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注會每日一練經(jīng)濟法(9.27)

字號:

多項選擇題
    1.經(jīng)濟組織主體資格可以采用某種方式確認,這些方式有( )。
    A.由國家權力機關批準成立
    B.自然成立
    C.依章程由經(jīng)濟組織自身批準成立
    D.由主體向國家有關機關申請并經(jīng)核準登記成立
    【答案】ACD【解析】本題考核點是經(jīng)濟法律關系的主體資格的認可。經(jīng)濟組織的主體資格通過法定取得或授權取得,但不可以自然成立。
    2.如果行為人因實施無效民事行為而損害國家利益或社會利益的,其在法律上將可能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有( )。
    A.追繳當事人取得的財產(chǎn),收歸國家所有
    B.給予當事人行政處分
    C.罰款
    D.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答案】ABCD 【解析】 第一項是對無效行為引起的財產(chǎn)后果的處理。后三項是對無效行為的行為人根據(jù)其違法行為的情節(jié),所采取的不同處罰,可以單獨適用也可并用。
    3.甲委托其在外地的好友乙代購藥材,并匯去兩萬元錢。因一時無貨,乙征得甲的同意便以甲的名義將該貨款存人銀行。乙的好友丙因生產(chǎn)經(jīng)營急需用錢,乙便將甲的存折借給了丙,由丙的好友丁擔保。乙未將上述情況告之甲。后因丙生產(chǎn)不善無力還款而引起糾紛。甲訴至法院。下列民事行為中有效的有( )。
    A.甲與乙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
    B.甲與銀行之間的儲蓄法律關系
    C.乙與丙之間的借款法律關系
    D.丁與乙、丙之間的擔保法律關系
    【答案】AB【解析】乙擅自將甲的錢借給丙,是無合法處分權的行為,該行為無效;丁與乙丙發(fā)生的擔保行為,屬于借款行為的從屬行為,主行為無效,從行為當然無效。故CD兩項所述情形為無效。
    4.下列行為中,屬于有效民事行為的有( )。
    A.未滿15周歲的未成年人購買學習用的鉛筆的行為
    B.未滿15周歲的未成年人與他人簽訂的轉讓專利權的行為
    C.某建筑公司出租建筑設備的行為
    D.某紡織公司超范圍經(jīng)營警察服裝的行為。
    【答案】AC【解析】本題考核點是法律行為的實質有效要件。A選項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進行的與其年齡等相適應的行為,因而是有效的。B選項轉讓專利權的行為是一個合同行為,是與其年齡等不相適應的行為,因而是一個效力未定的行為。C選項是正常經(jīng)營行為。D選項行為無效,因為警察服裝實行專營專賣制度。
    5.以下對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表述,其中錯誤的有( )。
    A.該行為撤銷前,其效力已經(jīng)發(fā)生的,未經(jīng)撤銷,其效力不消滅
    B.如果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內(nèi)行使撤銷權,則該行為視同有效的法律行為,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C.該行為一經(jīng)撤銷,其效力自被撤銷之日起無效
    D.如果自行為成立時起超過2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答案】CD 【解析】本題考核點是可撤銷民事行為的特征。C選項正確的表述應為“該行為一經(jīng)撤銷,其效力溯及于行為開始時無效”;D選項中的2年應為1年。
    6.下列行為中,不屬于代理的有( )。
    A.甲的朋友向甲送禮物,甲不在,乙代甲接收禮物
    B.甲向乙和丙提供交易信息
    C.甲信托公司,將乙委托給自己出賣的自行車以自己的名義出賣給丙
    D.甲將郵局轉來的給董事長乙的信件送給乙
    【答案】ABCD【解析】代理行為的目的在于與第三人設立、變更或終止權利義務關系,須代理人直接向第三人為意思表示,才能實現(xiàn)代理的目的,A選項不符合代理的此項特征;B選項中,甲的行為屬于居間行為,甲無須獨立作出意思表示;C選項的行為屬于行紀行為,信托公司以自己的名義,而非乙的名義出賣自行車,不符合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法律行為的特征;D選項中,甲的行為屬于傳遞信息的行為,也無須獨立作出意思表示。
    7.法律禁止濫用代理權。代理人濫用代理權的,法律后果有( )。
    A.其行為視為無效行為
    B.其行為屬于可撤銷行為
    C.給被代理人及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D.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答案】ACD【解析】本題考核點是濫用代理權。代理人濫用代理權的,其行為視為無效行為,給被代理人及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8.李某裝修,委托王某代購裝飾材料,王某在采購中發(fā)生了如下問題。在下列情形中,不正確的處理方式有( )。
    A.因為李某委托王某代購裝飾材料,所以王某為李某買回的所有裝飾材料,李某都應當向王某支付墊款
    B.王某為了獲得回扣,與某裝飾材料經(jīng)銷商串通購進某些質量低劣的材料,對此王某應當向李某承擔賠償責任
    C.如果李某指定王某購買某個品牌的裝飾材料,王某認為另外一個晶牌的材料也不錯便將其購回,李某驗收時對此提出異議,要求王某退掉,如果王某沒有退掉,但由于該合同是以李某的名義訂立的,仍應由李某承擔付款義務
    D.李某因對王某不信任,而取消了王某的代理權,但是授權委托書沒有收回,王某持李某的授權委托書同某裝飾材料經(jīng)銷商訂立買賣合同,該合同的付款義務應當由李某承擔
    【答案】ABC【解析】A選項所述情形為代理人授權不明,對此應當由被代理人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李某為被代理人應當承擔付款的責任,但是代理人王某也應承擔連帶責任,所以全部貨款都由李某支付不正確。B選項所述情形為代理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屬于濫用代理權的行為。濫用代理權的行為,視為無權代理,代理人濫用代理權給被代理人及他人造成損害的,必須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所以王某與第三人某經(jīng)銷商應當向李某承擔賠償責任,由王某一人向李某承擔賠償責任是不正確的。C選項所述為無權代理的情形,王某超越代理權,在無權代理的情形下,如果經(jīng)過被代理人的追認,代理行為有效;如未得到追認,則屬于無權代理,無權代理均不對被代理人產(chǎn)生任何法律效力,代理行為的法律后果由代理人承擔。D選屬表見代理,第三人某經(jīng)銷商認為王某有代理權,故該買賣告同由被代理人李某承擔責任。
    9.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各項中,被代理人應當對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有( )。
    A.被代理人授權委托不明的
    B.代理人超越委托權限,被代理人知道而不予以制止的
    C.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進行民事行為的
    D.沒有代理權的當事人為了他人利益,以他人名義與第三人發(fā)生的民事行為,尚未得到他人認可的
    【答案】AB【解析】A屬于代理權授權不明,被代理人應承擔民事責任;B被代理人對無權代理知情而不反對的,也應承擔民事責任;C屬于代理人濫用代理權,被代理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應對被代理人受到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D無權代理未得到本人追認的,本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10.下列情形中,可以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 )。
    A.權利人提起訴訟
    B.當事人一方向義務人提出請求履行義務的要求
    C.權利人因不可抗力無法履行權利
    D.當事人一方同意履行義務
    【答案】ABD【解析】本題考核點是訴訟時效中斷。C選項引起訴訟時效中止而不是中斷。