點、焦點問題,是否具有關心國家大事的大局意識。中央公務員考試的申論材料一直關注重大現(xiàn)實問題、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具有全局性影響的社會問題。從最近三年的考試情況來看,2006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六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兩次提到土地征用問題,而2007年的中央申論考試就以此為考查題材。2008年考查的怒江水電開發(fā)爭議是關于生態(tài)和經(jīng)濟協(xié)調發(fā)展的問題,這也是近年來的熱點。2008年7月5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在“事業(yè)單位招聘”的申論考試當中,申論題目是有關汶川大地震的,可見任何一年的申論題目都與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是緊密相連的。
2.申論題材的復雜性
申論材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現(xiàn)象,如2007年中央申論試題的材料則涉及了農村土地征用和土地利用管理問題。以上申論材料都涉及了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的兩個社會問題或社會現(xiàn)象,使申論題材的復雜程度進一步增加。申論題材的復雜性還表現(xiàn)在涉及兩個主題的材料編排上,有的采取的是分立式編排,2008年7月13日重慶在“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時,申論的主題是有關滇池污染影響周圍居民生活的問題,就資料本身而言,涉及層面也非常復雜。以上幾個方面都是題材復雜性的具體表現(xiàn),考生可結合真題仔細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